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沙里亚”辨析——伊斯兰教法学精神浅释从恩霖“沙里亚”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是“通向水泉之路”,含“常道”、“出路”、“方法”、“途径”等意。伊斯兰教法学家赋予该词“伊斯兰教法”之新意,是对“沙里亚”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沙里亚”一词正式出现在《古兰经...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法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法的现代化●杜红沙里亚,即伊斯兰教法,是一种宗教的律法。它是在古代阿拉伯部落习惯和倭马亚王朝(661~750年)行政法规和民俗习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定型约经历了三个世纪之久。8世纪中叶,伊斯兰教法进入“法律文献期”,此后,又...  相似文献   

3.
一沙里亚(al-Shrah),是伊斯兰教法的专称。阿拉伯语■,意为"通向水泉之路",泛指"道路"、"途径",引申为应该遵循的"正道"、"常道",正如《古兰经》云:"然后,我使你遵循关于此事的常道。你应当遵守那常道,不要顺从无知者的私欲。"(45:18)这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沙里亚法庭是英国穆斯林自发调解内部民事纠纷的一种民间法律机构。通过这一法庭,使穆斯林自觉遵守伊斯兰沙里亚法,满足精神需求,进而维系伊斯兰的信仰认同。虽然沙里亚法庭的存在面临一定阻力,并给英国  相似文献   

5.
简述伊斯兰教的“仪巴代特”(功修)赛生发伊斯兰教的各项宗教功课,诸如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恭诵古兰等,统称“仪巴代特”(功修),这是一个总的概念。“仪巴代特”()原词义是崇拜,这个词是从“阿卜德”()一词派生的,“阿卜德”意为奴仆,对此,历来人们...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法源于《古兰经》,为穆斯林确定了宗教仪规、生活准则和处事原则,旨在引导穆斯林敬主顺圣,趋善避恶,立身处事。教法学家归纳伊斯兰教法的定义是:真主的召唤,通过命令、选择或声明而与民众的行为息息相关。从该定义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法律本质与世俗法律截然不同,它的基调是宗教伦理性质的,因而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立法。所以,单就伊斯兰法学界所通用的法律术语“沙里亚法”()亦语出《古兰经》,并通过该词明确提出,这部法律系真主所定,称之为常道:“然后,我使你遵循关于此事的常道,你应当遵守那常道,不要顺从无知者的私欲。”(45∶18);…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个旧市沙甸村,是个较大的回族穆斯林聚居村,现有1949户,8077人,素有“滇南小麦加”之称。据村后现存明隆庆(1567—1572)年间古老墓碑推算,伊斯兰教应是嘉靖(1522—1566)年间传入该地,迄今已有近500年历史。  相似文献   

8.
参加沙特的“哲纳迪里亚文化节”,是件赏心乐事。几年来,我国部分学者曾先后应邀参加过这种文化盛会。这个由骆驼比赛逐步发展起来、迄今只有18年历史的文化节,在我国仍鲜为人知。由于沙特王储阿卜杜拉亲王殿下的积极倡导,最近几年的哲纳迪里亚文化节,已经是今非昔比。在今年元月8日至16日,本人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周烈教 授、《开拓》杂志主编韩海潮先生一行三人,应邀参加了沙特第18届哲纳迪里亚文化节盛会。 哲纳迪里亚文化节的宗旨是振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个因发祥于利雅得东郊的“哲纳迪里亚”村而得名的文化节,从内容来讲,人们除了可以观看身着鲜艳服装的沙特骆驼骑  相似文献   

9.
摩洛哥王国位于非洲西北部,在阿拉伯语中,“摩洛哥”意为“日落之地”。摩洛哥是君主立宪制伊斯兰国家,全国有90%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国内清真寺处处可见,美丽的伊斯兰教名胜更是闻名遐迩,本文介绍如下。伊斯兰教胜地拉巴特摩洛哥首都,伊斯兰教历史名城。位于摩洛哥西北部,濒临大西洋。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的创业者阿卜杜勒·穆明为军事远征在此地建起第一座军事要塞,取名“里巴特—法特赫”,意为“出征之地”。后来,这座要塞几经沧桑,逐渐扩展成一座城市,简称为“里巴特”,继而又演变为今日的名称———拉巴特。拉巴特城…  相似文献   

10.
关注社会公益,尽力保护和扶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伊斯兰教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博大精深的宗教,特别注重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保护和协调。早在兴起之初,它就确立了以“行善”、“施济”为内容的社会伦理观。这种社会伦理观不单纯是靠社会成员内心的信念来维系,更带有宗教义务性,因此具有立法的性质,影响广泛而深远,是伊斯兰教法体系形成的基本依据和法律渊源,“伊斯兰教的立法家和历代哈里发的自由,不能超越出体会《古兰经》明文的范围。”①其中,《古兰经》规定的:“你们应当只崇拜真主,并当孝敬父母,和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伊斯兰教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伊斯兰教概述沙秋真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有1700余万,广及10多个少数民族。在千余年的历史岁月中,伊斯兰教同中国社会相协调、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趋同、相交融,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伊斯兰教掀开了...  相似文献   

