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文明的交流互鉴的结果。中国文化的审美、风俗和建筑风格,渗入到了基督教堂的建筑外观、布局和装饰等方面。中西合璧风格基督教堂,是中西文明彼此认知、交流、整合的直观实例。一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各地建造了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基督教堂。在这些教堂中,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极具特色的。西方的石质基督教堂以及山花、柱式、拱券等概念的引入,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中的屋檐、斗拱、山墙、牌坊等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些基督教  相似文献   

2.
<正>现存长沙近代基督教堂体现了基督教堂建筑文化在中国的适应性转变:在建筑形式上通常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横向三段式构图;在空间布局上淡化了西方教堂的建筑色彩;在建筑装饰上更多的融合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3.
糯福基督教堂建筑艺术杜忠初黑格尔说过:“艺术到了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建筑艺术是以空间结构的形式表现的,人们把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与人的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一种外部的艺术世界。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基督教堂是一座颇有艺术特...  相似文献   

4.
王经文 《天风》1996,(5):26-26
走进山西左云县基督教堂,发现这个教堂有些异样:既不是过去西方教堂的形式,也不是现代建筑模样,而是一座古老的民族建筑。粗大挺立的红柱,严整凌空的飞檐,虽经二百多年的沧桑,仍然雄伟壮观。若不是屋脊上高高耸立的十字架,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一座“基督教堂”。 原来这是清朝的官府衙门。解放后曾作为干部开会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武汉基督教堂建筑,是在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产物,结合了地方性的建筑元素,最终形成了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建筑形态。一湖北武汉的近代基督教堂建筑以风格多样而著称,被称为近代建筑中的“独特样本”。其中有很多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展示了近代以来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很高建筑技术和美学价值,在建筑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近代,上海基督教堂的建筑风格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大致说来,在19世纪后半期,上海的基督教堂还是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提倡基督教建筑的中国化。尤其是在20年代末期,形成了中西建筑融合、成熟的新建筑体系。这个时期建造的一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为后人留下了中西建筑艺术融合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正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装饰艺术的探讨,既有利于把握各种中式基督教堂当时的文化特点,也可以为今后基督教堂的建筑活动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一中国传统建筑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构架结构技术体系上,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室内空间的结构是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装饰艺术的探讨,既有利于把握各种中式基督教堂当时的文化特点,也可以为今后基督教堂的建筑活动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一中国传统建筑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构架结构技术体系上,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正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督教堂,既可以为"体现中国特色"提供借鉴,也可以为"教堂建筑的多样性"提供样本,值得深入研究、挖掘。基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准确把握教堂建筑对宗教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堂建筑与传统建筑、民族建筑的关系。在我国现存很多具  相似文献   

10.
何琦 《天风》2003,(10):24-25
宏伟的教堂建筑往往是DATHEDRAL和小GHAPEL的并存.以小GHAPEL采用现代集中式辐射状平面设计,而DATHEDRAL则采用古典巴西利卡长方形或能强调纵深感的现代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近代中国化的基督教堂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产物:在建筑样式方面,有的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形式,有的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建筑布局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庭院式布局;在建造技艺方面,大都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构建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这些兼顾中西文化的建筑作品,对于进一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堂首先是精神上的蔽所,其次才是宗教仪式的场地.本着这种思想,笔者就温州柳市基督教堂建筑的设计方案,谈谈象征主义手法在现代基督教堂建筑设计中运用的一些体会,与主内弟兄姊妹交流.  相似文献   

13.
吴敏 《中国宗教》2023,(9):88-89
<正>浙江近代中国化的基督教堂中,有一些完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更多的则是呈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或者由西方教堂建筑的外部造型搭配浙江传统民居的庭院式布局,或者在西式教堂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总体上而言,这些教堂建筑进行了中国化的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朴实无华的阆中三一堂,拥有不一样的韵味。徜徉在教堂里,依旧可以感受到弥漫于空气中特有的宁静和清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四川东北部的阆中拥有众多的文化景观。距离著名的旅游景点阆中古城不远的三一堂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川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经过百余年历史的风风雨雨,用中国建筑与基督教堂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18,(9):F0004-F0004
老姆登基督教堂位于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教堂位于怒江峡谷中,建筑由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组成,远山近草,朴素自然。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6,(12)
正云南澜沧糯福基督教堂设有拉祜族干栏式围廊,是由156根木柱平地立起的吊脚楼式建筑。教堂布局呈纵向双十字形相连之木结构,挂瓦屋面,四周是木板墙壁,窗户都为十字形,内部装修为欧美教堂风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21,(3):F0004-F0004
龙岩长汀中华基督教堂始建于1896年,位于汀州镇水东街人民巷43号。教堂背靠汀江,坐西向东,整体建筑为中式砖木结构,由礼堂、后楼房组成,占地面积644.4平方米。堂顶由木架和六根木柱支撑,以青瓦覆盖,墙体由青砖砌成,显得简洁、古朴,体现出当地建筑特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设在该教堂。1932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在此召开红军东征攻打漳州的军事会议。会后,周恩来住在教堂指导省委支前工作。1988年,龙岩长汀中华基督教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宗教界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北京故宫建筑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是世界现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象"与"意"的概念源自于《周易》,也是中国古代美学史艺术精神的总括。在建筑中,建筑的"象"是指其形式,"意"则可以理解为建筑所表达的精神。从北京故宫建筑的整体布局、色彩特征、装饰特征这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更好地解读北京故宫建筑中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杨光 《中国宗教》2017,(2):48-49
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各地建造了数量众多、风格备异的基督教堂。在这些教堂中,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极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20.
正糯福基督教堂位于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始建于1920年。教堂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木架瓦顶,四周均为木板壁。风格独特,极富民族特色。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