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帝是全知的、全能的、仁慈的,他为什么让他的创造物——人受苦?这个世界为什幺有持续的苦难?很多时候,为什么好人受苦,恶人享福?这是上帝在救赎人类吗?是人用原罪必须付出的代价吗?是上帝在考验以人类让人类变得更好吗?该书考察并一一拒绝了基督教传统神学的种种解释,提出,只要有可能,人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应该相信上帝吗?我们需要上帝来做好人吗?我们需要上帝来解释宇宙的存在吗?在这本为新一代而写的新书中,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这样做。道金斯综合运用科学、哲学和比较宗教的知识,以审问所有宗教系统的不真实,并向所有年龄段的读者解释没有造物主,生命如何出现的,如何演化的,以及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对于任何希望理解生命意义和信仰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具有挑战性、震撼性和启发性的书。  相似文献   

3.
<正>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信上帝?是不是想要上天堂?或是害怕下地狱?或是你需要心灵寄托?或者你有困难需要他帮你解决?我说,都不是。那你又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被神的爱  相似文献   

4.
昨天夜里,有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邮件,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直接就问我:"上帝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吗?" 我回复她:"许久不见,你好吗?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她回道:"偶然看到你的新书<奉你的名>,买了一本,正在读,有些疑惑,所以问."  相似文献   

5.
书拉密女 《天风》2009,(2):50-50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让我们感觉很棘手的问题,或者遭遇到让我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事情,甚至患难和重担也会突然临到我们这群人身上.这时候,我们就会问上帝,你在哪里?你为什么不爱我?为什么离弃我?我们总是一味地去询问上帝,却不反省--当真的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在仰望上帝?  相似文献   

6.
<正>巴别塔的故事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旧约故事之一。当时人们联合起来希望建造通天高塔,但是上帝通过变乱语言,阻止了人类的计划。通常我们从这个故事看到的是上帝对人类骄傲自大的惩罚,但这段经文更想向我们传递的也许是上帝拯救的信息。一、确有此塔?巴别塔是像金字塔、长城等古建筑一样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吗?抑或只是一个寓意故事,是一个传说?笔者的观点,更多地倾向于它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建  相似文献   

7.
袁世国 《天风》2005,(3):28-29
成为上帝的门徒需要代价吗?传统的信仰不是告诉我们,称上帝为父,就等于说是他的儿女吗?这确实不错,但我们当明白,今天,我们拥有上帝儿子的名分和权利,不是基于我们自己的功劳,而全在乎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的真实关系上有分。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人因着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中的救主而同样成为上帝的儿子,这是一种真实的身份,不是一种比喻或者虚假的自我安慰。但我们当十分小心并且对这身份有清楚的  相似文献   

8.
刘忠国 《天风》2006,(24):46-47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前几日,单位一同事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便向我问起善与恶的问题。她在网上看到的这则信息,大体上是这样的:“某人向一基督徒提出下列问题,并请其解答。某人:上帝是善还是恶?基督徒:上帝当然是善的。某人:你承认现实世界中存在恶吗?基督徒:我承认。某人:上帝是全能的吗?基督徒:是!某人:宇宙和世界上的万物皆是由上帝所造的吗?基督徒:是!某人:那么恶当然也是由上帝造的了?这样,上帝岂不也是恶的吗?  相似文献   

9.
《无神论为什么》,该书认为神话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是有害的,并富有逻辑地进行了驳斥。作者追溯了古希腊无神论根源,认为哲学是宗教的重要替代物,哲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真诚  相似文献   

10.
恶从哪里来?     
佚名 《天风》2014,(1):I0001-I0001
在一所著名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那位学生回答:是的,当然。教授问:如果上帝创造万物,那么恶也是上帝造的吗?既然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恶  相似文献   