12.
游坟是穆斯林纪念亡人、寄托哀思、参悟自省的一种形式,是关系着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属于人之常情。《古兰经》云:“人人都要尝死的滋味。”(3185)死亡是真主创造的自然规律,那么,活人应对亡人负有怎样的义务?伊斯兰教法对游坟持怎样的态度?一、伊斯兰教是否禁止游坟?据艾卜·赛义德·胡德里传述,穆圣曾说:“我曾经禁止你们游坟,(现在)你们游吧。因为其中可以汲取教训”;又据伊本·麦斯欧德传述,穆圣曾说:“我曾经禁止你们游坟,(现在)你们游坟吧。因为可以淡泊今世,参悟后世”。显然,伊斯兰教前期曾经为了与多神教…  相似文献   

13.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东西方许多理论家、政治家的著述和演讲中,伊斯兰教的“圣战”成为频繁出现的名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圣战”的性质、原则、内容和范围等问题,长期以来认识各异,偏颇观点并不鲜见。本文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就“圣战”的几个主要问题试作重新探析。   一、“圣战”与“吉哈德”义务   “圣战”并非伊斯兰教规范用词,它是西方学者对阿拉伯语“吉哈德”的意译。但正如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李普曼早在 1982年就指出的:“吉哈德这个词在当代伊斯兰教中肯定是最被滥用和曲解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14.
“比德阿”一词系阿拉伯语  的音译。字面意为“没有先例的创新。”该词属于中性词,即“创造”,正如《古兰经》云:“他是天地的创造者”(2:117),又云:“你说:‘我不是破天荒的天使。’”(46:9)。伊斯兰教法中将“比德阿”定力“无明确证据的异端创新或标新立异”。就术语而言,该词一般指“一反伊斯兰教义、仪礼、制度、传统习尚而另图新意的言行、主张”。 “比德阿”的具体含义及界定往往因教派、学派的不同而不同,因时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某教派视为合乎教义、教法的某种言行、主张,而另一派…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顺从”。伊斯兰教是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穆德创立的一神教。从7世纪中叶起,伊斯兰教由海、陆两路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的自然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了破坏,于是环境保护运动兴起,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上了日程,一门新的学科——生态伦理学也应运而生了。这些都反映了人类要求重新建立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迫切愿望。伊斯兰教思想中蕴涵着丰富而有魅力的生态智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这对我们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一、 伊斯兰教对“人”与“自然”的界定伊斯兰教对“人”与“自然”的界定与其创世说有关。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超越一切、全知全能的绝对存在,是宇宙的惟一主宰者,人和自然界都是真主创造的。《古兰…  相似文献   

17.
编辑先生:穆斯林接责猪肉,这是人所共知的。听说饮酒也被禁止,不知是否有此禁忌,为什么?湖南北遥北遥朋友:伊斯兰教食物禁忌包括禁吃“自死物。血液、猪肉”(《古兰经如:173,下同)等不洁之物,“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而禁止饮酒是强调最为严厉的,《古兰经》明确指出饮酒是包含大罪的行为(2:219),严令禁戒。首先,饮酒违逆伊斯兰教宗旨。“伊斯兰”一词的本义是和平,同战争与仇恨相对。穆罕默德说伊斯兰教之前为蒙昧时代。蒙昧一词主要包含“忿恨、轻薄、骄矜、暴戾”等意思,创立伊斯兰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人…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的"圣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的本义是和平,因此伊斯兰教常被理解为“和平的宗教”。意即顺从真主,就能求得今生与来世的和平和幸福。在这一点上,它与佛教、基督教似乎没有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除了大讲和平而外,其教义思想中也讲过不少关于“圣战”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导致伊斯兰教在西方作为否定性形象的重要根据之一,其实这里面有误解。 伊斯兰教有关圣战的内容,系由《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所规定,属于不容争议的义务性的规定。主要包括:(1)自卫原则。意指一个人受到他人攻击和伤害时,有自卫反抗的权利,即以眼还眼,以血还…  相似文献   

19.
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阿什努、沙连堡、德恒隆等三乡,居住着一个奇特的穆斯林群体。他们口操藏语、身着藏服,其生活、饮食习俗等除遵守伊斯兰教禁忌的以外,其它和藏族一模一样。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并承认自己是回族。有人称他们为“卡力岗藏人”,有人则称其为“藏回”。那么,他们的先民究竟是笃信伊斯兰教的藏民,还是会操藏语的回民?我曾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疑团奔赴该地进行了社会调查。鲜明藏族特色的生活习俗卡力岗,系藏语音译,意为“高山”、“雪山”。位于县城南部,由尕加山、尕吾山等诸山组成,顶峰海拔3579米。阿什努…  相似文献   

20.
浅析“伊智提哈德”──伊斯兰教法的创制原则从恩霖伊斯兰教法发展至今并成为一门内容浩瀚的法学体系,是历代穆斯林法学家根据《古兰经》、圣训的原则规定和精神不断努力创制的结果。这一过程,伊斯兰法理学称为"伊智提哈德"(),中国穆斯林学者译为"演绎""创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