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手与元帅     
陈鼎亮 《天风》2008,(10):9-9
在危难、困苦中,我们不断地祈祷,寻求上帝的帮助,让上帝听我们的祈求,照着我们的计划成全……渐渐的上帝好像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好的帮手,随时随地供我们差遣,被我们使用,我们忘了上帝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相似文献   

2.
生命之饼     
周志治 《天风》2008,(12):24-25
主耶稣在他最后的晚餐时,设立了圣餐礼。他擘开手中的饼,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太26:26)他是以饼来表明他的生命,正如饼是门徒的身体之需,他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灵性之需。我们守圣餐的时候,会看到牧师高高举起被祝圣的饼,这个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饼表明耶稣的身体,是为我们众人舍的。我们恭守圣餐,记念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他生命的擘开是为了赐给我们永生之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想我们的生命是什么,生命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主耶稣对我们生命的应许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司禅·山门     
《佛教文化》2011,(3):96-99
我们何以不快乐我们生活在两个极其复杂的世界。一个世界,是关于我们的外在,比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地位、职业,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等。另一个世界是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从小到大,我们几乎都被教育要用一生去探索和认识我们所处的外在世界。我们需要获取,需要拥有。  相似文献   

4.
《佛教文化》1996,(2):44-44
我们学佛念佛的人,常常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常说,早课是我们提醒自己,晚课就是我们自我反省。今天一天,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做法,我的言语,有没有过失,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晚课。念佛,必须要把自己的贪瞑痴慢念掉,早晚课,也要把自己的五欲六尘来念掉,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念掉。这样的念佛,这样的做早晚课,才真正有效啊。我们现在的念伟人,很多时候是有口无心啊。我们的早晚课,我们的伟号,是念给谁听的呢?说我们是念给佛菩萨听的,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的念佛人,佛号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是念给自己受用…  相似文献   

5.
挽救     
白色的碑铭堆在潮湿的山阴,日落了,小山上的佛塔无人光顾,一百年的努力啊,使我们达到了可以看得见的破碎,耻辱,但我们仍然爱着你,断代史的大地,丧失承传的大地,遗失了黄河的默默流淌,鸠摩罗什的译经院我们的记忆中仍然保存着寺院的深深拯救,因为我们苦难的深重必然成就我们深重的解脱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神话,我们伟大的地理,但愿我是无穷的菩萨的一小片,但愿我是一个无生的人,我是泰姬陵与常州天宁寺的一个对称.我是玫瑰与李隆基的牡丹合成的极乐,我是虚空,让芦苇和松树生长是日常生活与万物的紧密相连但愿我仍然把大地当…  相似文献   

6.
骄傲     
天主反对骄傲的人,降福谦逊的人。(雅4:6)我们都要求在灵修生活上前进,我们都要求天天更热爱天主,我们发现在我们前进道路上有一巨大的绊脚石,就是骄傲。我们要认识骄傲的危害性,要猛烈攻击它。从我们心中铲除它。我们是修道人,我们是奉献给天主的人,我们是完全属于天主的人。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不尊敬天主在万有之上的最高真主宰。  相似文献   

7.
韩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23-223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孩子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他们将创造历史。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和民族犯下的罪过。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强调儿童作为“人”的本性,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予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使童年少一些强制和束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教育真正闪烁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家园没有了,那些我们爱着的人和爱着我们的人或伤残,或失踪,或者永远离开了我们,而我们也有很多人受了伤。我们是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在我们的心里,已经不仅仅是痛苦,而是很多很多纷繁复杂的情感纠结在一起。这些感觉,让我们找不到自己,找不到活着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护守天神     
我们都知道,天神是没有肉体的纯神,他们的智慧和能力,远远超过我们人类,他们在天堂上侍奉天主、赞美天主,有的奉天主派遣来到世界上照顾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天神护守,我们称他们为护守天神。他们是天主的使者,从我们生命的一开始,就跟着我们,  相似文献   

10.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常说,最难对付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会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自我意识在增强,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完全觉醒。  相似文献   

