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显和内隐认知功能区别的关键是有无意识觉察的出现,脑损伤神经心理障碍为探讨内隐/外显加工的“纯净”分离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典型的视知觉神经障碍中的盲视、认识不能、单侧忽视的内隐和外显加工分离的实验证据及其神经基础的探讨,证明了视知觉神经心理障碍的内隐加工完好和外显加工损伤之间的分离,说明内隐和外显加工有着不同的神经基础,但这种分离的神经基础是什么以及这种分离的本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视知觉神经心理障碍的内隐/外显加工的反向损伤是没有进行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是指人的视觉对物体的知觉与对行为的控制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最早人们从临床病例中发现存在知觉与行为的分离,以后Aglioti等利用铁钦纳错觉实验证实正常人中也存在这一分离现象。一些研究者将两者的分离看作是两个不同视觉皮层通路(腹侧知觉系统和背侧视觉运动系统)的结果。围绕这一分离现象的实验和假说引发了不少的争论。该文回顾了十年来利用错觉实验所做的众多验证性研究,分析了支持和否定分离现象存在的各类证据,对一些重要结果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四种复合刺激的属性分离实验,检验刺激不同属性在潜意识知觉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刺激的不同属性在刺激材料潜意识知觉中具有不同的作用。验证了潜意识知觉心理加工的部分优先理论。检验了基于控制迫选任务中比较刺激所建立的复合刺激潜意识知觉属性分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于地表斜坡的知觉是非常不准确的,通常表现为对坡度估计过高。但是,研究发现,在以行为的方式对坡度进行模拟时,所模拟的坡度值却与实际坡度基本一致。这种面对同一视觉线索出现的视知觉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即为坡度知觉中的“知觉-行为分离”。本文回顾了影响坡度知觉的各种因素,涉及视觉线索、认知判断、感觉通道、生理状态以及报告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坡度知觉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阈下知觉研究中觉知状态测量方法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近百年来围绕阈下知觉研究一直争论不休的觉知状态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通过比较和分析在主观阈限和客观阈限以及不断改进后的其它觉知阈限测量方法条件下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并结合有关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认为这种状况本身就否定了有关意识与无意识关系的排它观点。今后的研究应该跳出这一陷阱,并从无意识知觉如何影响有意识的行为以及阈下知觉的神经活动指标等方面开辟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1177名农村留守青少年为被试(包括394名双亲外出青少年和783名父亲外出青少年),考察其歧视知觉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亲子分离年龄和分离时长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亲外出青少年的歧视知觉水平显著高于父亲外出青少年,留守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歧视知觉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且对双亲外出青少年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强于父亲外出青少年;(3)与亲子分离年龄较大相比,在亲子分离年龄较小的情况下,歧视知觉对双亲外出青少年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更强;与亲子分离时间较长的青少年相比,在亲子分离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歧视知觉对两类留守青少年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更高;(4)亲子分离时长对歧视知觉与父亲外出青少年孤独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因亲子分离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聂晶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4,27(1):130-133
在无意识研究的热潮中,无觉察知觉、内隐学习相继得到很大发展。这两种认知过程都涉及到无意识加工,相互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介绍了这两种无意识加工过程,并对其联系、区别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8.
马利军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11,34(5):1040-1044
无意识如何影响人类的认知?或者说,无意识知觉在什么水平对人类的认知产生作用。由于方法和标准的限制,对上述问题的争论依然存在。当前对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阈下启动的加工机制上,即启动刺激如何有效引发被试对目标刺激的加工。研究者提出知觉加工,中枢加工,反应加工以及行为触发等理论来解释阈下启动的心理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9.
STROOP效应及其反转:无意识和意识知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耿海燕  朱滢 《心理科学》2001,24(5):553-556
该研究基于Stroop效应确立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间的质的差异,刺激特性(呈现时间)的改变和注意的改变引起了非常类似的行为上的质差模式,二者在决定意识时存在着补偿作用。当色词短暂呈现而被无意识知觉时,被试在对靶颜色进行命名时不能利用色词提供的预期信息,从而反应时出现典型的Stroop效应;而通过增强刺激特性或提高注意水平可以使色词被有意识知觉。从而出现了Stroop效应的反转。  相似文献   

10.
