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喜欢     
他12岁这年,一家人去动物园玩,看了许许多多动物,他都不在意,当看到一只老虎的时候,他笑了。他被老虎深深地吸引了,老虎的色彩,老虎的威风,实在太迷人了。为了能够看得清楚些,他甚至于靠了过去,却被赶来的父亲拉开了。他挣扎着要上前去看,可父亲却死死地拉着他,还吓唬他说老虎要吃他。他却并不怕老虎。  相似文献   

2.
因为喜欢     
他12岁这年,一家人去动物园玩,看了许许多多动物,他都不在意,当看到一只老虎的时候,他笑了。他被老虎深深地吸引了,老虎的色彩,老虎的威风,实在太迷人了。为了能够看得清楚些,他甚至于靠了过去,却被赶来的父亲拉开了。他挣扎着要上前去看,可父亲却死死地拉着他,还吓唬他说老虎要吃他。他却并不怕老虎。为此,他伤心地哭了一场。  相似文献   

3.
钥匙     
正他彻底失望了,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了,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每天面对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他回不了头了,心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相似文献   

4.
收集快乐     
他曾经是日本最大零售集团八佰伴的总裁,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集团中了。当他72岁时,突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他苦心经营的集团倒闭了,一夜之间,他从一个国际知名企业家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有人以为他从此将一蹶不振,潦倒余生。可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  相似文献   

5.
他特别不幸,小的时候,就患了骨结核,因为家里穷,他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小小年纪便成了残疾。因为残疾,刚懂事的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那时候,很多人对走钢丝充满了神秘感,他的母亲为了鼓励和帮助他,特别把他带到了钢丝训练场地。因为他母亲打听到“钢丝特技团”招进了一个小学徒.  相似文献   

6.
苦难的药方     
他是一个弃儿。幸好,一对好心的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了他。 尽管他的养父母精心抚养着他,但不幸的是,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停止长高了,而且健康状况也越来越糟糕。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而且医生认为他只能再活半年时间。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7.
走路三题     
向后,退一步 有一个农家子弟,成绩并不出众。高中毕业时,考上了一所地方工业专科学校。按理说,他应该很知足很庆幸,因为成绩比他好的还有很多人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半学期后,他却退学了。他说,这里并不是他向往的地方。他的亲朋好友都劝他三思而后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复读。第二年夏天,他出人意料地获得583.5的高分,跨进了上海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8.
智慧语丝     
正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李嘉诚谈每一批富翁的诞生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弹性     
有一个中年男子独自去看心理医生。他在一家公司任职,原本他有很大的希望,被晋升为业务部主管。然而,一个与他暗中竞争的同事,竟然将他以前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罗列出来,递交给了董事长。于是,他升职的希望,便在对方的嫉妒和攻击下,暂时停摆。然后,他又告诉心理医生,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他的妻子对他十分不理解。现在,他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听到这儿,那位医生笑着问他:“那么在你身边一定有另外一个女人理解你,是吗?”他信服地点了点头。那位心理医生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起身出去了一会儿。在回来时,他手中多了一个细细的橡皮圈,和两个带挂…  相似文献   

10.
正他冲着父亲喊,傻!硬硬收住傻后面的那个"子",依然有点儿尾音,父亲重复他的话:傻子!坐在椅子上傻乐,他的眼泪忽然落下来。相似的场景,隔了几十年的光景,也是做数学题,那时他做错了,父亲骂他傻,他哭了。这次他说父亲傻,还是他哭了。母亲不安地看着他说,别费心了,你爸就是老糊涂了。他不管不顾地一次次地念题目:小明和小军共收集400张邮票,小军比小明多10张,小军给了小明  相似文献   

