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鹏程 《天风》1995,(3):34-34
怎样把农村基层堂点办成符合圣经教训、讨主喜悦的教会? 这是作为牧人的同工们须时时省察的。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这是整本圣经第一次出现“教会”这一概念,这磐石就是基督。基督胜过了死亡、世界、撒但。  相似文献   

2.
蒋礼 《天风》1995,(6):23-23
最近,一些教会收到了一张反动传单,说:有一位“活基督”要来做王,要共产党人和世上的君王、总统部归向他。“活基督”是谁呢?传单说:“这位活基督就是李常受。” 这份传单的内容是反动的。它在中国散发,内中又特别提到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基督的奥秘 “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弗3:4) 使徒保罗声称自己“深知基督的奥秘”,历世历代的基督徒对此深信不疑,理由也许就是保罗所留下的13封书信,并且在他的书信中透出了无穷的力量。除保罗以外似乎没有第二人敢自称“深知基督的奥秘”。保罗所说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6)如果奥秘的确如此,那么我们也不难成为“深知基督的奥秘”的人,  相似文献   

4.
徐晓鸿 《天风》2005,(6):8-10
经文:约20:19—31 每年的复活节,教会的传道人都会传讲“基督复活”的信息,似乎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想到“基督复活了”;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唱有关基督复活的赞美诗,我想这是很不够的。早在使徒时代的教会, 使徒宣道的核心问题就是见证基督的复活。使徒保罗在他致哥林多教  相似文献   

5.
梵二会议后,教会在不断强调教友在世俗生活中为基督做见证的责任。“他们生活在尘世中,置身于世俗事物中,天主召叫他们,要他们充沛了基督的精神,以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事业。”(教友2)教友们“通过一切行动,奉献精神祭孔,处处为基督作证”,就是“以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事业”。教会的这种要求,可以从三方面理解:第一,教会没有把“世俗事物”视为救灵魂的障碍,相反,却要求教友们“置身于世俗事物中”,来完成基督委托给教会的救世使命。第二,这种救世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为基督作见证。这种见证应…  相似文献   

6.
鲁浙 《天风》2003,(12):44-44
在约翰福音第13章第1节中提到主耶稣爱门徒到底。“到底”是到最后,到终点、到末了的意思。主耶稣爱我们到底,我们要纪念他的大爱,我们也要以到底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 希伯来书第3章第14节提到“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起初确实的信心”是指真实的信心,是建造在主耶稣复活之上的信心,是建造在磐石之上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才是正确的,实实在在的信心。对于我们每一个相信耶稣的人来说,必须要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5,(12):27-27
“冷水教”是假藉基督的名义,进行非法活动的异端邪说组织,未有正式的名称,由于它以有病不用服药,只需喝冷水、祷告,农作物遭虫害,不要施农药,只需祷告和喷洒冷水,凡事都离不开冷水,故群众称它为“冷水教”。我们也暂且按此称呼。 “冷水教”  相似文献   

8.
宁宁 《天风》1998,(11)
家庭问题纷纭复杂,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基督教的家庭观是建立在圣经所启示的基础上的,这就是爱的系连及基督在家庭中的地位——基督为一家之主。我们说建立基督化家庭正是对这一信念的重申,并将此落实于家庭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基督道德与个人完善迦南基督道德是以“信、望、爱”超性之德为其根本,以自然道德律“十诫”总纲为内容,以本性道德“智、义、勇、节”为特征,以基督献身为榜样来完善自我、完善教会、完善社会的行为规范。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以基督信仰为总纲,以爱人为实践内容的...  相似文献   

10.
紫仪 《天风》2002,(2):52-53
“妈妈,什么是般石?”儿子正在读外婆送给他们的圣经。雯霏凑过头,看了一眼,“那个字读磐(pan)不读般。”“噢!知道了,那磐石是什么意思呀?”“嗯,磐石就是大的石头”。雯霏稍加思索道。“谢谢妈妈,”儿子又继续读下去。“你的作业做完了吗?”雯霏不放心地问。这些事现在都要她亲自过问了,她暗暗叹了口  相似文献   

11.
经文:林前15:1——28 基督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在新约圣经中总计有100多次提到复活的道理。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相似文献   

12.
彭安平 《天风》2006,(1):4-5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相似文献   

