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孺童 《法音》2005,(5):23-29
别时意趣,作为佛陀方便说法的四种意趣之一,其与净土教之间的论争,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理清二者之间的内容与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别时意趣的本义,而且更有助于正确认识净土教思想。那么,什么是别时意趣?别时意趣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就成为最基本,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一、意趣与四种意趣(1)意趣意趣,简称为意,指佛陀说法所别有之言外之意。世亲《摄大乘论释》(陈本)卷六:“如来心先缘此事,后为他说,故名为意。”《摄大乘论释论》(隋本)卷五:“若世尊心有所在而说者为意。”《摄大乘论释》(唐本)卷五:“谓佛世尊,先缘此事,后为他…  相似文献   

2.
王孺童 《法音》2006,(7):5-22
所谓诸宗祖师说,即以净土宗祖师为主,旁涉它宗祖师,梳理他们对别时意趣的个性化见解和阐释。既然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别时意趣与净土教的关系,那么净土宗祖师对别时意趣的论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便于讨论,先从国籍上分成中国与外国两个部分,然后再从宗派上分成净土宗与其它诸宗。对于每位祖师,均简述其生平,着重说明其在本宗的地位和师承关系;不论其是否为净土宗祖师,凡有与净土相关之经历,择要举出。在论说的内容上,主要以诸宗祖师本人的著述为依据。其中有些祖师对别时意趣的论说,是结合对净土经典的注疏展开的,由于本节侧重于分析各宗…  相似文献   

3.
王孺童 《法音》2005,(9):7-11
无著菩萨所举“念佛得不退”和“发愿得往生”二例释,确为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别时意趣本义探源》(《法音》2005年第5期)一文中,将“别时性”与“方便说”归纳为“别时意趣”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本义,这与后来净土教所宣扬的“即生性”与“决定说”确实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到底是本质上的矛盾,还是表象上的差异呢?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后世祖师对别时意趣的不同理解,力求呈现出一个流变的整体脉络。别时意趣与以念佛发愿为手段、往生净土为目的的净土教法若在本质上就是矛盾的,那么净土教“即生性”与“决定说”的理论基础将从根…  相似文献   

4.
解文 《美与时代》2016,(9):58-59
文人画是最具东方意趣之美的绘画样式,明清大写意花鸟画在构图、笔墨、线条等方面体现出了意趣之美,画家运用简练概括、酣畅淋漓的笔墨,恣意的挥发耐人玩赏,在逸笔撇脱中表达出微茫惨淡的意趣,蕴含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  相似文献   

5.
佛教的净土法门,是指通过念佛、观想等方式,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得其力量加持,往生其所居净土,速证菩提。诸佛菩萨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摄受众生,据说是因为其弘深无边的悲愿力。诸佛菩萨在过去久远劫前,已发普度众生的誓愿,经累劫修行,其功德愿力至弘至深,所以能够普摄一切有缘众生。按净土类经典的说法,在诸佛菩萨中,阿弥陀佛誓愿最弘,愿力最大。无论何等极恶众生,一称其名号,均蒙其接引,  相似文献   

6.
通过声音来说法,是佛教的一个古老传统.说法是佛教最为重要的传播形式,因此,在佛教经典中关于说法、听法的利益、说法的次第、信众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以及说法的注意事项、说法时的语调等,都有非常仔细的说明.本文主要根据巴利语佛教经典,对与说法相关的内容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佛经将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称为娑婆世界。娑婆者堪忍之意,谓此世界贪嗔痴慢,秽恶不净,八苦交煎,而众生犹能忍受,不思出离,故名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作狮子吼,说法四十九年,创立佛教,目的无非化导众生,离此秽土而生净土。那么什么是净土,净土又在何方呢?从理上说,万法唯心,此方众生悭贪嫉妒、嗔恚骄慢,娑婆乃共业所感。若离三毒,当下即是净土。故《维摩经·佛国品》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为显此义,在《维摩经》中,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为天龙八部显示佛眼中的娑婆世界,清净庄…  相似文献   

8.
汉语重意合,不像印欧语系那样过于看重形式标志,汉语凭借汉字是表意文字的优势形成了搭配方便、组合灵活的特色。许多词语,稍稍改变顺序,重新组合一下,意思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当重组的内容与原语句意思紧密相关时,更增添了一种情趣,耐人寻味。一、变换语素...  相似文献   

9.
道安作为中土早期佛教的一代宗师,于佛教戒定慧三学均有卓越之发明,思想宏富深厚.文章分疏、论析了道安有关戒定慧三学的理趣要旨,阐释了其由早期禅观向般若学转变的理论进路及其弥勒净土信仰之衷曲,力图突显其佛学思想及信仰之于早期中土佛理建设的胜义.  相似文献   