11.
认识一位朋友,他在大学毕业之后,跟几位同学创办了一家小型电子商品销售公司。可是因为初涉商场,缺乏经验,他们的公司在一年之后,便被迫宣布了破产。因此,朋友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无奈,他只好暂时进入一家船舶公司,做了一名线路检修员。可是,工作了还不到两个月,他的右脚就被船甲板上的铆钉扎伤了。他只有一瘸一拐地离开那家公司,待在家里疗伤。那个时候,他的情绪消沉极了。我每次去探望他,总会见到他床头的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在此之前,他从来不吸烟。我与其他一些去探望他的朋友,鼓励他应该振作起来,从头开始。然而,听了之后,他只是苦涩…  相似文献   

12.
金素银 《天风》1996,(9):39-39
雨下得淅淅沥沥,我们撑着雨伞伫立雨中,望着汽车远去,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临别前,他怀着对母校的无限依恋,对母校弟兄姊妹的依依深情。他的眼睛湿润了,但他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感情,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道一声:“再见。”便进了汽车。他没有再回头看我们一眼,也没有伸出头来或挥一挥手。他在哭。 他叫杨海涛。他是他们班年龄最小的,身材也很瘦小,但他很精练能干,他的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他在和我们交通的时候常常说:“回忆主恩的滋味,便觉美善。”另外他总是嘱咐我们“少说话,多做事”。他这样说,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一年来。  相似文献   

13.
正他经常在外面喝酒,每次喝酒回来,妻子总会及时递来一杯温水。有时候他倒在床上就睡着了,那杯水就会放在床头柜上,他半夜醒来,喉咙干了,随手就可以端来喝。一次在外面喝酒,朋友对他欲言又止,在他的追问下,朋友道出了实情,说是有天在街上看到他的妻子和一个男人举止暧昧,他听了,当时就蒙了。回到家里,妻子一如既往递来一杯温水,他没有接,他本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主要负责报时和节目介绍。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让他觉得索然无味,而这枯燥的工作,他一天要重复好几次。更为糟糕的还不止这些,工作中的不顺心直接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而糟糕的生活质量又反过来干扰着他的工作状态。他陷入了恶性循环。在他的潜意识中,工作不好是他做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经过长时间的煎熬,他挺不住了,他不想自己的青春就这样浪费,  相似文献   

15.
鲜花慢慢开     
他和她恋爱到第二年的时候,他下岗了。她闷闷不乐起来,觉得没有一种安全感了。他知道了她的心思,他搂着她,坚强地说道:“等我吧,我会早日回来娶你的。”第二天,他便离开了小城。他先是去了南方,不久又去了上海,只要是赚钱的工作他都干,做过广告商,也当过推销  相似文献   

16.
正他又一次投资失败,这次简直把他整个人生都输进去了,好像这辈子都无法翻身了。他心里愤懑难当,为什么所有的不顺都让他赶上了?上天好像是专门要惩罚他一样。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失落又茫然。他觉得自己像一粒渺小的尘埃,被命运的风刮得南北东西,一路流离,完全不能被自己左右。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  相似文献   

17.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3,(5):1-1
圣母赞主歌 玛利亚说: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字是圣的,他的仁慈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与敬畏他的人。他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他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却举扬了卑微贫困的人。他曾使饥饿者饱享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他曾回忆起自己的仁慈,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正如他向我们的祖先所说过的恩许,施恩于亚巴郎和他的子孙,直到永远。”(路1:46—55)  相似文献   

18.
梦想的高度     
他从小被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就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再活六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欲望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相似文献   

20.
冯特小传     
威廉·冯特生于1832年8月16日,巴登的聂斯卡饶村,是一个牧师的儿子。他在当地的沃尔克斯库度过了两年,然后由一个教区的牧师,他父亲的助手,对他进行家庭教育。虽然他有兄弟和姐妹,但冯特却过着孤独的生活,并且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孩子,他顺利地执行着家庭教师交给的任务。作为一个青年,他在丘比根大学读了一年,而后到海德堡大学学习。他虽然取得了医学学位,但他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转向了心理学的研究。在海德堡的十七年间,改变了他的专业,他从一个生理学家变为一个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