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小丹 《美与时代》2024,(1):103-105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深化参观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促进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通过系统地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方面的应用模式和优势,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参观体验,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藏品信息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展示的目的要求我们注重信息的传递及展品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展示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参观者在展示空间中的行为方式,即参观者的体验。宜兴博物馆的设计风格大气、简洁,充满历史文化底蕴,除了在不同展厅处理上有所不同外,总体上反映了历史、文化、传承这三大主题,整个设计对观众而言新鲜而活泼,同时也保持了充分的连续性,游客体验前后连贯、中心主题突出。通过对宜兴博物馆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揭示展示设计中体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将为新形势下博物馆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追求用户体验的信息交互时代,交互性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当今大的文化环境中,作为文化展示的窗口,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己。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运用交互设计,以参观者为中心,拉近人与展品、人与空间环境的距离,营造全新的参观体验,已经成为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文章在阐述了交互设计的基础上,对博物馆展陈方式中运用交互设计的意义进行初步探究,对博物馆交互体验式展陈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努力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博物馆展示空间。  相似文献   

4.
导视标识是人与空间信息之间的桥梁。随着公共展示空间的快速发展,导视标识也在迅速发展,成为展示空间里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分析导视标识的国内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从而总结出展示空间内导视标识在展示体验中的设计原则、必要性以及影响,目的在于为博物馆导视标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让参观者获得更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的数字化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博物馆作为人类社会向信息化转化过渡中出现的新型博物馆形态,是信息艺术在文博保护与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方式。从设计的角度进行"仪式感"塑造的探讨,将"过程的体验"向纵深层次延伸,将体验的"过程"规范强化,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设计审美方式和审美空间,开启数字虚拟博物馆的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聚焦公众教育视角下美国博物馆数字化设计二十年历程,从公众教育职能、数字化类型、技术应用和博物馆与观众关系的变化方面,梳理和分析美国博物馆联盟数字技术获奖作品和博物馆与网络网站的20年最佳文选。并以三种类型博物馆的数字互动作品为案例展开分析,提出技术应用应服务于公教目标和用户需求的观点。未来的博物馆公众教育体验趋向多样化、面向所有人和一切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田志梅 《美与时代》2016,(4):119-120
人们到博物馆去参观,临走时总想带走点什么,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旅游纪念品。但在目前很多国内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品位。就算有个别赋予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要么价格昂贵,要么非常低廉,参观者很难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纪念品。因此,注重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就是注重了宣传博物馆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后博物馆"是博物馆理论家艾琳·胡珀-格林希尔提出的概念,其认为博物馆不再是用权威的声音讲述"真理"的展示空间,而是一个平等的,"以人为本"的,注重观众的选择、互动和乐趣的灵活多变的社会空间。文章认为上海自然博物馆趋向于形成多参与、多视角、多层次、娱乐化的多元展示方式,而这些展示特征体现了"后博物馆"的理念,通过对其"后博物馆"式的展示特点进行分析,展现出"后博物馆"的积极变化,在这个消费体验时代,让我们对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作为公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其自身的发展和盈利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极具创意的文化特色体验成为越来越多博物馆发展的方向。博物馆既要保持自身的教育功能又要通过发展创新思维模式,使自身保持盈利,以扩大规模,丰富藏品,增强自身运营能力。所以探究博物馆如何发展、盈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产业发展、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文章从新媒介的概念出发,以博物馆为例,并以参观者的视角和认知为基础,对其公共空间的设计加以论述,同时对新媒介在博物馆的互动和衍生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应知不染心     
那条古商城老街,有个不小的博物馆,陈列着各年间出土文物。早至龙山文化及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铜与陶器,古旧得令人失语。参观者,是在寻一份古老,还是在望一片沧桑?数千年的历史面前,今朝的奔赶与争夺,俱落浮云。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在参观完某个展览后,通常会对展览有一个模糊的感受,作品内容、展览规模、观展时长、审美愉悦、场馆设施、工作人员状态甚至观展同伴等因素都会被考虑在内。总的来说,一次愉快的观展经历对于每一位参观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如何能为参观者提供更为优良的观展体验,是摆在美术馆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此文中将观展体验概括为叙事(展览场馆设计与展览作品陈列)、行走(展览动线路径)、感知(展览现场管理与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建筑空间历经"容"与"器"相互关系的演变过程,步入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叙事形态阶段,呈现了典型的跨媒介叙事特征。用户获得的不同层次的体验形式,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共鸣式接受、身临其境和互动式参与。相应地,空间的叙事形态也分为三种类型:自然型、场景型和交互型。当代博物馆建筑空间强调交互型叙事形态的表达,即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注重体验深度、参与方式而非表述内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逐步引导交互型叙事方式从初级的人机界面形态发展为身体的自然"延伸"状态,即以最自然的方式促成交互行为,它代表了未来展示空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能够获悉,流线设计的要点,以及结合的最佳方式,分析参观者的知觉,总结符合参观者心理需求,然后设计主题展馆。这不但能契合参观者需求,更能缅怀历史,追求设计的情感升华,然后提出今后设计的新展望,以期为未来主题展馆的设计提供文字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文化区域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学习,不仅是对历史、文化或艺术品的溯源寻踪,也是一次发现美、感受美、接受美育的过程。博物馆利用其藏品丰富特有的文化魅力,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促使观众在场馆中的自我学习。而这同时也是在进行思想、文化传承抑或是在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南京地区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自身的优势提供的各种资源使参观者接受审美教育,这为当代大学生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审美素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博物馆游学备受关注,持续升温。这种寓教于游的全新的教学体验模式,在青少年知识积累、人格塑造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关于游学质量堪忧、内容注水、价格虚高等负面反映逐渐出现,影响十分恶劣。面对博物馆游学市场种种乱象,我们应深加思索,积极探寻破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集各方之力,让博物馆游学"游"有所"学","游""学"兼备,推动博物馆游学在正轨上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在创意产业新形势下,博物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经济复合体,而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开发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势态。从创意产业的背景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及访谈法、问卷调研法等方式分析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各相关人群的认知差异,能有效梳理艺术衍生品的设计策略,让文化艺术品走进大众的内心体验情境中,将有助于调整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设计思路,使其符合新的经济形态以及周边人群的认知度,从而实现文化教育与体验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3,(2)
纽约西藏之家主办的“西藏神圣艺术展览”不久前在纽约市展出。对于这些分别来自私人收藏和各大博物馆所有的珍品,参观者感到十分可贵。这次展出,不但让观众欣赏到西藏各时期的艺术风格,并能考据出西藏在雕刻、绘画和建  相似文献   

19.
作为河南省博物馆事业的领头雁,河南博物院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面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探索的过程。近些年来,河南博物院也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设计大赛,开展公益讲座、亲子活动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参观者近距离参与到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之中。河南博物院正以积极的姿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的博物馆在经历长久的发展之后,其社会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已被大众重新认识,博物馆在公共教育方面的职能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博物馆商店"以文养文"的作法被大众接受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博物馆文化产品粗糙雷同、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面对这种现状,博物馆如何革新其文化产品的开发理念,如何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发出本馆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在飞速发展,但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和精神需求。在符号学原理指导下设计出博物馆核心文化资源的系列化产品,是突破当前文化衍生产品困境的重要途径。产品的设计过程与符号传达系统相似,将经典馆藏资源核心文化进行编码,结合博物馆所在的地域与民族文化内容,增强用户在解码文化内涵时的体验,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