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众风险认知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晓非  徐联仓 《心理科学》2002,25(6):723-724
1 引言人们的社会生活会受到广泛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有时甚至因为一些特定的原因 ,某些因素对社会及人们的生活可以产生巨大的不良后果。事实上 ,公众的风险认知状况是社会状况的晴雨表 ,它可以相当确切地反映出整个社会发展、变化对人们心理状况造成的影响以及人们的反应。因此 ,公众风险认知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指标。一些社会变化 ,比如下岗 ,成为人们关注的敏感性问题 ;随之而来的其它社会性风险问题也同样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 ,从而成为整个社会性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风险认知的研究方法 ,了解人们如何认识目前我国变化的形…  相似文献   

2.
一般社会情境中风险认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险认知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应愈来愈受到重视。本研究在一般社会情境下,讨论了对46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及风险特征的知觉;个性特征与风险认知的关系;群体的风险认知类型特征,以及各样本间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提供了公众风险认知结构的初步轮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梳理决策的情绪理论入手, 在综合几种主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前瞻性情绪作为社会风险信息源”的假说。前瞻性情绪是在决策过程中产生的, 由于对决策选择的预期而感受到的, 进而影响决策行为的情绪。社会环境下的风险事件具有突发和稍纵即逝的特征, 如果一个公民对这类风险事件做出反应, 其结果的概率难于量化。在这种情况下, 前瞻性情绪能够为决策者快速提供有关信息, 并形成对决策预期结果严重性和可能性的综合表征, 从而成为公众场景下风险决策的有效线索。不同前瞻性情绪的组合在面对社会性风险事件时具有针对性的作用。近年来在文化比较中对于面子、荣誉和尊严文化的划分, 也为我们研究文化的情绪特征和行为效应提供了理论框架。本研究拟通过四项研究和多个实验探讨前瞻性情绪如何影响公众场景下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并对三种文化的情绪特征进行比较, 探索情绪性决策中个人因素、群体因素、及文化因素如何共同决定公共场景下风险决策(如亲社会行为或反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同时也期望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9,(4)
国内外学者在典型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与模式、全球风险因素及其相关性、公众的风险感知、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政府也对各类典型突发事件建立了完善的应对机制。但社会新兴风险的复杂性给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从社会新兴风险态势演化过程中的耦合性与级联效应进行分析,尝试解析社会新兴风险的复杂性成因,以期深度理解这种风险态势下的风险利益相关者多元化风险响应模式以及组织的应对策略选择的多样化。最后,提出了对社会新兴风险治理要秉持长期性、多元化、信息共享与融合、柔性化等战略管理视角与风险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5.
风险沟通与公众理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突发风险事件所导致的恐慌,其危害程度可能远远大于风险事件本身。当灾害突然降临的时候,公众能够启动理性的程度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基础。文章提出了公众理性的概念,并界定和探讨了公众理性的构成以及公众理性的干扰因素;同时,通过SARS事件,着重分析了风险沟通的性质、特点,以及风险沟通对公众理性干预的可能途径和条件;目的是为总结SARS风险危机和建立应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心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在风险沟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概述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语,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定义性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两类: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装置、壁画景墙、装饰小品、造型植物、标识标牌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则包括了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面向大众的艺术活动。无论哪种定义,公共艺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我国健康城市发展,从健康城市观念、认同和文化形成角度,系统梳理了健康城市观念发展、国际发展历程、中国发展历程、社会组织研究机构与公众对"健康城市"建设参与等;深入分析了"健康城市"建设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并从继续深化对"健康城市"观念的理解、培养"健康城市"文化、政府携手社会共同强化"健康城市"认知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健康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其中城市公共艺术也逐步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进步的显著标志物。虽然城市公共艺术在不断发展,但是仍存在诸多发展性问题,尤其是在部分具有红色旅游文化的城市,现有的公共艺术多为流水线形式的复制,无法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因此,要注重将公共艺术与红色旅游文化相结合,在提高公众审美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公众的爱国情感,推动城市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有形的世界里,不管是城市景观还是置于其间的艺术形式,都不能忽视构成了公共领域本质及内核的无形的社会文化形态。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家开始逐步关注艺术创作与公众文化的相互关系,显现了艺术的当代性和公共性。艺术迈向公共领域,对公众生活的整体关照,使其公共精神成为了建构城市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风险认知的结构,因素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风险认知是心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风险认知是人们对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因素的心理感受和认识,是测量公众心理恐慌的指标。风险认知的研究方法包括:风险估计,风险认知的测量;风险认知结构具有复杂性。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有:个体因素,期望水平,风险沟通,风险的可控程度,风险的性质,知识结构,成就动机,事件风险度。  相似文献   

11.
