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对自己对新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进行探讨,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由高中走进大学,是其生后、学习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环节。入学教育工作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久远的影响。因此,应该教育大学新生要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心理调整,建设优良班集体,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告别了中学时代,告别了父母,离开了家乡,迈入大学校门。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师同学的陌生,学习方法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常常会出现许多的心理障碍。这里仅谈一谈大学新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归纳它们的表现,分析其成因和危害,给出克服它们的办法。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友。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友荣 《心理科学》2004,27(5):1242-1244
对大学新生实施入学教育几乎是高等院校的一件例行性事务,本研究对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并依据负性生活事件确立了相应的新生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学新生实施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适应能力,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每年9—10月,经过激烈的竞争,获得高等教育人学资格的莘莘学子,带着或喜悦、或无奈、或向往、或新奇的种种心态跨入大学校门,进入人生发展极为重要的新起点。大学生活无论在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活有极大差异。经过报到、军训、上课等短暂的生活体验后,许多新生新鲜感消褪,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凸现,进入心理的动荡期。据调查,大部分一年级新生都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适应困难,有些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一年级新生到心理辅导中心求询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0名师范大学新生进行入学前与入学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后总体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显著减少,但利用度中参加活动一项显著增加。大学新生入学前后来自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的主观支持没有显著变化。入学前曾是主要主观支持源的老师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同学支持在入学后都显著减少,其中老师支持减少最多,其次是同学支持。同时,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在性别、专业和城乡来源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尝试对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调查。在广州市某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末对 2 97名新生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 :( 1 )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涉及人际关系、专业与职业期望、独立生活、资源信息利用和学习等五大方面。 ( 2 )平均而言 ,大学新生明显感到困扰的三个方面依次是资源信息利用、人际关系和学习方面 ;而在专业与职业期望和独立生活两个方面没有感到明显的困扰。 ( 3 )在上述新生生活困扰的五个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 :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问题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奋斗在书山题海中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经过了紧张的高考,步入大学的那一刻,很多人会觉得绷紧的弦突然松下来了。再没有了老师的催促,家长的唠叨,同学的较量,似乎多年的努力终于等到了回报。于是,很多同学选择了一种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那么在这种生活中,是否所有人都能如愿享受到真正的快乐,这样的快乐又是否能够长久?答案是否定的,大学生从入学开始,无时无刻不在面临各种心理问题。从刚入学的新生适应  相似文献   

9.
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规律和特点,采用“初中生学习适应问卷”,追踪调查了450名初一新生。结果表明: (1)初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发展呈“V”型趋势,即入学后第一个月没有明显的不适应感,入学后两个月左右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感,四个半月后又有所好转; (2)新生学习适应性在性别、生源地区、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学校和教师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二、三个月加强学习适应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案例报告的是一例大一新生入学适应困难的咨询案例。该学生在入学后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伴有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入睡困难和人际交往不良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来访者有轻度焦虑和抑郁。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确定了咨询方案。通过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曹亦薇  毛成美 《心理学报》2008,40(4):427-435
对1952名大学新生进行适应性调查,其中285人接受了2次以上的追踪调查,所得的多级评分重复测量数据采用纵向Rasch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应用SAS的GLIMMIX过程对多层Rasch模型参数估计作了新的尝试。结果表明:(1)新生在第一学年内,学习和情绪适应总体呈上升趋势,人际适应呈下降趋势;(2)不同个体入学时的适应状况差异显著,但是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快慢相同;(3)学习适应分量表的项目稳定性较好,而人际、情绪适应的部分项目难度存在时间效应。研究结果对新生辅导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正处“成年”与“成人”的交界地带。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但还缺乏自主掌控和熟练运用的能力;他们对大学满怀美好的期冀,但却对怎样才能适应大学生活,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成才之路感到迷茫困惑,了解扣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特殊性,抓住大学第一年这个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极为关键的时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自我认知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大学的环境、学习、人际交往以及个体价值体现标准的分析与适应的能力,这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中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张冬梅  赵晓川 《心理科学》2008,31(6):1496-1498
目的探索运用班级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新生两个自然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结论:(1)班级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具有显著的效果.(2)利用大学自然班级进行心理辅导来改善新生的适应问题有其独特的优势.(3)高校应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老师,我是今年才入学的中考新生,来到这陌生的环境,不仅没有朋友,没有人说知心话,没有人说知心话,而且在许多方面别人都误会了我。所以我感到好孤独、好烦恼,希望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融洽人际关系,广交朋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军校学员入学初期的适应水平及其与人格特质、应对风格等变量的相关性,从某军校入学刚半年的新生中随机抽取127名学员,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对其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显示:(1)学员社会适应性总体良好,但个体差异较大;(2)新生入校后,外向性格者、情绪稳定者、掩饰性得分较高者更容易适应军校环境;(3)学员的应对风格对其适应性和情绪状态具有普遍影响。建议在保障学员学习与训练任务完成的同时,加强心理支持系统建设,特别是要关注内向自控型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例高一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运用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负性认知模式,错误观点,认识新的环境、接纳自己,并给予及时强化,使其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感知到的压力在D型人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的不同时间点,利用D型人格量表(T1)、心理韧性量表(T2)、感知到的压力量表(T2)和心理健康量表(T3)对某大学142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是否恋爱和心理健康(T1)后,社交抑制对感知到的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感知到的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社交抑制通过感知到的压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在负性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感知到的压力中介作用不成立;(2)心理韧性在社交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心理韧性在感知到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3)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而且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感知到的压力在D型人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的不同时间点,利用D型人格量表(T1)、心理韧性量表(T2)、感知到的压力量表(T2)和心理健康量表(T3)对某大学142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是否恋爱和心理健康(T1)后,社交抑制对感知到的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感知到的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社交抑制通过感知到的压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在负性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感知到的压力中介作用不成立;(2)心理韧性在社交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心理韧性在感知到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3)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而且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例高一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运用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负性认知模式,错误观点,认识新的环境、接纳自己,并给予及时强化,使其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和要求。而大学新生的心理正处于由不适应向适应的转变时期,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本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