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2月16-18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北京圆山大酒店召开了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在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年底,中国无神论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联合在上海召开了主题为"无神论研究与新中国六十年"的学术年会。这是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年会。这个年会的顺利召开和圆满成功表明,我国的无神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全面准确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提议并高度重视,国际儒联与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举办的"无神论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7月1日至2日在京召开。开幕式上,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桂晓风,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研究员朱晓明分别致辞,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做主题发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学者围  相似文献   

4.
<正>以"新时代无神论的使命和任务"为主题的中国无神论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学术年会,12月1日至2日在京隆重召开。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朱晓明作《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承担起新时代无神论事业的使命和任务》为主题的工作报告。中国无神论学会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杜继文先生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和中国无神论学会承办的第三届科学无神论论坛,11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多所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党政部门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科学无神论"的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12~13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召开了近50人的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科学与宗教”,有十几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内容涉及了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对立冲突;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在社会、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等等。专家学者或从基本事实,或从理论渊源,或从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代表中国无神论学会在第一届科学无神论论坛上的主题发言,阐述了重温毛主席《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批示的四点体会;回顾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中国无神论学会取得的六方面进展;梳理了当前影响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五个思想障碍;概括了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无神论》2007,(1):64-64
2006年12月12~13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科学与宗教”学术研讨会。来自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发言和交流论文17篇。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任继愈到会并对会议表示祝贺;副理事长何祚庥、杜继文、郭正谊等,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16-18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北京圆山大酒店召开了2007年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在中国的走向”。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宗教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反邪教协会、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4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课题组承办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韩国、德国、日本和港澳台地区的97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5篇。会议采用大会主题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1月9-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青城山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宗教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主题,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理论研究,中国宗教与优秀文化传承研究,道教的宗派历史、文化传承与教义思想新探,佛教的中国化、现代化及经典研究,儒道释耶四教会通与传统文化关系考论,少数民族宗教文献、民间信仰与文化传承研究,区域道教的历史、仪式与传播研究等七个议题进行阐发。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和专家发言提纲33篇,来自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16-18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北京圆山大酒店召开了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在中国的走向”。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北省社科院法学所、中央民族大学等25个单位的50多位学者出席研讨会。围绕“宗教与国际关系”、“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本年度前沿报告是马工程立项资助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以来第四期报告。本期报告将接续第三期报告,以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为主要范围,综述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的研究进展,分析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思考建议。一、学科发展概况(一)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理事会诞生2013年8月18日至19日,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主题为"科学无神论事业继往开来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2月12~13日,中国无神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无神论研究与新中国60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和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三家联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1日,第三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科学无神论"。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反邪教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无神论学会于2004年12月29日至30日 在北京召开了学术年会,研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课 题。任继愈、杜继文、卓新平、曹中建、张新鹰、 李申、申振钰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无神论与公民 道德建设主题,就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普遍 性与具体性、道德与宗教的关系和无神论与道德的 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中国无神论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申做了《无神论、宗教与 道德》的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20—21日,中国无神论学会2012年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此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年会的主题是"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这些学者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等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9日至12日,中国哲学大会(2004)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这次大会由国内47家科研机构、高校和党校共同发起,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大会的主题为"新世纪的哲学和中国",下设三个分主题:"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和"科技与人文".来自全国各地的900余位学者参加了大会,各学者均以文参会.会议方式为全体会议与分组会议相结合.会议期间共举行各种会议近80场,约有400余人次发言.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精神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凝聚当代中华民族实践理念的精神整体。用实践观点的哲学视域研究中国精神,其学术旨趣在于以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为主题,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整体和历史逻辑中理解中国精神所具有的实践意蕴与文化传统;在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基因"与"活的传统"中揭示中国精神的德性特质、心智结构,发现其民族性、世界性的意义;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语境中探索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社会基础与实践逻辑,阐释中国精神的现代性境界。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2月1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孔庙会议室举行题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民族和解》的座谈会,二十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讨论是围绕这样几个题目展开的:1.中国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3.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中的作用;4.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民族和解中的地位;5.加强海峡两岸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途径、方法、形式)。下面是大家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