公共户外围挡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项配套,一直追随社会结构转化而不断进步和延展,通过重点探讨如何拓展城市公共户外围挡的价值功能,总结籍由城市公共户外围挡设施提升社会公益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转化公众价值取向,从社会文明入手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附加值,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共享上升到公益理念的传达,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共关系和谐,实现我国城市公共户外围挡设施设计的多元更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热点方向。规划研究者们利用居民运动轨迹数据、移动新媒体社交数据和网络开源数据等对城市空间、城市人口流动与行为特征、城市交通和城市管理与公众参与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文章以武汉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中多源大数据的应用为例,探讨大数据在城市规划新理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传播以各种沟通与传播的方式,将科技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传入社会各阶层,争取公众理解。科学传播曾经是人类启蒙的象征,长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也是国民素质的指标。在这种科技传播的观念中,科学是有益处的,应当寻求社会大众的理解。但是,伴随着快速的科技发展,许多应用的技术,在短期效益的满足中,逐渐突显出这些科技在长期所显现的风险。武器的发明、核能的应用、环境的破坏、气候的变异、药品的滥用等等,都已经让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发觉,科技的应用,充满不确定的风险,导致怀疑科学效益的氛围。这种怀疑的风潮,在20世纪末可以说达到最高潮。狂牛症、基因改造食物、有关气候的科学数据可能造假、手机电波伤害大脑、商业化的科技产品等等,都充分体现科技风险已经不再是一个专家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科学传播的过程,已经不再以追求公众理解为主,而是期待公众信赖。这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应用科技的两难,因此也成为一个如何降低公众疑虑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哲学家长期处理怀疑主义的理论,能够从对于知识的批判的角度,为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提出两项建议:第一、科技传播的内容中,必须列及风险的机率,并且考虑"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的应用;第二、科学传播的作法,必须以寻求公众信赖为主,而不仅是公众理解。本文最后强调,这两点的落实,充分体现现今科学传播工作者应当提升科学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7,(1):58-63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对中国公众来说还很陌生,在日本长期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直到2009年才正式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承认,成为一种正式的疾病。日本的多化学物质过敏症患者大多为中年以上的家庭妇女,因为疾病,她们被迫尽量呆在家里,避免与外界接触,缺乏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网络,是物理和社会意识上的"双重隐性"。因为疾病,她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从整体上减少有毒化学物质,需要去除"隐性",使多化学物质过敏症为社会所熟知。纳米材料和核电等新物质、新技术都带有很大的社会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不仅需要科学理性和科学计算,更需要从价值观系统出发进行社会层面的开放的民主讨论。随着由环境问题引起的显性的社会冲突和问题向长期潜在的环境风险的转变,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15.
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公众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珺  李强 《应用心理学》2008,14(4):358-364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的公众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全国12个省市对1028名普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的不同维度分别对公众接近、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的意愿和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公众污名感知在社会表征影响行为意愿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核电风险的社会可接受性及其决策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风险源于核技术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核技术风险因其认知主体的知识状态、认知模式、认知策略等导致核技术风险具有主观建构性,我们通过对公众和核技术专家等不同认知主体的认知范式进行分析,不同认知主体具有不同的经验,因而存在不同的基本假设、概念体系、观察视角和研究方式。在对核技术风险感知的分析基础上,对核技术风险决策伦理规约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为核技术风险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在规避核电风险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核资源。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中如何提升公众的政治信任成为焦点。以政治信任形成的终生学习理论为基础,将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相整合,探讨影响政治信任形成的因素,以及政治信任对政治合作的影响。对291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层次回归结果发现:政治信任在政治透明度感知、宽容度感知和政治合作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在负面认知固化程度和政治合作之间发挥负向中介作用;政治氛围感知在政治信任和政治合作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最后,对该结果形成的原因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艺术指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向公众所展示的艺术,是一种装点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独特的城市文化的载体。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的艺术性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两个重要属性。在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各类新的媒介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革,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沉浸式、交互式和全景式的综合体验,因此数字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结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与城市、社会和大众关系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人行天桥的无障碍设施为城市形象、公众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弱势群体的日常出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对厦门思明区人行天桥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无障碍设施存在不完善、不规范、弱势群体进出受到限制等问题,建议从消除进出障碍、保障导视系统和配备辅助设施等方面改善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以及从完善建设标准、提倡通用设计理念和加强公众意识等方面推进社会环境的无障碍,以期能够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友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城市移民子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社会支持对城市移民子女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预测作用,以及学校适应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学校适应与城市移民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城市移民子女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学校适应在社会支持影响城市移民子女生活满意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学校适应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但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是最主要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