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杂阿含经·无我说》  相似文献   

2.
无我唯法论在法相唯识学中与万法唯识论同样重要。瑜伽行派经论继承阿含经五蕴非我说;通过分析诸蕴所显所依我事,不再限于有情主体而明确法无我义;并以“依相立法”的方法确立的无我后所唯之圆成实相所显清净之法。  相似文献   

3.
释净智 《法音》2021,(10):8-12
"诸法无我"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断除我执、证得无我是佛教修行的核心.不过,"我执"是个极为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宗派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我执"相关的烦恼,常见的就有我见、我慢、我欲、我随眠、我想倒、我心倒、我见倒等;从义门分别,又可以分为见所断、修所断,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等.这些概念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微妙差异.若对此缺乏足够的洞察,则很难了解我执断除的过程.本文拟通过《差摩经》中的故事,以及不同宗派的诠释,揭示我执断除的渐进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释净智 《法音》2021,(10):8-12
"诸法无我"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断除我执、证得无我是佛教修行的核心.不过,"我执"是个极为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宗派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我执"相关的烦恼,常见的就有我见、我慢、我欲、我随眠、我想倒、我心倒、我见倒等;从义门分别,又可以分为见所断、修所断,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等.这些概念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微妙差异.若对此缺乏足够的洞察,则很难了解我执断除的过程.本文拟通过《差摩经》中的故事,以及不同宗派的诠释,揭示我执断除的渐进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说,这不仅关乎信仰,也关乎印度佛教的历史真相。由于大乘非佛说的结论,与印度佛教的义理和史传文献有着严重的冲突,因此这一论点仍有值得深入探讨的思想空间和理论需要。本文主要从《阿含经》中的三乘法的观念、弥勒菩萨授记的意味、佛说法深浅的对机意趣、识灭涅槃与物质生灭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试图重新讨论《阿含经》诸深义经所蕴含的义理与大乘义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3)
“巴利三藏”中的经藏,由《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组成,巴利语称为“Panca Nikaya”。“五部”中的前四部,大体上与汉译“四阿含”相当。“五部”基本上是依据所含经文的长短和篇章结构而划分的。但从内容来看,每部也都隐约显示出本部的特点。说一切有部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是这样阐述“四阿含”的中心内容和宗旨的:“为诸天世时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意,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除外道,是《长阿含》。”我们研究《相应部》、《长部》、《中部》、《增支部》等四部的内容和宗旨时,也可参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经量部等反对将"缘起"列为"无为法",而他们理解的"无为法"并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大众部等则依据《杂阿含经》中的《缘经》,认为"缘起"与"涅槃"并属为"无为法",且"无为法"是"有为法"构成的经验世界之基础。这也使得"法性""如"等与"缘起"有关的概念,及"实际"等与"涅槃"有关的概念,逐渐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小品般若经》中"缘起"被重新理解为"空性",但只是消极意义的"无自性";而由《小品般若经》扩充而来的《大品般若经》中则出现了与大众部等相似的"无为法"之分类,相应地,代表"空性"的"如""法性""实际"等概念在《大智度论》里被看作"实相"。后来,这些概念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中的本体论范畴。  相似文献   

8.
佛学从缘起法则出发,阐明业力因果,强调善恶有报、业唯心造,对宿命论等不符合缘起法则的“异论”邪见,进行了破斥批判。《增一阿含经》说世间有三种邪见,信之者即使德行无亏,也必然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这三种邪见是:一、认为人的苦乐贵贱等际遇纯粹由前定的宿命论;二、认为人的命运都由神的安排之神意论;三、认为人的命运纯由机会运气决定的机运论。《杂阿含经》卷三载佛驳斥这三种外道之说为邪见。此类邪见,佛典中归之于“邪因论”。──其所认决定人命运的原因,是错误的、片面的、不正确的。据佛经讲,此类邪见,是当时印度…  相似文献   

9.
胡晓光 《法音》2002,(1):23-31
佛法以缘起论为思想理论基础,而缘起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从“四缘”义展开引申的。缘起论是佛法的特质,是佛法区别于一切外道异执的根本标志。它是佛法的诸法实相观,在佛法中是最胜义。龙树菩萨在《回诤论》中云:“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敬礼佛世尊,无比最胜说。”作为最胜说的缘起论,它是一切法的普遍法则,是一切法的共相本质,佛法就是以此作为立说大本。如《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云:“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又如《了本生死经》云:“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又如《佛说稻竿经》云:“见十…  相似文献   

