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纪念日本唯物主义哲学家安藤昌益(1703—1762)逝世23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日本安藤昌益研究会和山东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日安藤昌益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2—24日在山东济南市举行。中日两国学者就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易学通信     
(一) 刘大钧教授台鉴: 1987年冬,“国际周易学会”在中国山东大学召开,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众所周知,日本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深深地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纵观日本哲学发展史,我不得不说我们日本民族的思想与文化受中国文化的恩惠之大,是无法比拟的。《周易》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儒、道两教的共同源泉,是中国思想的源泉。甚至  相似文献   

3.
陈彦杰 《周易研究》2020,(1):112-112
2019年12月7日至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易学与现象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易学的‘事情’本身”,探寻易学和现象学在思想理论与方法上的相通之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11月26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成功主办了“首届生生哲学高端论坛”。国内外20位在生生哲学领域有所建树的知名学者共聚云端,深入研讨生生哲学,主题深刻、视野开阔。本次论坛贡献了很多原创性思想,既推进了以生生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的现代阐释,也加深了中西哲学的交流和对话。20位学者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出发,围绕着“生生”这一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展开了别开生面的论述。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日本哲学学会主办的日本哲学学术研讨会于今年8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该会的主要议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纪念日本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户坂润逝世五十周年”。现将会议的讨论简述如下。 会议首先就战后日本,特别是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事实,试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以及产生这些谬论的原因、条件和历史教训等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追溯日本历史和战后情况,可以看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在历史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特别与日本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6.
中华日本哲学会召开1993年学术交流会该会于8月12~1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学会理事长邱成宣读了多卷本《日本哲学史》编撰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发言的学者认为,编撰这样一套书很有必要,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学术界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学者对日本哲学史的研究。与会者还就撰写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还有李宗耀的《试论现代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许能殊的《论日本实学的先行者贝原益轩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与张载、罗钦顺比较》、赵乃章的《试论柳田谦十郎从唯心论转移到唯物论及其原因与意义》、贾纯的《关于森有礼思想“转向”的探讨》和朱丽颖、徐玉华的《宫原将平的科学哲学思想评介》等。明年是日本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永田广志诞辰90周年。学会理事会决定征集论文,明年举行纪念永田广志的学术讨论会。(赖乔)中华日本哲学会召开1993年学术交流会@赖乔  相似文献   

7.
在欧美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当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实质上不是唯物主义的;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偏离”,与马克思哲学是完全“对立”的“两个体系”等。前几年,这类观点在国内哲学界也有反响。这样,深入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就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24-25日,中韩易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本论坛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周易》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华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易学很早就传入到朝鲜半岛,为韩国文化所吸收,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易学思想和解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哲学会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在10月10日至11月10日期间,举行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全会于11月5日召开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交流全会组织的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四篇论文。中国哲学史组定于10月28日开展一次“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史的特点及其规律的讨论会”;美学研究会定于10月31日开展一次“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的讨论会”;哲学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1月15日-16日,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办,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湾中央大学成功召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智教授率中心硕博士研究生6人参加会议,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受邀作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16-17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的"问题与出路:当代易学研究国际论坛"暨"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1987年12月,在刘大钧教授的精心组织下,中国大陆"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在济南成功举  相似文献   

12.
<正> 王廷相是我国明代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上承张载,下启吴廷翰、王夫之等,他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王廷相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王廷相及其思想,先贤和时贤们虽不时有所论及,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中亦有一定篇幅予以论述,但却没有专著来集中分析论述王廷相及其思想,因而一直留着空白。葛荣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的思想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观点。先秦及汉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已经有了把感觉经验和行为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思想;古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则坚持无客观标准论,他们要么直接坚持主观标准论,要么认为根本无是非标准可言;宋、明、清时期的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并坚持以客观事物或事实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与此不同,王廷相、王夫之、颜元等人则提出“行”标准说,这种颇具光辉的哲学思想,使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思想的探讨大大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关注本体论,而中国古代哲学更加注重实际.事实上,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关注本体论的事实.我们的祖先不但在古希腊哲学家之前就提出了“五行”的哲学思想,而且更在“五行”思想产生前,他们就已经在思索、研究“土”、“水”、“气”等元素,并朦胧地提出了它们是物质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古代希腊哲学家们对于物质世界起源问题的探索是没有间断过的,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探索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则常常被以立身处世为目的的社会哲学所打断.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7月14日至15日,"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及《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协办,来自台湾大学、辅仁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峡两岸16所高等  相似文献   

16.
本中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于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色地阐述了朝鲜的哲学遗产。例如,著者剖析了日本人也熟知的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肯定它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  相似文献   

17.
讨论会是由河北省历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于1986年10月5日至10日于保定召开. 与会者有的认为颜元在宇宙观上坚持了“气”一元论,其哲学是唯物主义的;有的认为颜元把“本体”(心)和“物”调和起  相似文献   

18.
冯玉珍撰写的《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全书528千字。作者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思路和关键文本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认为马克思哲学和西方文化有紧密的关联,是西方理性文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同时也是新的理性主义,对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该书共有3篇11章。第1篇题目为“马克思的生活之路和思之路”,主要从文化渊源上,阐明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它突破了以往研究马克思思想脱离西方文化传统继承性的“孤立思想体系”的片面性缺点,恢复…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15日至17日,"视域与方法:易学与中国哲学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周易学会主办。"易学与中国哲学前沿论坛"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继"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后开创的一高端精品论坛。该论坛旨在为国内外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提供一个高端对话交流平台,就当前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反思与探索,通过对目前学术界  相似文献   

20.
2009年5月30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张岱年哲学研究会协办的"张岱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达园宾馆举行,来自国内三十多个单位的近百名学者围绕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及文化思想,哲学家的思想与生命,百年中国哲学研究的反思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极大地推动了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