11.
“上帝”是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经常提到的字眼。在美国这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难道还需要祈求神灵的保佑吗?如果不,那么美国总统为什么要这么讲?它的含义和寓意又是指什么?宗教对美国人的影响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文化之中,由来已久。当第一批移民踏上北美大陆的土地时,他们便以宗教为精神支柱,把自己思想中的命定论与开拓一个新世界的神圣计划结合在一起,在这里播下了美国“天赋使命”的种子。“上帝的选民”、“山巅之城”、“希望之乡”等说法便是他们在尘世履行上帝赋予他们的特殊使命的表述。美国学者耶奥舒亚·阿里利说:北美殖民…  相似文献   

12.
有一些问题,在我们心里被重复了不知多少遍——为什么我不能胜任工作?为什么我的人际关系总是一团糟?为什么他背着我去爱别人?甚至,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变老?你的身边似乎“天灾人祸”不断。恶性循环要使你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先往极端糟糕的方面联想,你总是不快乐。 其实,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看同样的问题完全不同。知道吗,即使上帝关上所有的门,也必定  相似文献   

13.
朱建军 《天风》2010,(9):38-38
昨天夜里,有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邮件,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直接就问我:“上帝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吗?”我回复她:“许久不见,你好吗?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相似文献   

14.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上帝存在该如何?如果有善恶,我们该如何?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的?我们能使宇宙和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吗?这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其话题包括自由意志,宇宙的性质,生命的意义,指出,没有上帝,人们一样能够使生活充满爱、充满意义、充满乐趣。这本书也是对其时代的挑战:不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独立思考宇宙人生等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彭巧林 《天风》2014,(1):54-55
如果你到美门口,你一定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我是一个瘸腿的人,一个生来瘸腿的人。我不知道上帝为什么会把我造成这样,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我为何不能像其他正常人一样能有双脚行走?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为何我受人遗弃且在我们的律法中不准许我参与敬拜?  相似文献   

17.
上帝的奖赏     
刘燕敏 《天风》2004,(9):33-33
1963年,一位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  相似文献   

18.
苦难的价值     
张志祥 《天风》2001,(11):18
有许多人经历苦难,也有许多人研究苦难。但当苦难真正临到,人又不知如何面对?若单单去分析其中原因,一个没有上帝的人也许会推脱责任,也许会怨天尤人。接着,便会出现许多功利色彩的想法,比如,“上帝公平吗?”“好人为什么受苦?”……如果我们暂且撇开苦难和消极方面去思考其积极意义,也许能带给我们  相似文献   

19.
在希伯来神经中,上帝有着雅威(YHWH)、埃尔(El)、埃洛希姆(Elohim)、埃洛阿赫(Eloah)、埃拉(Elah)、阿东乃(Adonai)等称谓和表述.本文基于希伯来圣经文本对上帝的称谓进行了神话谱系学的研究,间接地证实希伯来圣经的底本假说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雅威”崇拜不单是希伯来人的信仰,它是古代迦南地区人们共同的宗教信仰;古代希伯来宗教曾经有着一段崇拜多神信仰的时期;在一神化的过程中,它排除了“雅威”的配偶亚舍拉等其它一些神灵.通过对希伯来圣经上帝称谓的谱系学研究,本文揭示了希伯来圣经与古代近东地区神话之间的复杂的神话谱系,这一神话谱系体现出希伯来圣经对古代迦南、古代近东文化的吸纳和包容.  相似文献   

20.
<正>(接上期)三显然,宗教在道德教化中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究其根本,有必要厘清宗教与道德的某些内在联系。首先,是不是因为有了宗教人们才有道德?反之,没有宗教人们就没有道德了吗?正如18世纪法国杰出无神论者霍尔巴赫所描绘的那样:"这些人硬说没有一个上帝便不能有道德,而且还说,这个上帝,由于它对自己的创造物具有无上权威,因此唯有它才有权把一些法令强加于他们,使他们服从于他们不得不履行的种种义务。"他认为,正是神对维持道德是必需的这种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