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与控制     
自从控制论、系统论这些学科出现以后,三十多年来,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多年来世界上的一些学者也在试图将其原理推广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用来解释和研究一些社会现象。近年来,在国外还发表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系统理论之间关系的文章。对系统理论的研究范围日趋广泛。目前我国学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完善的科学、最进步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个部分所组成,而哲学是后两部分的理论基础,所以,三个部分都体现了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而它能作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指导思想。文学、美学、伦理学是社会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3.
2003-2004年,中国学术理论界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心理学这门在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两年间发表的心理学论文和出版的心理学著作中,有些心理学学者针对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基本上按照西方心理学的模式发展的倾向,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心理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和方法论指导原则,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心理学哲学基本理论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任继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任先生百年诞辰有深刻的意义。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纪念任先生百年诞辰,最根本的是学习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哲学史、宗教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发展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马俊峰,男,山西人,1954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社会科学文摘》、人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下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主义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上篇中,自然科学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材料和根据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联系,在下篇中,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就会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而成的两大科学部门交叉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鉴于近年来在《周易》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健康的现象,中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了“《周易》问题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于1991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图书馆举行。40多位专家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认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一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我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各种学科理论的探索和创新;应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各学科理论探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各种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下的现实思想问题进行理论说服。当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就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而言,前两种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形成了一种具有假说性质的理论之后,总是期待着该种假说理论能被进一步证实,并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人们才会接受一种理论呢?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指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地球本身也有自转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绕地球运动。他在提出日心说理论时,运用了关于日食、月食、  相似文献   

10.
实践产生理论。去冬今春以来的生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出现,不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求人们突破某些现成书本教条的限制,从新依据实践的发展情况来加以考虑。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形。新的事物提出了许多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的新问题。从事理论工作的人们的任务,就是要用最大的努力,去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对这些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我想举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来谈  相似文献   

11.
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理论座谈会纪略本刊记者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于3月12日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理论座谈会。北京地区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现将座谈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概述于后。一、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准确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会学者回顾了马克思辉煌、战斗的一生,高度评价他对人类社会所作的巨大贡献。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以来,引导世界进步人类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它是人类社会巨大的精神财富,当今,仍然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理论界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有的与会者指出,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贵在坚持,重在发展。”坚持就是要准确地掌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就是要有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解决实践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中丰富马克思主义,正如毛主席过去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还有的与会者谈到,我们要“超过马克思,三个不停留。”。“超过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去年,石国强在《南京师院学报》第1期上撰文,对“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这一传统看法提出质疑。之后,《山东师大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等杂志相继发表文章,对此进行探讨。讨论中分歧较大的是两个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年代界限;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有无自然科学基础?如有,是否包括三大发现在内。这一讨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争论是紧密联系的,开展这一讨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科学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之维/张晓东//南京社会科学,2005.8浅谈卡尔·马克思哲学的超越本性/丛大川//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环境伦理学的构建/宋周尧//重庆社会科学,2005.9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段忠桥//中国社会科学,2005.5《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黄楠森//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文本与真理:马克思早期著作解读的方法研究/戈士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孙承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14.
库恩和泰勒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区别的争论金吾伦编者按:“科学追求真、伦理学追求善、艺术追求美”,科学史之父萨顿的这一见解几乎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观念。在他们看来,自然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判断;而社会科学是关于价值的判断,因此两者之间有一不可逾越的鸿沟。然而,随着解释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表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这条鸿沟是不存在的,在科学理论的评价过程中,除了真理标准外,还存在价值标准,自然科学中同样存在语义、语境的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重新讨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究竟何在?现发表“库恩和泰勒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区别的争论”一文,以期引起学术界广泛的争论。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区别是哲学界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久前,在台北举行的“传统中国文化与未来文化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上,就有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可见这个问题已为我国学者所重视。国际学术界对此问题也很重视。库恩与泰勒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区别所展开的一场争论,便为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一个新视角。一般人的心目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最根本区别就是,前者是对事实的认识,后者是对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出版社组织、以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学院教授E·马奎特为团长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访华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有关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学者于1991年6月18日、19日在北京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会议由双方代表交替发言,然后就彼此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短暂的学术探讨和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中国60年"学术论坛于2009年9月26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会议收到论文20多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上有  相似文献   

17.
斯特恩伯克在他的鼓舞人心、但在某些方面也引起矛盾的“论文”里,提出了一系列想法,这些想法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必要的争论。我相信,他的文章将受到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很大的欢迎,因为这篇文章里有着把辩证唯物主义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提出具体问题时所产生的不同见解联系起来的共同愿望,它构成了各种意见的基础。我觉得,这篇文章作为一次讨论的出发点是特别合适的,因为它不是把  相似文献   

18.
书讯     
《哲学小百科》它是一部帮助广大青年读者掌握哲学基础知识的工具书。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50多位研究人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两位教授;主编为邢贲思。全书吸取了当代国内外哲学界研究的重大成果,充分反映和概括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从哲学上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  相似文献   

19.
科学地阐明有关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战线斗争的需要。由于人的学说是涵着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以及若干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具有相当复杂性,因此,必须对它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经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与黄楠森、夏甄陶、靳辉明和陈志尚等专家学者共同协商,拟以上述同志主持的三个关于人的理论问题的课题组为基础,组织专题系列研讨会,邀请哲学、文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对人的理论问题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诸如自由、人权、人的价值、人的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编委会、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联合发起,于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在长春召开了斯大林哲学思想讨论会,会上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问题;二是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问题;三是斯大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问题。现先将其中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情况发表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