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永为清朝杰出的经学家、天文学家、音韵学家。他终生潜心于教学与著述,为探索科学与实学做出了鲜明的表率。在易学上则比较注重对河图、洛书的阐发。江永主张河图、洛书衍生先、后天八卦。为论证自己的观点,江永运用了"河图中宫五、十"生成万物的思想。他认为河图之四方、八个数字皆由五、十所生成。只要我们让河图横列的乾九、兑四、离三、震八站立起来排列在左边,让河图纵列的巽二、坎七、艮六、坤一排列在右边,即可以得到先天八卦图。接着,把河图五行与八卦五行相对应,在河图五行方位中引入先天八卦五行,则后天八卦图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2.
试论八卦图的视向李庆详在当前的“易”学研究领域,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这就是八卦图的视向。关于这一点,人们普遍认为,当描绘八卦图时,从里往外看和从外往里看,结果是一样的。当问及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的视向时,人们大多数认为,其视向是一致的:要么都往里看...  相似文献   

3.
先天学与河洛、太极共同被视作图书易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往往被视为邵雍所开创。本文认为,无论是结合"加一倍法"而将《系辞》中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解释为先天八卦之次序,还是将《说卦》中的"天地定位"一节解释为先天八卦方位,《先天图》之画定和先天学之创发都应该归功于朱子而非邵雍。而以逆推《易》源为目的的先天学与源出《易传》的后天学在学理上有明显冲突,由此带来了经学阐发和哲学体系创造上的矛盾,但先天学正由此既改变了易学研究的形态,也为经典诠释提供了一种可以尝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天返先天是道教修道的基本原则。所谓“先天”、“后天”是指组成人的精气神的先天、后天,先天精气神是指元精、元气、元神,后天精气神是指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修道之所以要后天返先天,是因为后天与先天比较起来,后天是派生的、有形的、有害的,人只有返于本原的、无形的、有益的先天状态,才能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与天地同在的神仙境界。后天返先天的实质就是由后天有形返于先天无形,由后天形气返于先天神气,由后天物性返于先天元性,由后天之物返于先天之道。后天返先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就是内丹修炼的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红山文化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一)自然崇拜。由具体现象崇拜到抽象天地崇拜。工具(石斧)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发展。(二)动物崇拜。灵物崇拜产生于动物崇拜。(三)鬼魂信仰。红山文化积石家带有独特的墓祭特点。牛河梁墓葬显示正处于女性祖先崇拜向男性祖先崇拜的过渡期。(四)生殖崇拜。由崇拜生殖进而崇拜祖先。牛河梁遗存是女神崇拜处于鼎盛期的反映。红山文化先民已跨越自然崇拜和动物崇拜阶段,处于祖先崇拜时期。  相似文献   

6.
南诏铁柱建于南诏蒙世隆时期,是南诏王室的祭天柱。柱体呈圆形,底座为3层台,顶端为半圆形铁盖,以3根木杈支撑,形状如一棵树,亦如一根带3杈的树枝,是彝族先民树崇拜的物象化图腾。彝族先民信巫鬼重祭祀,认为树是天地之间的通道,从祭天、祭山神、祭社到净宅扫秽及日常祭祀,均不离于树,进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图腾崇拜和祭祀礼仪。从密枯神树的选定、神座树枝的布局到三杈松枝的普及以及打醋碳仪式中柏枝树叶的广泛使用,不难看出树在彝人生活中的神圣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彝族丧葬、火把节、酒文化以及虎崇拜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彝族各种丧葬中火葬历时最久、影响最深·彝族火把节是受彝族火葬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彝人认为酒可以"通神",虎崇拜是因为彝族先民认为虎既是万物的起源又是人死后的归属.彝族火葬、火把节和酒文化的目的指向是死后变成虎,在祖先地享受幸福生活.彝族火葬、火把节、酒文化和虎崇拜都包含了"火信仰".  相似文献   

8.
胡煦易学的河图洛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煦是清初著名易学家,治易兼采汉宋,融合象数与义理,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胡煦认为《周易》为传道之书,阐述天人合一之旨,而欲明周易所传之道,必须从研究河图、洛书开始。他认为河图、洛书同为伏羲画卦之资,反对以洛书为作《范》之具的观点。关于河图、洛书的关系,胡煦提出“河图合而洛书分,河图先天洛书后天”,“图为先天是流行之气,书为后天是对待之形”,批评先天对待后天流行的观点。基于河图先天的看法,胡煦提出“先天河图无拆法”,批评拆补之说,提出羲图文卦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近代象数易学的代表性人物,尚秉和先生的易学思想对于近日之易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尚先生对于“先天八卦”的定义,从其文本来看,尚先生对于宋明以来的图书之学保持了一种较为谨慎的认可,具体到八卦方位,则其仅取“先天”“后天”之说,却并不认可这些图表与所谓伏羲、文王之关系.与此同时,尚秉和先生以其严谨求实...  相似文献   

10.
王重阳的丹诗《四得颂》,揭示丹道的入手要诀和诸家丹法的基本修炼程序。《四得颂》诗云:得汞阴消尽,得铅阳自团,得命颠倒至,得性见金丹。首先讲"得汞阴消尽"一句,汞属离(),为火,乃心中阴精,又称木液、青龙髓,即人之元神。元神为先天之神,识神为后天之神;先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