12.
偏偏     
我们喜欢说偏偏。 幸运降临,我们会说,为什么偏偏是他?倒霉光顾,我们会说,为什么偏偏是我。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周日休息,周民老居士的儿女们都来了,平时显得宽敞的大客厅,这时都显得拥挤,十来口人分坐在沙发上,他们老俩口坐在正面的沙发上.周老居士明白,儿女们今日同时回家一定是为她庆66岁生日之事。首先大儿子说话了,“过几天是十月十五日是妈妈您的生日,我们姐兄弟商量过准备在您生日的时候好好庆贺庆贺,您年轻时吃苦受累,上着班还要拉扯我们四个,现在我们都成家立业了,我们四个无论从社会地位,还是经济状况,都是比较不错的,我们四个合计好了,今年是您老66岁大寿,一定要办得热闹红火,在最好酒楼订好几十桌酒席,我们会招…  相似文献   

14.
“听”禅     
上次,我讲到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弹修(特别是针对居士们),也讲到佛教徒(特别是我们出家师父们)比较欠缺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虽然我们出家修行佛法,并不是把它当职业,而是把它当“志业”,就是它符合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信仰之所维系、愿意献身的一个事业;但是怎样把这个志业做好,  相似文献   

15.
忆念昌老     
清远 《佛教文化》2007,(2):91-93
昌明老和尚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慈祥的长者,老人家虽然离我们去了,但我心中还一直觉得昌老在我们身边,还在作我们后学的指路明灯,照耀我们在菩提道上精进修学。昌老的爱国爱教情操、人格魅力、佛法修为似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向前,是我心中不竭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6.
有一端优美动人的经文,相信每位基督徒都耳熟 能详。猜得到吗?她就是我们天天诵念的天主经。现 在,让我们离开烦杂的事物,分享下端经文吧。 “我们的天父!” 诸位,当我们这样向天父呼号的时候,我们是否 会感觉得到,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竟称宇宙万物 的主宰为父!我们是什么呢?有一个小故事,或许会给 我们一些启发。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块碧绿的草场上, 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快乐的放羊。这时,有一 位神父路过这里,看到了小女孩,便向她走了过来。 “小姑娘,会念天主经吗?”神父向小姑娘提出了这个 问题。“噢,我只会…  相似文献   

17.
仰望太阳     
太阳,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 所谓仰望,就是让我们的眼光,高过我们的头颅。 希望太阳与我们的距离,因为我们的仰望而有所减缓。仰望,是接近太阳的一种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几何人生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条射线。呱呱坠地是起点,第一声啼哭,吹响了我们行进的号角。鼓角声中,我们一步一尺,执著前行,丈量人生之路,描绘人生的线条。即便生命结束了,我们可以让思想繁衍,让精神留传——就像屈原,用水浇灭生命,把高洁留给了我们;就像拿破仑,其生命被孤独吞噬,却把执著留给我们。人生,真的可以没有尽头。  相似文献   

19.
贞洁之德是人伦的珍宝,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及保护,应积极地修养健康的思想,正直的言语及光明的行为。在男女普遍共事的今天,我们要谨言慎行,极力避免有“弦外之音”的言行,我们的心灵就象一条河,有许多不道德的污泥及秽物流入我们的脑海。一切不洁之思想,组成不道德的污泥。我们五官,尤其眼目与双耳,是带入各种肉感的想像,进入脑海里的主要源流。影响我们脑海的污浊源流是:黄色的书刊画报及淫偎的音像制品等。造成伦理上的污泥与秽物,污染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常该从心田中掘出那些污秽的东西,以保心灵的清洁与平安。为达这种…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古兰》“圣训”永遵循。敬畏真主,认主独一;学习穆圣,身体力行;恪守“五功”,坚定“六信”;戒恶扬善,济世悯人。我们追求,今生的幸福,我们不忘,后世的永恒。中国的穆斯林,要发扬伊斯兰教真精神。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爱国爱教”牢记心。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独立自主,振兴教门;遵纪守法,服务社会;团结稳定,利国利民。我们继承,祖辈的传统,我们发扬,民族的精神。中国的穆斯林,要高举爱国旗帜向前进。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歌词)@马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