13.
王三元 《天风》2001,(6):42
我们灵性上的追求,也许非常羡慕圣经中和教会历史中那些蒙神特别恩典和被神所使用的人,就如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以利亚、保罗、奥古斯丁、马丁路得、卫斯理等。巴不得我们也像他们那样蒙恩。以致生活行为和工作凡事蒙神悦纳。然而,神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他不只叫我们效法他们的榜样,更是叫我们效法基督,活出基督。就像保罗说的:“我活着就是基督。”(腓1:21)活出基督,是神拯救我们,我们灵命追求的至终目标。“基督本是神的像”(林后4:4),人类本来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只因亚当的堕落,神的形象从人身上失落了。在基督里重新得回来。神的形象就是他的荣耀。因为神本来是荣耀的。如果我们将来进入他的荣  相似文献   

14.
试论当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智 《哲学动态》2001,(11):41-44
基督宗教伦理原本是基督宗教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圣经》中就曾明确地把基督宗教的基本伦理原则 ,即“爱主”与“爱人如己”规定为“一切道理的总纲”[1] 。至现当代 ,随着基督宗教的精神化和世俗化 ,基督宗教伦理在基督宗教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新正统派神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布鲁内尔曾提出过“以基督宗教伦理学代替神学”的口号 ;美国现实主义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莱·尼布尔不仅把基督宗教社会伦理规定为其神学的基本内容 ,而且把“爱的律法”规定为其神学的最高原则 ;弗莱切尔的“境遇伦理学”尽管实施“相对主义的策略 ,却依然把“爱”或…  相似文献   

15.
海外信息     
伯多禄的首席地位非行使权力而是为背负人的重担 (梵蒂冈电台讯)枢机团团长拉青格枢机,昨天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了一台追思弥撒,追悼先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拉青格枢机在弥撒讲道中回忆说:"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以宗徒的勇气,坚强了他们的弟兄。""教宗们坚毅不摇的信德是有形可见的磐石,教会便是建立在这磐石上"。在谈到两位先教宗的爱德时,拉青格枢机说,基督爱穷困和受苦的人,众所周知,两位先教宗都在对抗不正义、为受压迫者争取权力上竭尽全力。这位枢机团团长也引用教宗保禄六世的观点而谈了教宗首席地位的意义,他说,所有的人都在基督之下,做基督的仆人,为福音服务。而教宗的首席地位,不是行使权力,而是背负他人的重担,因此是一个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十字架赞歌     
十字架一基督徒的光荣和力量 (一)有人说:“十字架一极刑之最,光荣何在?力量何来?基督不是也被灯死在十字架上?那么,时十字架的宣扬,岂非纯属迷惑人的麻醉剂”。试看这个观点并非新创一远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在基督被打的十字架下,基督还没有停止呼吸,就有人得意地高喊—“基利斯督,你既能拯救别人,为什么不能拯救你自己?”“主,请宽怒他们,他们无知,不懂得自己在说什么。”这就是吾主耶稣的回答。 (二)“十字架的道理,为外邦人,是愚呆,是夕丰脚石;为蒙召者,却是主的德能和荣光。”这是迫害基矛11斯督的保禄,被基督感化之后的总结。啊,十字架…  相似文献   

17.
效法基督     
张靖 《天风》2006,(24):18-20
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约4:25-26)经文:约4:7-26让我更像你,主耶稣啊!这是很多基督徒的心声,也是很多基督徒的追求。那么,效法基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又该如何去效法基督?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今天,借着这个大家熟悉的故事,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这是一个基督徒耳熟能详的  相似文献   

18.
夏新穗 《天风》2007,(9):2-4
基督不是以色列人私有的财产,更不是西方教会的“专利品”,基督来为要拯救全世界那些愿意真诚悔改的人——以色列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神从列邦中所拣选出来的,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23:9),圣经因此称他们为“选民”(太24:22),“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罗9:4,5)。然而,因为他们弃绝了神的儿子耶稣,不承认他是基督,并且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救恩便临到外邦人”(罗11: 11),“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8:12)。以色列人迫切盼望基督来,甚至“百姓指望基督来的时候,人都心里猜疑,或者约翰是基督”(路3:15)。既然  相似文献   

19.
陈永涛 《天风》2003,(5):38-41
导论: 在中国教会的神学思考中,基督论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基督论与广大信徒的信仰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但影响到基督徒对教会论和救恩论的思考,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基督徒对世界,对非基督徒的看法。也就是说,不但影响到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的态度,也影响到基督徒的现实生活态度。 今天大多数中国基督徒仍旧接受由传教士所带来的“传统的”或“教义的”基督论。这个基督论建立在“尼西亚信经”和“查尔西敦信经”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督论在思想史和教义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对今天中国的基督徒来说,这个基督论,似乎很难充分帮助中国教  相似文献   

20.
散发主馨香     
魏悌香 《天风》2011,(6):47-47
“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这句话也可以翻成:“因为他时常率领我们,使作为基督俘虏的我们得以参加基督凯旋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