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里,餐饮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产生独特而又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体验餐饮的同时,对装饰室内空间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强,室内装饰中陈设对于个性化餐饮空间营造具有越来越重要意义。文章以常见的室内装饰中陈设设计为中心展开,以"非鱼餐饮"的室内装饰陈设为例,通过对室内装饰中陈设运用的深入探讨,分析室内装饰中陈设运用对个性化餐饮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设设计是餐饮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餐饮空间的再创造。从家具样式到艺术品的风格为创造空间环境气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餐饮空间是体现文化的一种方式,而当那些具有浓郁文化特征的陈设品附属于这个空间时,就体现出餐饮空间的文化特征。餐饮空间的陈设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及其对环境功能的要求,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地域文化为背景进行研究,将餐饮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江南文化融入到餐饮空间中去,以提升餐饮空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餐饮文化的逐渐盛行,促使餐饮空间设计的形式、风格不断发生变化。主题性的餐饮空间,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就餐需要,还能满足其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设计师通过空间造型、特色符号、色彩、材料等因素能够营造出各种想要表达的主题环境。人们通过感受主题性餐饮空间的环境氛围,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期望的主题意境。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设计中,主题文化餐饮空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日式空间设计讲求自然、简约,崇尚"禅"文化,将这种文化融入餐饮空间的设计,可以增加设计文化的可识别性。在餐饮空间中融入日式设计文化,可以通过室内的采光与光照系统、室内空间材质的使用、造型和空间的划分方面来表达,最终实现日式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建筑的功能从原始时期的遮风避雨,到如今体现出更多精神上的关照及文化上的映射,始终围绕着人的需求在不断被创新和改变着。因此,建筑中人性化空间设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为被讨论的话题。基于此,从建筑表达出的光线、颜色、声音三个方面,探讨除了物理空间的适度之外,其他对于人心理影响颇大的感官要素,以期对现在乃至未来人性化空间设计有所启发,创造出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又富有精神内涵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7.
实体书店既是文化空间也是消费空间,它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质和人文气息,是城市文化的宣传阵地,也是文化生活的精神宝地。当代实体书店不仅提供给读者购书的空间,还提供给读者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服务。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追求多元化的文娱活动。书店作为文化消费空间,有必要提高空间内的文化认同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文章以诚品书店宜兰店为例,通过SD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书店空间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提升书店文化认同感提供一些经验,为传播城市文化提供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消费者不再看重物质需求,而是更重视精神生活的满足。因而商业区域已经从购物逐步转化为休闲娱乐,人们在购物之余也要体会生活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重视消费场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以及意境,现代化商业空间设计中要求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但能彰显出民族特色,更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具体需求。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在飞速发展,但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和精神需求。在符号学原理指导下设计出博物馆核心文化资源的系列化产品,是突破当前文化衍生产品困境的重要途径。产品的设计过程与符号传达系统相似,将经典馆藏资源核心文化进行编码,结合博物馆所在的地域与民族文化内容,增强用户在解码文化内涵时的体验,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胡凡 《美与时代》2016,(4):111-113
在当今新型消费模式下,无论何种商品都必须受到社会上各类要素的影响,化妆品包装也不例外。不同的国家、民俗、区域受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限制着包装制品,从有形的包装实物到无形的商品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使包装商品烙上了深厚的文化印迹,更加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需求。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仅要有物质的消费,还要有精神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应该构造化妆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化妆品的文化品位,增强化妆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酒吧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礼仪、感情交流的重要场合之一,酒吧消费更是现代人享受不同品位餐饮娱乐文化的生活方式。优秀的酒吧设计能有效地提升空间的美学品位和艺术审美效果,获得一种闲情雅致的体验和文化情趣美。现在酒吧设计也在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中和时尚文化的洗礼中异军突起,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如今步行街是城市交流休闲空间的一个分支,步行街文化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街与商业店铺往往密不可分,步行街文化越发被世人重视,因为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交流、餐饮等重要的生活场所,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代表、一种思想典范。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并每天处在快节奏当中,人们更加追求能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文化,所以兼备多元化、休闲化、特色化的步行街更为世人所追捧。但由于我国传统思维的影响,步行街相比较于西方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而且步行街的构建形成与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并不能契合。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使得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而精神经济催生的创意产业则为工业废弃地改造提供了广阔前景。"工业废弃地——创意产业园"的景观改造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经济成本,而且可以利用原有空间的潜在价值,提取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部分,加以改造,使原空间在功能再生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精神层面的内涵,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再生,进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南藏族风土民居建筑是其民族文化实体化的表现,其所体现出的形式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和谐"的空间美中,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彰显着云南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与一定的传承价值。文章基于云南藏族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从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特点入手,探索其在形式上、结构上、功能空间上的建筑美学内涵,掌握其建筑特点与民族元素,从而为传统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更新以及在设计中多元素的融合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个性鲜明的扬州传统建筑有着深厚的根基,根植于悠久的地域文化,又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通过阐述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内容、意义、价值,以及当下餐饮空间设计的趋势,总结出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如何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更好地得到运用,使建筑装饰元素更好地与当代餐饮空间设计相结合,营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功能需求与审美特色的室内环境,创新设计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青年在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表现在感受户外空间、体验行为场景、参与活动项目及缓解情绪压力四个方面。我国城市中小型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安全性、易识别性、适宜性与功能复合性问题,制约了共享城市的发展。文章研究纽约泪珠公园案例中空间建构、环境营造、景观设施和植物绿化内容,归纳空间、环境、设施及植物的设计策略,结合青年心理需求规律,营造情感、精神与文化融合的景观空间。依据青年群体心理需求,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概念,重视服务区域空间容量问题,可以营造出满足市民需求的城市生态共享场所。  相似文献   

17.
盐城以滩涂湿地、海盐文化、红色精神、淮剧文化为特色,这些视觉文化资源是盐城视觉文化产业差异化路线的源泉。盐城文化产业必须以盐城居民视觉文化消费市场现状和审美价值取向为基础,将这些独特的文化样式"演绎"成视觉文化产品,激活居民的视觉文化消费需求,促进视觉文化消费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地方传统纹饰的运用能够体现餐饮空间的地域特性,提高餐饮空间的档次。齐瓦当纹饰独树一帜,是齐文化的有力代表。齐瓦当纹饰以树木纹为母题,以自然、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这些纹饰运用现代审美法则加工后,运用于博山菜系的餐饮空间中,将产生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效果。结合餐饮空间功能定位对纹饰形态的影响,探究功能理论和形式审美下的齐瓦当纹饰形态,找到适宜的运用方式,以齐瓦当纹饰为代表,将齐文化渗透于餐饮空间,用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9.
就当前地域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为研究背景,分别对长安大排档、素心茶坊、醉长安餐饮空间进行调研,从餐饮空间的空间布局、家具陈设风格、照明与灯具及饮食习惯、民俗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关中地域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体现,用一种更直观的思路探讨餐饮空间中地域性设计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消费社会语境下,民航机场"起飞"与"降落"的基本运输功能已经不能全面满足乘客心理需求,在坚实的硬件基础和完备的运营管理之外,如何使公共空间更具文化意味成为新的时代诉求。从观览到体验,从孤立到互动,从感官到心灵,从精英到平民,世界知名机场在园林景观塑造、装置艺术设计、本土元素挖掘、现代科技植入诸方面的成功实践预示了机场公共空间文化创意的发展趋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