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关真理定义问题,一直为我国学术界所关注,尤其到了90年代,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笔者将近年来有关真理定义的讨论作一综述。大体上说来,有关真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关于认识论范畴的真理定义认为真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主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直觉问题的研究十分热烈,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直觉的定义直觉的定义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从国内哲学界讨论的情况看,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把直觉定义为认识中的飞跃。刘则渊同志认为:“直觉是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作持续思考时,不受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洞察问题实质的一种认识突变(飞跃)。于祺明同志说:“直觉的实质在于它们是逻辑思维的中断,而采取了  相似文献   

3.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由来已久,但关于“宗教是什么”的问题,学术界至今未形成统一,正如缪勒所说“各种宗教定义从其出现不久,立刻就会激起另一个断然否定它的定义。看来,世界上有多少宗教,就会有多少宗教定义”,随着宗教研究的不断深入,宗教研究方  相似文献   

4.
至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及其内涵,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宗教社会现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定义。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定义,一切定义也必须以最简明扼要的方式来表达,因此,定义就其内容来说是最贫乏的。但从其外延来说则是最为广泛的。所以,定义本身就是两者的矛盾统一,当然,我们可就这一定义的本质内涵作出进一步具体界定,那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宗教观定义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自我意识概念的研究1.自我意识概念的定义。鉴于目前国内外的自我意识研究都不成熟,学术界对自我意识概念的定义尚未统一,几乎每个研究者都持有与人不同的定义。目前国内已有的定义主要有:(1)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之过程、内容和特点的觉察;(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3)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状态以及自身与外界关系的反映;(4)自我  相似文献   

6.
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学术界的一些分析,宗教极端主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教极端主义是与宗教有联系的极端主义,  相似文献   

7.
50年前出现的近代系统科学突破了传统牛顿科学的束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由此产生的众多新观念,尤以信息为重要;它已深深渗透到每一学科角落,直接冲激着传统科学基石。系统的复杂性与信息观念两者一直困扰着众多科学家,而且信息就是更难捉摸、清楚定义。信息必须有一载体去盛载,这一个简单表述并未被学术界认真的建立起来;载体是什么?还没有专文去讨论。中国哲学前辈早就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文子》古今本成书年代考张杰郑建萍《文子》是黄老之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但是学术界对它的真伪颇有争议,特别是河北定县40号汉墓有关《文子》的文献出土以后,它更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仅讨论《文子》中的一个问题,即其成书年代。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  相似文献   

9.
谬误作为思维方面的错误,不仅涉及经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每个领域,而且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科学研究的一切方面。因此,开展对谬误问题的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国内有的同志已经开始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角度对谬误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现将有关理论概述如下。一、谬误的定义“谬误”概念在不同的理论系统中可有不同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逻辑学和认识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下定义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和ICSID仲裁实践对于在依据双边投资协定将争端提交至ICSID时,《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的公约》第25条第1款缺失“投资”定义的法效解读大相径庭.由于“投资”定义缺失并非是基于“同意”要件的存在而作的制度设计,而是缔约各国无法对其具体定义达成一致所致的结果,同时,双边投资协定亦并非递交争端至ICSID的唯一依据,因此公约第25条第1款所规定之“投资”要件是确立ICSID仲裁管辖的必备要件,与双边投资协定投资定义条款是相互独立、并行不悖的关系.ICSID仲裁庭对“投资”定义缺失的法效的不同理解,导致ICSID对个案仲裁管辖的不确定性.在ICSID仲裁实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应通过完善双边投资协定中“投资”的定义以避免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熵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系统科学理论是否可用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并给予它以一定的支持和启迪,这是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问题。按照现行对系统科学有关理论的理解,结论无疑是否定的。如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自然辩证法教科书就认为:“一个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需要以负熵流的引入为代价,这相当于把系统的熵增转移到了环境之中。或者说,系统的进化以环境中某些方面的退化为代价,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以环境有序程度的降低为代价。”①既然如此,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就成了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必然结果。那么,社会、经济、环境三者…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中脑电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通常是指头皮记录到的与大脑对刺激反应相关的电位变化信息。ERP成分分析法是脑电在心理学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成分分析法一般认为ERP是由具有不同心理功能含义的ERP成分叠加构成,通过分析各成分的差异可以阐明心理认知活动上的异同。因此。精确提取ERP成分是ERP成分分析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学术界ERP成分的定义至今仍是见仁见智,不同学者往往有着不同的定义,意见难以统一,所以对成分的提取仍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什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①?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术界通常从内容上进行定义,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定义只触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表层,并未切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因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思考和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时,首先必须建立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才能把生态问题纳入其研究视野。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止是内容,同时还是形式。事实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北美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在着手创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时…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概述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语,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定义性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两类: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装置、壁画景墙、装饰小品、造型植物、标识标牌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则包括了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面向大众的艺术活动。无论哪种定义,公共艺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基础的哲学问题是本世纪以来数学哲学的中心议题。对这个问题,国外的研究比较多,也较深入,而我国的研究比较薄弱,许多哲学工作者甚至还不了解。这里仅就一些基本的情况和各派的基本观点作一简要的介绍。关于数学基础这个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却是比较确定的。一般认为,数学基  相似文献   

16.
坚持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们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不仅引起政治家的重视,也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我刊在“传统与现代”栏目中,曾发表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得到了读者的好评.今专设这一栏目,希望得到更多作者和读者的关心与支持.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涵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物质过程,是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课题,它涉及到文化与哲学、政治与经济、教育与科技、环境生态、伦理道德、规章制度、以及如何站在全球的高度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等各个方面.根据我刊的性质和特点,我们侧重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去探讨.比如,中国传统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国哲学关于自然、杜会、人三者和谐以及如何处理三者和谐的思想和论述,可否经过现代诠释(或转化)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呢?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等等.欢迎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7.
房珊 《学海》2007,(3):78-81
2005年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步入了“快速成长期”。随后的2006年关于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本文通过对2006年的慈善事业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理论学术界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定义与定位正在趋于统一,对于慈善事业的价值判断更为积极,而对于慈善事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是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默雷印顺思想在台湾佛教中的地位近年来,台湾学术界对“人间佛教”的研究,大都与社会关怀、社会批判以及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有关。前者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展开,而后者则是针对“中国传统佛教”而言,尤指“明清佛教”。...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五台山佛教研究出现新气象,即五台山特有的藏传佛教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研究五台山文化时,必须面对藏传佛教。学术界触角的延伸,对于深刻理解汉藏佛教在五台山的融合与交流有较大的启迪作用,藏传佛教朝代研究、教派及高僧研究、寺庙及佛像建造艺术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领域有待扩展和深化,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有待升华。  相似文献   

20.
陈巍  汪寅 《心理科学》2015,(1):237-242
镜像神经元作为近二十年来神经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相关的一系列研究掀起了一场"理解社会行为的革命"。然而,通过系统考察镜像神经元最初的操作性定义、基本功能及其实验证据,发现许多研究者对于镜像神经元的定义存在误解,人类脑中是否存在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依然是当前学术界的争议焦点。迄今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镜像神经元(或系统)就是动作理解、动作模仿、共情以及读心的直接神经机制。因此,将镜像神经元视为"认知科学的圣杯"的主张是一种落后的模块论意识形态,只能催生新的"神经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