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统居住空间与当代人居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内涵的载体。文章从藻井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藻井在现代建筑室内装饰中的延伸,探究藻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传统的建筑文化,既要传承,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建筑进行创新。文章就以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为基础,提出应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到当代的建筑设计思想中来,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予以传承,实现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建筑文化技艺的传承与体现,再通过与当代建筑设计工作的创新,更好地起到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繁荣,在文化自信的倡导下,国风潮兴起,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文章结合实际,阐述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二者结合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二者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个性鲜明的扬州传统建筑有着深厚的根基,根植于悠久的地域文化,又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通过阐述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内容、意义、价值,以及当下餐饮空间设计的趋势,总结出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如何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更好地得到运用,使建筑装饰元素更好地与当代餐饮空间设计相结合,营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功能需求与审美特色的室内环境,创新设计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下,各个行业都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作为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笔画的发展与现代社会,和我国传统文化之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传统色彩与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发展息息相关。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代工笔画对色彩的运用表现特征,和当代工笔画对色彩的继承,从而研究了我国当代工笔画在传统色彩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智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欢迎,设计师在当代服装的设计中,应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当代服装相融合,取其精华,将传统服饰纹样中的精髓运用到当代服装设计中,在美化服饰的同时,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南拉卜楞寺建筑色彩的案例分析,结合寺院发展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传统,探讨了不同色彩在寺院建筑中的运用形式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拉卜楞寺中的不同建筑以及相关材料进行了类比,论证了其色彩艺术在藏传佛教建筑色彩艺术体系中存在的共性与不同,进一步总结了拉卜楞寺建筑色彩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是影响艺术创作的主要范畴之一。意象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运用,为中国雕塑家如何借鉴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继而在探索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问题上,开启了一条既具有世界性同时又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中国当代雕塑文化语义的道路。本文试图从古代传统文化本质的天人合一等方面来分析几件具有意象审美的优秀的当代雕塑作品,并进一步阐释它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彝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多种类型,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其蕴含着彝族自身的伦理意蕴,且很多价值观念在当代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研究价值。文章从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开始分析,进而阐述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城市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型标志性城市建筑耸立于各大城市中。在不同的标志性建筑中,人们对其装饰方面十分重视,在装饰中,其色彩的运用往往会体现出一个建筑的风格,色彩选用的合理与否,关乎着整个建筑的装饰水平。现代建筑色彩装饰将传统色彩技术和当代色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筑装饰领域有了一套自己的装饰色彩应用技术。当代的城市装饰色彩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企业中应用,因为它能体现出相关企业的格调,同时对视觉效果带来惊人的呈现。对城市装饰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设计方法、在色彩装饰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筑领域应用实例进行一系列阐述分析,以期对研究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文化的长足发展,建筑在实用性、牢固性、遮蔽性等传统价值取向外更多地被赋予了精神人文价值,其中尤以纪念性建筑为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民族气质的精华,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角度探寻我国纪念性建筑的深层意蕴,可以丰富诠释建筑底蕴的学术之径,加深对纪念性建筑当代转型的理解。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言说对象,从娓娓"道"来的意境、点线串珠的"舞"术及"中和为美"的追求三方面初步探析隐藏在其设计语汇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藉此揭示纪念性建筑影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形势多元化的今天,综合材料的介入使当代中国画逐渐转变了审美观念,当代中国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将材料与水墨相融合,为当代中国画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主要针对综合材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观察、总结城市与建筑的新现象,可以窥见当代文明的文化基调。因此,探讨近些年来城市建筑领域的新现象、新特征,分析了当代城市建筑物理空间、情感空间、理性空间的构建特征和城市建筑领域内的认同构建探寻,以及体现在新技术赋能现代城市建筑浪潮中的技术导向特征,并结合城市建筑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发现人文关怀、认同探寻意识和技术导向已深刻地体现在城市建筑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文化基调。  相似文献   

15.
从当代价值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不难发现:传统科技伦理具有超越民族和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活性元素对于现代科技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建筑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中的真知灼见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剂良方和克服当代人类科技异化问题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传统科技伦理在理论内容上存在着巨大的空缺,在实践方式上具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设计理念受西方设计文化的影响愈来愈严重,长此以往,中国本土传统设计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将会逐渐被我们遗忘。宁波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运用了很多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尤其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应用非常突出,传递出浓郁的中式设计内涵。"借景"手法在宁波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表明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传统设计文化的优秀基因非常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装饰艺术从业人员如能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巧妙地运用和融入现代建筑元素,赋予传统民居建筑以现代特色文化理念,将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蕴含的深厚建筑文化。为此,文章从探讨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特点入手,分析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尝试提出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有关思路办法。  相似文献   

18.
汇集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有着她独特的民族特色,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民族韵味十足。中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悠久,饱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即便在高楼大厦林立的今天,传统建筑的优势依然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因地制宜,据人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思想理念、特色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地进行运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中式建筑是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居住环境中的体现,其建筑形制和特征所反映的是对文化思想的表达和追求,这种追求表达在空间营造上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不谋而合。文章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中式建筑中空间感的营造法则以及中式建筑的理念在当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赫哲族的传统图样作为一种装饰性工具,被广泛运用在生活场景中的各个角落,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成为了一个地区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赫哲族传统图样的使用中,赫哲族传统图样被广泛运用于服装、饮食器具、建筑、交通等诸多方面,让赫哲族传统图样的运用有了更多可研究的载体。在本文的写作中,将赫哲族的服装、器皿、住宅(建筑)中运用的传统图样按照写实与写意的不同进行划分,从而进一步明确赫哲族传统图样的独特意义。同时,重点从赫哲族传统图样在服装这一载体上的使用,描述赫哲族传统图样的内涵与意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