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是综合医院常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本研究通过动态比较药物与药物加心理治疗的疗效,为更合理的对惊恐障碍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属精神医学研究范畴。但惊恐障碍患者却反复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目前国内综合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普遍未设置精神科,非专科医生对惊恐障碍的识别率又非常低,误诊率甚至高达100%。作者就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的原因、对策、展望与期待、较为理想的就医途径和治疗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属精神医学研究范畴.但惊恐障碍患者却反复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目前国内综合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普遍未设置精神科,非专科医生对惊恐障碍的识别率又非常低,误诊率甚至高达100%.作者就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的原因、对策、展望与期待、较为理想的就医途径和治疗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惊恐障碍患者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解释偏向、记忆偏向等认知偏向。对威胁性信息的优先注意激发焦虑体验,对模糊信息的灾难化解释增加焦虑水平,对引起焦虑感信息的记忆保持促使惊恐体验更易于提取,这3种认知偏向促使具有焦虑倾向的个体对惊恐障碍更易感,也是惊恐障碍形成和保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惊恐障碍作为一种精神科疾病,由于伴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使大多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极易引起该病的误诊误治,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卫生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中熊新英撰写的“从惊恐障碍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惊恐障碍就诊于综合医院误诊率高的原因及高误诊率导致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作者认为,惊恐障碍属于精神医学范畴,但由于此病患者多突然出现躯体化症状,使患者多到综合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惊恐障碍作为一种精神科疾病,由于伴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使大多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极易引起该病的误诊误治,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卫生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中熊新英撰写的"从惊恐障碍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惊恐障碍就诊于综合医院误诊率高的原因及高误诊率导致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归属于精神医学研究范畴的惊恐障碍患者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内科,频繁使用急救医疗服务,是误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本文探讨了惊恐障碍患者去综合医院就诊的必然性和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危害性,提出了综合医院医师掌握该病诊治方法,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归属于精神医学研究范畴的惊恐障碍患者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内科,频繁使用急救医疗服务,是误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本文探讨了惊恐障碍患者去综合医院就诊的必然性和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危害性,提出了综合医院医师掌握该病诊治方法,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青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很有可能会发展为青少年犯罪。本研究对品行障碍常见的干预措施行为矫治、家庭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社区治疗、快速追踪、多系统治疗、专注力训练和药物辅助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实际工作中对品行障碍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对117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进行为期8周的综合干预,探讨其长短期的干预效果。综合干预以儿童行为干预和父母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半年后随访长期效果。发现综合干预组只在短期效果上显著好于药物组与对照组,但长期效果不显著。综合干预组家长对综合干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并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同类型ADHD儿童的长、短期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8)
正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是一类高发的精神心理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症、特定焦虑症、惊恐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饮食失调症(厌食或暴食行为)。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到医院的就诊患者中,有20%的患者至少患有一种焦虑障碍,其中广泛性焦虑占7.6%,惊恐发作占6.8%,社交恐惧症占6.2%,创伤后应激障碍占8.6%,并且近半数的焦虑障碍患者没有接受过抗焦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焦虑障碍是神经精神科的常见疾病,神经解剖学假说认为以杏仁核为中心的大脑恐惧环路异常导致了焦虑障碍的发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能够无创地检测个体在安静状态下的脑部活动,从功能分化和功能整合的角度探讨人脑局部及环路活动。近年来静息态磁共振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焦虑障碍的研究中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应用,从神经功能解剖的角度深入了人们对焦虑障碍发生的理解。本文就此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焦虑障碍发病机制的探索及诊疗评价提供客观证据,实现其临床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4)
正面对疫情蔓延,我向认识的群体发出消息,愿意提供微信进行心理治疗个案,这几天需要心理治疗的人都发来各种求助微信,大部分是应激障碍,简称PTSD。创伤压力后遗症是在天灾人祸中被诱发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表现有急性的强烈焦虑惊恐,患者突然产生大量恐惧,感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颤动,感觉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行为会有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症状可以持续数小时、一整天甚至更长时间。程度稍轻的会持续担忧、紧张、不安、惊恐,有头疼、胃疼、睡眠障碍和饮食失调等各种躯体反应。  相似文献   

14.
惊恐焦虑发作时往往不限于某一特定情境或特定场合,表现为反复发作且难以预料的严重焦虑。对于患者来说,惊恐焦虑好比一颗定时炸弹,在发作一次惊恐焦虑后,患者常常陷入对下一次惊恐焦虑发作的担忧中,因此痛苦不堪。本文以元认知视角重新解释了惊恐焦虑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应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解决惊恐焦虑的临床干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因常规的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我们的调查显示,多数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成为其求诊和持续接受治疗的障碍。本研究发现对这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因常规的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我们的调查显示,多数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成为其求诊和持续接受治疗的障碍.本研究发现对这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忧郁症:指一种持久性的情绪低落,常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焦虑症:指一种技术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的状态。并非由实际威胁引起,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不相符。恐怖症:指对一种特定的情景、物体或人产生强烈的恐惧或紧张感,虽明知不合理,但在相同情况下,仍反复出现。强迫症:指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常伴焦虑和恐惧。疑病症;指过分地关注自己健康,怀疑身体某部位或某一器官异常,尽管临床检查无客观证明,但总认为自己  相似文献   

18.
国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盖笑松  兰公瑞  刘希平 《心理学报》2008,40(11):1190-1196
对国内过去12年间的62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结果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1)国内现有的ADHD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2)在不同干预措施中,药物治疗与行为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具有最佳疗效,单独的药物治疗次之,单独的行为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效果较低;(3)在各种效果指标中,学业指标上的效果量是最大的,这一结果与国外已有的元分析研究发现不一致;(4)在各种效果信息来源中,来自客观观察的效果量最高,来自父母评价的效果量次之,来自教师评定的效果量最差。(5)各种干预措施在不同效果指标上有不同的表现。药物治疗对于学业和行为指标的效果最强烈,而认知行为疗法和脑电反馈疗法对认知指标的效果最明显。最后,结合干预措施的选择、效果指标的采用以及研究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张晓露  陈旭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47-1756
反应性依恋障碍是一种儿童社会心理障碍, 不仅存在于福利院儿童中, 还存在于一般家庭儿童中, 其病因可能与个体早期的依恋关系、基因遗传和认知加工能力有关。反应性依恋障碍的诊断依据主要有DSM-Ⅳ、DSM-5和RDC-PA, 标准评估包是其目前主要的评估工具, 但目前对反应性依恋障碍的干预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的研究可尝试在反应性依恋障碍的本土化研究, 诊断评估、脑神经机制及综合化治疗干预方面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20.
乐国安  梁樱  陈浩  方霏 《心理科学》2006,29(2):383-384,379
近年来,加拿大Universitédu Québec en Outaouais大学Bouchard教授领导的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这种研究尝试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融合到传统临床心理治疗中去,并通过实验来评估其疗效。针对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的研究一直是其研究重点,其包括对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的评价研究、将远程视频会议技术应用于CBT疗法的研究,以及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CBT疗法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