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伦理学的视角考察社会角色,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伦理秩序、道德应当、角色责任等伦理意蕴.就角色理论和伦理学的逻辑延展而言,角色伦理是以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交叉为学理依据,以伦理学为视角,研究社会角色的权责关系、角色道德及其伦理行为模式的一种理论维度.就社会角色实践意义而言,它是与角色的身份地位相契合的权责伦理定位、道德规范和伦理行为模式.角色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吁求为角色伦理提供了实践基础,角色伦理为角色实践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理论支撑,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伦理是工业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价值维度。在分析工业设计伦理的本质时,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作为关系属性的"设计善"以及作为生成性关系的设计价值和多变共生的价值主体。工业设计应该体现技术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和利益伦理的内在要求。技术伦理关注产品中的技术选择和技术的人性化实现;社会伦理关注的是设计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生态伦理关注设计支持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利益伦理关注产业链各主体间的多利益协调与公平。工业设计伦理的价值边界是工业设计道德合理性存在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学是伴随着全球性生态问题而产生于西方学术界的一门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交叉性应用伦理学科。对于应该如何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 ,西方“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的生态伦理学围绕着“走出人类中心论还是走入人类中心论”、“自然是否存在着内在的价值和权利”等价值问题而展开争论 ,这些价值争论有利于人类反思和正确认识人类实践的后果。但是总体看 ,它们都是一种脱离制度维度 ,抽象谈论人类生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西方中心论”的生态伦理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的突出特点是将生态伦理价…  相似文献   

4.
代际伦理:一个新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使社会关系的纵横结构更加复杂。蕴藏于代际关系之中并作为代际关系之重要方面的代际伦理也就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新的伦理维度。代际伦理的各种问题已成为现代伦理学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6.
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各种伦理价值观念之间发生了冲突,医疗道德失范现象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制度伦理对道德建设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以制度伦理建设为契机,并辅以正确的激励手段等,可以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引导和强化医务人员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重塑良好医德医风。  相似文献   

7.
自马克思以来,意识形态总是以或暴力或日常的双重面孔出现,但伊格尔顿认为,这些并不足以概括它。伊格尔顿将这个问题放置到伦理的层面展开,指出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不仅有人对世界的想象关系,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建构。这些想象关系不仅是为了满足阶级统治的需要自上而下地建立的,还为了满足人的伦理关系的需要。在后一层面,个体总会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据此,伊格尔顿批判了意识形态是"欺骗""治理术"和"永恒的"等说法,指出它同样含有承诺性、复杂性和解放的维度,而后者更有助于开启一个解放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学术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而上学的缺位。对终极意义与超越世界的追思往往让位于感性经验的诉求和生活世界的分析,其结果与现代性文明的命运一致,理论学术因缺乏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价值及其有机体系的托载与统摄,而分解为难以修复的碎片。因而,对伦理学尤其是现代中国伦理学的研究来说,道德哲学的研究就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和理论前沿。2005年,东南大学的伦理学学科被批准成为“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建设基地,开始了对道德哲学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这里发表的这组笔谈即是他们最初的研究成果,其逻辑思路有二:第一,体现学科定位与理论创新的基本结构;第二,无论哪个结构,都在道德哲学的层面展开研究和讨论。这次探讨的重点放在道德哲学的范式、方法及其辩证转换方面:首先讨论道德形而上学的结构与方法论体系,然后讨论现代道德哲学的思维进路;在此基础上进而分别探讨科技道德哲学、经济道德哲学、宗教道德哲学各个论域。  相似文献   