10.
袁磊 《美与时代》2004,(4):12-14
<人间词话>指出:诗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为"有我"之境;张先<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为"无我"之境.艺术创作也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郑板桥一竹画,曾题"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有我"之境;旧俄罗斯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无我"之境.<人间词话>还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作了更深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杂阿含经》是早期结集的圣典,代表了佛陀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汉译本是刘宋元嘉年间,求那跋陀罗在杨都祇洹寺所出,宝云传泽,慧观笔受,分为五○卷,与巴利文本《相应部》相当。现存本内容次第都有错乱,如卷二十三、二十五,实为《阿育王譬喻》的部分异译。吕澂先生的《杂阿含经刊定记》,认定《瑜伽论摄事分》中,抉择契经的摩坦理迦(本母)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是沟通中斯两国佛教文化和传播友谊的伟大使者。为搜集“汉土所无”之佛教典籍,他以六十五岁高龄西行求法,遍访南亚诸国,公元410年到达斯咀兰卡(当时称为狮子国),在王都阿努拉特普罗城的无畏山寺等处修学两年,干公元412年绕道爪哇回国。带回《弥沙塞部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和  相似文献   

13.
景天星 《法音》2021,(2):61-63
翻阅佛教典籍,有诸多"琴弦"之喻,然最为著名者,莫过于"因缘和合喻""狮子筋弦喻"和"不急不缓喻"。此三种譬喻分别出自《入中论讲记》《华严经》和《中阿含经》。一、因缘和合喻"因缘和合喻"见于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讲的《入中论讲记》。在《入中论》"第六菩提心现前地"中,月称论师有一颂:"如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于彼本空影像等,亦起见彼行相识。"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1,(11)
对物质世界的解释是一切哲学、宗教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佛教的物质观是缘起的观念,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假聚,缘合则生,缘散则灭,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当这种缘起的观念和“无我”的思想相结合,便形成了佛教思想最显明的特色,也成为佛教思想与其它一切宗教、哲学相区别的标志。斯里兰卡鲁达纳长老《佛教的物质观》一文以科学分析的方法论述了佛教对物质世界的看法——“无我”的缘起观。  相似文献   

15.
陈兵 《法音》2002,(9):3-9
心性(梵citta-prakrt,citta-da),指心的本性、实性,可以理解为心本来具有、不可变易的性质、实体,或心未被烦恼妄念遮蔽的本来面目,禅宗人谓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心性是中国化大乘佛学尤其是禅学的核心,探清心性在早期印度佛学中的渊源,对于正确认识中国佛学的心性论,正确认识禅宗,具有重要意义。《阿含经》的心性本净说心性一语,始见于《增一阿含》。汉译《增一阿含经》卷二二《须摩提女经》有“心性极清净”一语,原系赞颂佛陀之辞,意谓佛永断烦恼,心极为清净,“意念不错乱,以无尘垢碍”。南传上座部《增支部·一…  相似文献   

16.
《法音》编辑部:当前有不少男女居士不明佛制,在佛事活动中自作主张,披著五衣,这是有背佛制的。“五衣”是比丘、比丘尼所服三衣(大衣、七衣、五衣)之一,又名“五条衣”、“内衣”、“杂作衣”等,是一种将五幅长布裁成长短条幅交错拼缝而成的袈裟,具有田相,象征出家僧宝堪为众生福田,成熟增长一切善种。《杂阿含经》云“修四无量者,并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汉译四部《阿含经》及南传佛教的基本原典,从原始佛教习用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因缘角度对心意识的原始含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对原始佛教的唯心说作了初步的描述,间接涉及了《阿含经》与大乘佛教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佛教虽以根除生老病死等苦为主旨,大乘更发愿“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但着眼于众生无明烦恼之心病的根治,而非舍本逐末,把疗治身病的医药学作为主攻方向,在三学六度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禅定,虽有治病之效,但佛陀以之为得智慧断烦恼的必由之径,而未从医用气功的角度予以倡导。印度佛典中,说治病多主医药,兼以密咒,个别佛典如《杂阿含·治禅病秘要经》所言,也只限于坐禅中所起弹病的针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释<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之"无我"义.分析如来藏与外道"我"见的根本区别及具体的理论体现,说明如来藏之"无我"须从诸法唯心所现这一角度来理解.如来藏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而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亦皆是心中之相,本自无我,众生有无明故于此心种种相执为实有,若无无明则知诸法唯心,体性如幻.此如幻之心相亦是诸法本真之相,属如来藏之有相的一面--此义在中国佛教中则被表述为"自心本自具足"、"一念三千"等.最后辨析如来藏"无我"义与"空无"的区别,说明如来藏之"无我"并非拨无本心,亦非断灭一切相,与"空无"之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佛光大辞典》560元/《中华佛学通典》420元《中阿含经》(上、中、下)60元《增一阿含》(上、下)45元《杂阿含》(上、中、下)68元/《长阿含》(一册)25元《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45元/《频伽藏》16500元《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1000元《禅宗宗派源流》51元/《科学常识答问》14元99年佛教常识台历4元《观世音应化灵异图像》附:《观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相》1000元《中华大藏经》32300元(106卷)《中华佛典集成》(15辑精装)5800元《敦煌写经》330元/《佛教东渐》20元《地藏经法研究》20元/《大智度论的故事》19元《佛教人物古今谈》36元(上下册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