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爱国主义教育是办好神学院校与培养教会人才的关键季剑虹在2007年10月上半月刊《天风》上发表了《爱国主义教育是办好神学院校与培养教会人才的关键——2007年7月在神学院校〈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  相似文献   

2.
文摘     
  相似文献   

3.
文摘     
积极推进宗教与法治的研究金泽在《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撰写文章,提出研究宗教与法治的关系,研究有关政府与宗教团体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法律问题和实施策略,在中国大力推进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意义尤为重大。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无论是宗教发展的现状还是人们对宗教的看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与各种恐怖活动频频发生的国际大背景下,宗教与法治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探讨,而且关系到实际操作,关系到民族团结、国泰民安和文化安全,关系到能否保持国家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和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推…  相似文献   

4.
文摘     
宗教的魅力在净化人的心灵唐明邦在2005年第1期《宗教学研究》上发表文章《宗教的魅力在净化人的心灵》。作者提出,宗教的魅力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信众,采取特殊宗教仪式、宗教法术,净化人的心灵,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诸社会意识形态中,宗教的特点即发挥灵魂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摘     
认识宗教文化朱咏在第291期《学习时报》上撰文《认识宗教文化》,指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讲,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  相似文献   

6.
文摘     
“正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方立天在2007年第4期《法音》上发表文章《“正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者认为,首  相似文献   

7.
文摘     
伊斯兰教伦理的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周燮藩在2005年第4期《世界宗教研究》上撰文《伊斯兰教伦理: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作者提出,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之一,因具有鲜明的道德色彩而被称为“伦理一神教”。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其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文摘     
  相似文献   

9.
文摘     
信仰的群体维度梅康钧在2007年8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信仰群体维度"——奥特论教会与社会的互动》。文章以著名神学家奥特的"信仰群体维度"所涉及的内涵,即信仰行为或通过信仰与个人  相似文献   

10.
文摘     
中国穆斯林看中国周燮藩在《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1期撰写文章,从历史和整体的视域,就中国穆斯林眼中的中国做出了述评:第一,中国穆斯林关于自身起源的传说(神话)、家谱等,显示出一种集体的、民族的潜意识,肯定与中国社会的统治者、主体民族的友好关系,默认作为中国社会一部分的合法性。第二,从中国穆斯林广泛参与中国社会政治活动看,他们把中国视为自己的祖国,把自己视为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中国穆斯林有着爱国爱教的历史传统,既有帮助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业绩,也有抵御外侮、维护统一的传统。三,文化认同是中国穆斯林与…  相似文献   

11.
文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文摘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价值卿希泰在2006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一论题。一、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汇集在道教之中,并借道教的经典存留下来。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了深刻影响,其中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  相似文献   

13.
文摘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牟钟鉴在《中国民族报》2004年3月16日第三版上撰写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在现时代作了新的解读。作者指出,第一,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是“鸦片论”,即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它没有揭示宗教真正的本质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可以概括为两论:唯物的反映论和社会改造论,都是从社会角度看宗教。第二,列宁时期,俄国式、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解释出现了问题,以致于宗教“鸦片论”或“鸦片基石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文摘     
生根建造蒙爱的教会胡蒙爱在《天风》2004年第六期撰写题为《生根建造蒙爱的教会》的文章,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提出神学思想建设的主张,使基督徒对圣经的认识有了新的开启。神学思想建设是中国教会在新的历史处境中,对自身进行调整的必要步骤,是自身主动追求进步和争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勇敢探索。神学思想建设的原则是在不违背纯正信仰、尊重圣经权威的前提下,找准时代的脉搏,建构中国教会神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要树立在中国公众中的认知度和可信度,使中国教会在中国大地上有美好的形象,且被中国社会大家庭所…  相似文献   

15.
文摘     
中国基督教的大众情怀章铸在2007年7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的大众情怀》。作者认为,回顾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不论是西方传教士还是中国基督徒,都曾致力于反省如何结合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他们主要从两个不同进路入手:调适与对话,寻找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汇通点,  相似文献   

16.
文摘     
《中国宗教》2006,(7):62-63
  相似文献   

17.
文摘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    刘延东在《人民日报》2004年8月30日第9版刊发文章,提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胜利前进的光辉旗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战略性特征。我国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有1亿多人。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文摘     
丁光训主教的神学主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在爱中寻求真理》一书中刊载了瑞士白德培的文章《丁光训主教的神学主旨——“爱永不止息”》。作者认为,丁主教的历史考据见解表明他是一位深刻的诠释学神学家和教会领袖。在对圣经文本进行解释的同时,他也对自己所处的时  相似文献   

19.
文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立天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发表文章《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文章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也是宗教学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作者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0.
文摘     
《圣经》与中国文化李向平在《天风》2004年第10期撰写文章,认为在中西文明的交流当中,《圣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在近现代中国文学领域,《圣经》的翻译和流传对“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社会发展变化至今,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圣经》的汉译及其汉语基督教的形成历程,实际上就是凝结了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是我他之间的沟通、协调,彼此吸收、双方融合的过程。基督教灵性启示的传递,同时亦可以从中国文化精神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