郭力平 《心理科学》2001,24(3):290-293
通过实验性分离,考察了刺激材料的局部知觉特征的改变如何影响再认的加工过程。结果发现刺激的局部知觉特征改变主要影响了再认的自动提取加工,对于意识性提取加工影响不大。综合前期的研究结果,对人的认知系统如何加工信息以唤醒情绪与再认的过程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二维铁钦纳错觉图片对单手及双手抓握情境下的知觉与行为分离现象进行实验验证,并探讨注意引导等因素对分离现象的影响。实验包括知觉任务和行为任务两项内容,前者主要测量被试的主观错觉量,后者则探讨分离现象是否存在及其影响因素。在行为任务中,记录被试在中心(目标)圆尺寸“实际相同”和“知觉相同”等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以拇指和食指抓握图片中心圆的最大抓握孔径为行为指标。结果发现:单手抓握时,左、右手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错觉的影响,但均显示出分离现象;双手抓握时,右手受错觉影响的程度减少,分离现象增强,而左手的结果则比较混淆。因此,分离现象是存在的,但它的出现可能受到注意引导、注意分配倾向或双手协调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柯学  白学军  隋南 《心理科学》2001,24(3):276-279
本文从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角度,对视知觉无意识加工脑内可能存在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了探讨。视知觉无意识加工既是一个不同特征在大脑的不同区域被平行分布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正向和反向的信息序列加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错误再认: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耿海燕  朱滢  李云峰 《心理学报》2001,34(2):104-110
该研究基于错误再认现象,确立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在决定一个刺激是被有意识知觉还是无意识知觉时,刺激特性和注意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偿的作用。实验一表明,当一个刺激短暂呈现而被无意识知觉的时候,增强刺激特性或提高注意水平都能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相对应地,实验二表明,一个处于分散注意条件下被无意识知觉的刺激,也可以通过使注意集中或增强刺激特性而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该研究对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显示,人们对地表斜坡的知觉非常不准确,所知觉到的坡度比实际坡度大.然而,也有研究发现,虽然言语报告时对坡度的估计会出现高估,但通过触控面板用手掌对斜坡的倾斜程度进行模拟时,坡度的估计值与实际坡度基本一致.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感觉方式下采用四种不同的报告方式来判断坡度时的差别.结果发现,除手臂模拟可使坡度高估的情况有所下降以及触控面板模拟会使坡度知觉出现低估外,本体感觉和运动等均不能为坡度知觉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因此,本研究提示,虽然坡度估计在一定情境下受报告方式的影响,但其高估现象几乎存在于各个感觉通道之中,是认知加工前期的系统性提高,而非坡度视觉线索所致.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采用ERP技术拟探讨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采集23名被试完成同时判断任务的脑电数据。行为结果发现,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具体表现为知觉组织条件的同时判断频率显著高于非知觉组织条件。ERPs结果发现,在P1和P2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与非知觉组织条件引发的波幅没有显著差异; 而在N1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诱发的N1波幅显著大于非知觉组织条件。这表明,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可能发生在视觉刺激加工的早期阶段,视觉刺激的知觉组织先于时序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时和继时实验任务,探讨语言表征在颜色类别知觉中的作用.实验一刺激同时呈现,被试表现出类别知觉效应,但效应不受语言干扰影响.实验二刺激间隔呈现,被试表现出类别知觉效应,效应在语言干扰时消失.实验三采用继时任务,没有语言干扰,在刺激呈现间隔(SOA)小于300ms时效应不显著,大于等于300ms时效应显著.研究提示类别知觉效应的机制取决于任务要求和被试无意识的认知策略.在同时任务中效应来自知觉过程本身,在继时任务中效应来自语言编码.继时任务中效应量随SOA变化,说明语言表征由上至下地影响知觉加工,类别知觉是一个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郑茜  张亭亭  李量  范宁  杨志刚 《心理学报》2023,55(2):177-191
言语的情绪信息(情绪性韵律和情绪性语义)具有去听觉掩蔽的作用, 但其去掩蔽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 采用主观空间分离范式, 通过操纵掩蔽声类型的方式, 分别探究言语的情绪韵律和情绪语义去信息掩蔽的机制。结果发现, 情绪韵律在知觉信息掩蔽或者在知觉、认知双重信息掩蔽下, 均具有去掩蔽的作用。情绪语义在知觉信息掩蔽下不具有去掩蔽的作用, 但在知觉、认知双重信息掩蔽下具有去掩蔽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 言语的情绪韵律和情绪语义有着不同的去掩蔽机制。情绪韵律能够优先吸引听者更多的注意, 可以克服掩蔽声音在知觉上造成的干扰, 但对掩蔽声音在内容上的干扰作用很小。言语的情绪语义能够优先获取听者更多的认知加工资源, 具有去认知信息掩蔽的作用, 但不具有去知觉信息掩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柯学  白学军  隋南 《心理科学》2008,31(2):336-339
研究了视知觉无意识对局部几何特征加工中的整体优势效应.被试为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60名.仪器为pentium III高分辨率计算机,程序用E-prime心理实验软件系统编制而成.被试的任务是判断靶图形中央线条的方向或颜色.用MANOVA分析了启动图形对靶图形局部特征加工的启动效应,发现了视知觉对无意识呈现的图形加工具有形状优势效应,启动图形与靶图形的整体形状相同可以抑制对靶图形局部形状特征的判断.当被试的任务变成判断靶线条的颜色或启动图形的边由连通状态变成不连通时,视知觉无意识对启动图形加工的整体优势效应消失.该结果提示整体优势效应很可能与任务涉及的信息通道密切相关,对局部形状特征的注意很可能涉及对周围整体形状信息加工自动抑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视知觉无意识加工中的形状优势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柯学  白学军  隋南 《心理科学》2004,27(2):321-324
研究了视知觉无意识加工中是否存在形状优势效应。被试为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60名。仪器为pentium lll高分辨率计算机.程序用E-prime心理实验软件系统编制而成。在实验1中,用信号检测论技术发现.当启动图形呈现时间为20ms时.被试是不能觉知到该图形的。在实验2和3中.被试的任务分别是判断图形的形状和颜色,用MANOVA分析启动图形对靶图形的启动效应时发现.启动图形的颜色线索不会影响靶图形的形状判断,但启动图形的形状线索却能抑制或促进靶图形的颜色判断。实验证据提示.在判断物体整体特征时,无意识知觉具有形状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20.
罗倩莹  潘毅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523-1530
工作记忆和知觉是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认知结构, 阐明两者之间的功能关系对于揭示人类信息加工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和根本的科学意义。工作记忆和知觉可以在多个方面发生交互作用, 其中工作记忆内容对视知觉的影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文章在系统回顾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视知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工作记忆内容可以引导知觉选择、增强知觉表征和改变知觉经验, 指出工作记忆中的自上而下调控机制可能是工作记忆内容影响知觉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