10.
正“竹香满幽寂,粉节涂生翠。”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它们笔直、挺拔、青葱翠绿,自有一种洒脱俊朗之姿与清冷之气,象征着高洁、虚心、坚贞等品格,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古今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竹对联,读来意趣横生。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十分爱竹,深得其高风亮节的清韵。他吟出的“宁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相传有一年冬天,苏东坡和佛  相似文献   

11.
写意花鸟画不但要表现花卉植物、翎毛草虫的自然生态之美,还要表达人的主观情感意志.把花鸟人格化,引发意趣.在写意花鸟画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作品意趣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荆三隆与邵之茜在2005年第3期《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上发表《谈佛典阐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文章说,佛学经典是佛教哲学、佛教文学与艺术、佛教建筑和佛教活动的文字载体和理论依据,是佛教思想文化联结社会生活的纽带。佛典阐释的研究工作不只是对佛教理念的阐发,也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佛典阐释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对佛学及其经典的阐释性研究,不局限于学术和文化研究的范围,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和谐、进步相辅相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者认为,佛典阐释在和谐社会构建中…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9,(1)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早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就开始传入我国。支娄迦谶首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后来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畺良耶舍又译《观无量寿经》,于是中国出现净土信仰。初时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东  相似文献   

14.
试论“增上缘”与“自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识学在大乘佛学中有其独特思维方式。对于法的生成关系,唯识学虽然也采用了佛教传统的“四缘”生诸法的说法,但是唯识学于诸法生起别立“种子”义,“种子”学说应该说是唯识哲学的一大理论特质。“种子”义实质就是承认诸法有其自性存在,虽然这个自性是有内在的刹那灭、果俱有、待众缘、引自果、性决定、恒随转之义,但自性是存在的。这就是唯识学的自性观。与唯识学不同的中观学则主张无自性,故说诸法生时不立种子义。我们知道大乘佛学有两大支:一是唯识学,二是中观学,史称中观学为空宗,称唯识学为有宗。所谓空宗就是无自性宗,所谓有宗就…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两个研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1元~1亿元的广阔范围内,以及在只采用选择反应模式的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也在齐当别模型的全新视角下得到了讨论;此外,齐当别模型本身以及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也得到了探讨。结果发现:基于选择反应模式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获得情景中稳定存在,并只存在一个风险倾向的拐点,而它在损失情景中则不存在;损益值大小效应的机制能够被齐当别模型很好的解释;齐当别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对模型预测效能的检验力不足,但其与新设计的维度内判断任务联合后却有很大改善;齐当别模型对损失情景中的均含0结果值的决策任务的解释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个研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1元~1亿元的广阔范围内,以及在只采用选择反应模式的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也在齐当别模型的全新视角下得到了讨论;此外,齐当别模型本身以及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也得到了探讨.结果发现:基于选择反应模式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获得情景中稳定存在,并只存在一个风险倾向的拐点,而它在损失情景中则不存在;损益值大小效应的机制能够被齐当别模型很好地解释;齐当别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对模型预测效能的检验力不足,但其与新设计的维度内判断任务联合后却有很大改善;齐当别模型对损失情景中的均含0结果值的决策任务的解释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水彩静物画是水彩画分支,追求水色交融,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宁静又活泼,把水彩静物画的韵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我国的水彩画家在选用艺术表现手法时也各不相同,但是不论如何一直都包含着中国传统意象,显现出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这是中国水彩静物画的独特魅力,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化色彩,将我国的美术艺术和艺术成就展现无遗。文章着重就我国水彩静物画的意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书刚 《孔子研究》2021,(4):116-126
儒家学者以传承经典为己任,经典的阅读和研习也会作用于其思想,并影响其立志持身.无论是《诗》中隐含的鸟兽与人之别,还是《书》中载记的治水故事,都常被儒者阐释为野蛮与文明的进退消长,这会影响他们对所处时世的评判,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们选择一己之志.传承、守护文明是无法推脱的使命,归隐因此不够正当,出仕又面临诸多困难,言说...  相似文献   

19.
“唯心净土”是唐宋时期汉地佛教思想家在解释经典、构建修行体系过程中形成的语汇。研究者们常将其作为一个既定的概念看待,却难以阐明其真实意涵。实际上,唯心净土从未形成固定词义,历史上的佛教思想家们通过对其不断定义、诠释、使用、批判,表达自己对于弥陀净土信仰和念佛往生修行的态度。“唯心净土”话题的开展,激发了僧团之间的对话交流。弥陀净土信仰在此过程中逐步得到汉地各大佛教宗派的重视与认可。  相似文献   

20.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修道者摒却枯燥的说教、排除知性的侵扰、剔除刻意的思辩,以一种澄淡清澈的审美态度去审视自然、逍遥恣游,借山林泉石、雾霭烟岚以游仙或契道、悟道的诗歌.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凸显出一缕道家道教的清虚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