9.
食物伦理的主权维度是继食物安全、食物健康之后食物伦理研究的新维度,其主要诉求是人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传统、文化、喜好来决定生产、选择、消费食物。实现食物伦理主权维度的实践框架,首先是保护农民生产的自主权,包括保留种子和传统生产方式的权利,把主权维度的考量融入城市建设,消除城乡分裂;其次是反对连锁大超市对食物供应的垄断,恢复农贸集市,拉近伦理距离,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在食物的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对主权维度的反思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实践框架也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并在国家层面形成长效的支持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路径来看在中国当下语境内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讨伦理的缺失问题,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失衡或偏差:一是从政治正义的角度看,有的地方政府部门权力与金钱欲望的过剩,二是公民意识的缺失,三是民族主义情绪的过剩,四是知识分子话语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弥补当代道德沦丧和意义的缺失,有必要重新寻找社会伦理化可能性路径.社会伦理的内生点从何延出?是先天的"德性"还是后天的"德行"?是个体自觉还是共同体的觉醒?社会制度化、程序化的规范伦理如何能与道德主体相一致?社会伦理能否公共化、普世化?在社会伦理的建构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由德性而德行的中间环节--常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秩序的思考是贯穿于先秦儒家治世之道中的一条内在逻辑理路.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意识到等级秩序的破坏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所在,秩序构建是治世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正是以秩序建构为逻辑起点,儒家设计了其治世之道.以礼义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系统是儒家治世之道中的重要内容,关于秩序的思考既是其逻辑起点,又是其最终的价值归依.人伦关系协调是儒家治世之道中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对"人"还是"伦"的思考,秩序构建始终是贯穿于儒家人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宪政必然遵从和反映人类优良的伦理,这些伦理维度主要体现为:幸福是宪政的根本关怀,正义是宪政的永恒追求,博爱是宪政的核心价值,人权是宪政的终极目的,和谐是宪政的理想状态。高扬宪政的伦理精神对建设宪政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In congenitally or prelingually deaf childrencochlear implantation is open to seriousethical challenge. The ethical dimension ofthis techn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asocial standard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o theuncertainty of the overall results of cochlearimplantation. Uncertainty with regards theacquisition of oral communicative skills.However, in the western world, available datasuggest that deafne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lowest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lowest familyincome. Notwithstanding the existence of aDeaf-World, deafnes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handicap. Therefore, society should provide themeans for the fulfilment of a deaf child'sspecific needs.For the time being there is no definitiveanswer with regard the best way to rehabilitatea particular deaf child. Therefore,communitarian values may be acceptable. If thedeaf child parents' decide not to implant,their decision should be respected. Guardiansare entitled to determine which standard ofbest interest to use in a specificcircumstance. They are the proper judges ofwhat (re)habilitation process is best for theirdeaf child. However, most deaf children areborn to two hearing parents. Probably, theywill not be acculturated in the Deaf-World. Itfollows that cochlear implantation is awelcomed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If auditory (re)habilitation will in the futureprovide the necessary communicative skills, inparticular oral language acquisition, customs,values and attitudes of the hearing worldshould be regarded as necessary to accomplish adeaf child's right to an open future. Ifcochlear implantation technology will provideall deaf children with the capacity to developacceptable oral communicative skills –whatever the hearing status of the family and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 then auditory(re)habilitation will be an ethical imperative.  相似文献   

15.
理解公平的三种伦理维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道德理想和价值目标,历来为思想家们所关注,而且也构成了衡量一种社会计划或行动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千百年来,人们深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构建一个公平的社会。然而,何谓公平?人们却莫衷一是。一、理解公平的平等维度对公平的第一种理解是平等主义的,即把公平理解为均等。人们曾长期将公平理解为一种结果的均等,即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的均等。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便是这种思想的典型反映。但这种理想一旦付诸实践,便暴露出其理论上的肤浅和实践中的困难。在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伦理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处在一个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的境遇中,这种生存境遇导致了大众传媒及其实践活动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道义与功利的冲突、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冲突、世俗性与超越性的冲突。要促进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道义与功利的统一、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统一、世俗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四重伦理向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今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作为其杰出领袖人物的康有为自然引起人们的再度关注.不可否认,以"戊戌变法"为界,晚年的康有为在思想上有所变化,但其本质未变,尤其是他浓郁的保皇情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伦理的维度分析,康有为的报恩思想和忠君观念一直左右着他的言行.探讨康有为保皇情结的伦理维度,有助于我们把握真实的康有为,并深化我们的一些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