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2.
牟宗三之后,当代新儒学初步表现出了多元开展的理论特色。在继续沿着前辈新儒家的基本精神方向对儒学学理系统作进一步阐释的同时,主要表现出了三方面的发展走势:一是继续倡导开展儒学与人类诸文化系统间的对话,代表了在当代人类文化的多元开展中将儒学的智慧精神进一步融入世界文化的发展走势;二是提出了“中学为用”的观念,表明后牟宗三时代新儒学的理论兴奋点已开始向儒家学理在现实层面的推扩转移;三是提出了“后新儒学”的概念,表现出了在对新儒学予以内在批判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开新的理论意向。上述发展走势表明,面向21世纪,儒学将继续走向世界;如何面对后现代主义的问题,已成为当代新儒家关注的重心问题之一;以心性之学为主体的现代新儒学将面临可能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对牟宗三思想的研究自然首先要放在新儒学的背景中,由于20世纪中国文化的特殊现实,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对新儒学及牟宗三的研究就有了台湾、香港,非汉语区及大陆内地四个语域。对牟宗三思想的研究在牟宗三生前即已开始,牟宗三70岁生日时(即70年代中叶)就有了纪...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其新儒学思想在港台和海外华人学界有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对现代新儒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牟宗三的新儒学思想也越来越引起大陆学者的  相似文献   

5.
儒家传统的诠释与转化——访郑家栋副研究员本刊记者郑家栋,1956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于儒家哲学与儒家思想史特别是当代儒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现代新儒学概论》、《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当代新儒学论衡...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山东孔子文化节筹委会等联合举办的,以"儒学与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0月7日-12日在北京和山东两地隆重举行。来自韩国、日本、新加...  相似文献   

7.
这部小书可以说酝酿准备了太久的时间,而成书的过程却比较仓促。自八十年代初开始接触牟宗三的著作,到八十年代末期写出《现代新儒学概论》一书,再到九十年代初以牟宗三思想研究方面的题目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完成了《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一书的选编和《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一书的写作;而1995年底在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的《当代新儒学论衡》一书,也多是围绕牟宗三的理论学说和观念系统展开论述的;又数年之后,才有此部书稿的写作,前后历十余载。此间亦曾经广泛地参与国际学坛有关儒学、…  相似文献   

8.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国际教育基金会、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宁波社会科学研究院参与合办 ,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香港孔教学院赞助的“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4年 4月 2日至 6日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 1 2 0多位 ,其中港台学者 1 5人 ,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外国学者 1 6人 ,共收到论文 72篇。会议期间 ,与会学者围绕着“儒学的当代发展及其理论前瞻”的议题 ,展开了热烈讨论。(一 )当代儒学关于当代儒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乃至如…  相似文献   

9.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北鹅湖杂志社、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位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30余篇。这是近年来有关当代新儒学研究的一次规模大、品位高的盛会。会议主题鲜明、研究重点突出,反映了当代新儒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本届大会主题为“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2005年正值…  相似文献   

10.
"批判的新儒学"极为注重汲取船山思想,提出当代新儒学的发展当走"回到船山"的路。它对船山思想的重视体现在三个方面:重气、重实存主体、提倡道德发展论。作为对台湾后牟宗三时代儒学发展的一种批判性的思想,它肯定儒学的未来发展要走出道德形而上、开启社会实践、回归生活世界,同时注意到了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相似文献   

11.
王兴国 《哲学动态》2001,14(4):41-45
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状况与其影响是分不开的 ,甚至这两方面是重合在一起的。因此 ,必须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 ,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现状才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一牟宗三早在 2 0世纪 40年代就以哲学家名于世 ,但他难以同熊十力、金岳霖、张东荪、冯友兰、贺麟等相提并论。 1 949年他到台港以后 ,致力于反省中国文化 ,哲学地重建中国哲学 ,思想日渐成熟 ,学问日见博大 ,著书立说 ,追随者众 ,特别是在唐君毅去世后 ,成了硕果仅存的儒学大师与当代新儒家的精神领袖。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以来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引起…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新儒学如何估价,即现代新儒学的出现及其在现代和未来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这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2月13日至15日,“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与广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在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现代新儒学与当代中国学术讨论会”,著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2月4-6日,中央党校科研部、中央党校中特理论研究中心精神文明课题组与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学术研讨会。肖前、齐振海、张岱年、朱伯良等来自马克思主义领域和中国哲学领域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围绕着“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儒学”、“如何总结‘五四’以来批判儒学的经验教训”和“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三个题目,进行了3天的热烈研讨和对话。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题目,值得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指…  相似文献   

14.
<正>—、知及仁守,尤可尊敬刚刚去逝的哲学家刘述先先生,是当代哲学儒学大宗师牟宗三先生那一代之后,与已故多年的佛学家哲学家傅伟勋先生、还健在的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处于同样重要地位的中文学界的重要学者。刘述先先生还是当代新儒家的第三代中处年资最长一辈的著名儒学家。我在1987年最早撰写的《第三期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  相似文献   

15.
引言:当代新儒家与《周易》追溯儒学“道统”,考辨文化源流,弘扬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沿承光大华夏文明之“慧命”,使之在现、当代急遽变动的现实社会中发扬足以启迪人心的道德智慧,乃至发挥理性实践上的积极作用──这是当代新儒家①孜孜以求之目标。在儒学受到前所未有的时代风浪冲击的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熊十力、梁漱棋、冯友兰等,作为当代新儒家的“开山祖师”,挺身而出,自觉担待承接儒学“道统”之使命,卓然而立,开启学风,影啊、感召了同时代及相继起的一批学者;张君劢、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  相似文献   

16.
书讯     
《人文论丛》2006年卷,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的大型学术辑刊《人文论丛》2006年卷,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本卷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等单位于2005年9月合作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特辑,选收会议论文82篇,弁以郭齐勇前言一篇,附录会议综述和会议手册。全书凡134万字,十分厚重。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是当代儒学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现当代新儒学的研究,进而研讨儒家传统的现代性与世界化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北鹅湖杂志社和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此次大会于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韩、日、澳、以色列、比利时、新加坡和我国港台、大陆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共一百四十位学者共襄盛举。学者们围绕大会的主题:“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87年8月31日至9月4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联合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了第一次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四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学者聚集一堂,切磋学术,共叙友谊,实事求是地探讨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这样的大型儒学学术讨论会在新中国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会议收到儒学研究论文近70篇,其中有引经据典、探本求源,也有另辟蹊径,以求新解,但更多的论文关心的则是儒学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位置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就是,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与四个现代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学术研讨会纪要绍村由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与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2月4日至6日在京举行。这是自1949年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为主题的会议,因此,会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会者首...  相似文献   

20.
《哲学动态》2012,(7):32
颜炳罡著《整合与重铸——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于2012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属于郭齐勇教授主编的"现当代新儒家研究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评述了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就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良知自我坎陷、三统并建、儒学第三期之发展说、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宋明儒学三系说、天台宗华严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