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生体重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是衡量社会发展和妇幼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增加新生儿和婴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与儿童的远期预后如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脑瘫及成年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通过运用诊疗最优化的原则,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预防,及早干预治疗,可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e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主要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多年来对HIE的干预存在较多争论,本文辩证分析了目前国内HIE治疗的误区,提出对于HIE的干预,需要从机理入手.缺氧缺血事件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是动态变化的.辩证的对待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矛盾是确定干预措施的基础,主张在时间窗内、急性期后、新生儿期后等不同的时间段内采取针对性强、连续的干预策略,初步提出程序化干预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对比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为目的.将6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利拉鲁肽(1.2u/d)及甘精胰岛素(0.3u/kg·d)分别联合二甲双胍(1g,Bid)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减低(P<0.05);利拉鲁肽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而该组治疗后体重及收缩压下降,与胰岛素组有明显差异(P<0.05).故对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同样有效控制血糖,而利拉鲁肽能够明显降低体重及收缩压,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食管癌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经验,回顾性分析13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防治体会.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年龄67.5岁,体重50.4千克,皆有严重的吞咽梗阻症状,其中8例术前发现低蛋白血症,3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术后3天内出现急性肾衰竭,治疗纠正肾前性病因、利尿和改善肾血流灌注等,其中4例结合血液净化;10例治愈,3例好转自动出院.就此得出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低容量且营养不良状态是术后急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治疗注意纠正肾前性因素和改善肾灌注,必要时结合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防治食管癌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中心ICU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28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21/2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惠者有效率73.33%(11/15),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66.67%(4/6),屎肠球茵感染患者有效率80%(4/5),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人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需停药.故得出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6.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植骨对非感染性股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收治的31例非感染性股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愈合,2例未完全愈合,本组愈合时间6个月~1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术后均无感染、下肢成角、缩短畸形等并发症,手术前后髋、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骨治疗非感染性股骨骨不连可获得牢固连接,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股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虽然肿瘤的发病率在老年人并不低,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并不高.几乎所有肿瘤药物临床试验都把老年人排除在外,因此,不少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明"缺乏老年人资料".老年癌痛治疗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老年癌痛的病理生理及心理特点很独特,加之对老年癌痛重视不够及缺乏正确评价,所以老年癌痛的研究相当复杂,因而癌痛的处理犹如癌症一样也需要综合治疗.癌痛治疗药物可分成两大类:非阿片类及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轻度癌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特别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在对乙酰氨基酚无效时应用.阿片类药物则广泛应用于中度到重度的癌痛治疗.辅助治疗药物包括三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等.可用于癌痛三阶梯治疗的任一阶段,能够治疗特殊类型疼痛,改善癌痛以外的症状,增加主要药物镇痛效果,减轻副作用,但不推荐常规使用.总而言之,对于老年癌症患者更要强调以镇痛为主的姑息治疗,特别在重症老年患者,可能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有时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现状,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参考。使用自编调查问卷,随机对10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37份,调查发现大学生有宗教信仰者64人,占被试的7.65%;其中大学生的信仰宗教排名依次为佛教、道教、基督教:信教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原因主要是:承袭家庭传统占37.5%,寻求心灵寄托占35.94%,受信仰群体的感染26.56%;大学生去宗教场所的主要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1)祈福占51.73%;(2)参观浏览,占49.34%;(3)陪同他人参观,占44.68%;(4)好奇,占32.38%;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92%的信教学生对不同宗教信仰者持好感和理解态度.另有89%的无宗教信仰学生对宗教信徒持好感和理解态度;无宗教信仰的学生中有8.12%A-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有10.51%人没有参加宗教的原因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宗教信仰人群。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理论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