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之春     
心也有季节更迭,心也有四时之分。激情是夏,冷漠是秋,绝望是冬,乐观是春。心之夏让人走向振奋,心之秋让人走向郁闷,心之冬让人走向沉沦,心之春让人清新。心田在夏天绿树荫荫,心田在秋天落叶纷纷,心田在冬天荒草披靡,心田在春天香风熏熏。激情是人的血,乐观是人的魂。冷漠是身上的灰尘,绝望是体内的病菌。让心春吹绿理想之林,让心春奏响奋斗之音,让心春绽开事业之花,让心春举起成功之樽!  相似文献   

2.
春文化品趣     
春天,景色迷人,孕育希望,最能触发人们的灵感,启迪人们的思维。文人墨客留下的情趣盎然的春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谚民间流传着许多与春天有关的谚语,如"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春雨贵如油"、"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春无三日晴,冬无三日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交春落雨  相似文献   

3.
不舍     
正在清寒深冬里想象春之盛景,比站在春日花枝下仰看朵朵盛开,更令人心安。这是中年人的不舍。在深冬,你笃信春天定然会来到。寒到最绝处,春反而近了。有一个燃烧的春天在等你,想想总觉得甜蜜安稳。可是,你站在花枝下,看那些花朵拦也拦不住地要开,你知道开了就会败,开一朵就会少一朵——你叹息也无用。像面对一个执拗女儿,眼看她一头冲进一场没有结果的恋情里,粉身碎骨,死不回头,你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4.
转眼又是莺飞草长、杂花生树的春天了。今天,我们迎来的,不只是星回斗转的自然之春,也是祖国繁荣的春天,美育和素质教育的春天。党的十六大是我们美育和素质教育之花盛开的强劲春风。十六大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巨大意义,把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摆放在重要的地位,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在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业中,美学、美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立足中国的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取…  相似文献   

5.
本刊启示     
段国栋 《天风》2002,(2):56-56
春节来临,喜气洋洋,春节不仅有春天般的暖意,更蕴涵着万事万物的新生,“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下)在春天播撒种子,满怀希冀,让我们共同踏着春的节拍向前。  相似文献   

6.
春天的小雨     
刘青常 《天风》1996,(3):8-8
春天的小雨,浙浙沥沥,多么清晰,多么甜蜜,一滴,一滴,一滴……滋润着我们 这干渴的土地;又似一曲春天的旋律, 声声敲击着 我们的心脾,发出召唤 来啊,与春天一同呼吸。啊.小雨,春天的小雨,满腔热情,扑向大地,牺牲自己送来春的信息给寒冷的冬天 披上绿意,使冷漠的大地 充满生机。哦,主的话语哟, 像春天的小雨,滴滴流进 我们等待复苏的心田里!春天的小雨@刘青常  相似文献   

7.
正一千多年前,有一个诗人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等待春天来了,约一场春游。一千多年后,数十亿人被困在家中,只能关注被感染人数的数字,盼望望见春山,盼望早日回归人间烟火。这个春节,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春节。这个春天,是我们最牵挂的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8.
春的随笔     
春天来了!不经意间春意已荡漾四周。天气渐渐变暖,那争芳竟艳、斗俏枝头的小花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春到了     
任兴金 《天风》2006,(10):40
阵阵和风吹绿了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大地,北归的大雁列队告诉人们:春天到了,醒来吧! 是的,春到了,你看人们脱去旧衣,换上新装,在昂首仰望。作家曾喻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的,人们在接受这至高无上的“母爱”。  相似文献   

10.
    
草发花开,是视觉上的春天;蛙声虫鸣,是听觉上的春天。眼观春色而喜悦,耳听春声而激动。所有的生命都是土里生土里长,枯草茬里钻出新芽,黄泥土里拱出青蛙,动物比植物更敏感更有灵性。  相似文献   

11.
赵静 《中国哲学史》2023,(2):99-105
在儒家的本体论建构中,“春”具有重要地位:四时之春与乾之元德、五常之仁德具有深层一致性,生春气象同样贯通着生意仁心,显现出宇宙的仁本体。从古代儒学史中可以窥见一个“以春见仁”的理论进路。董仲舒的“春系于元”,通过“天之端”显现“无穷极之仁”,其对天地分理的论说可视作理学的先声。程颢以“生春气象”显现本体为生生之仁体,由象见体的过程中体现了理学的统分与显隐。朱熹极富条理地解说四象之春对宇宙本体的显现,“春气流行”即是仁体流行、天理流行。径此理论进路来看,由生春气象显现的仁体兼有“时”、“德”、“气”三个维度,可说是时间之始、道德之源、万物之本。与之相关的春意功夫论在于观天地生意与体一己之仁心,由此上达仁本体。  相似文献   

12.
正春,是一个美好的字眼。看到春字,人们就会想到春天,想到和煦的阳光,温暖的春风,细腻的春雨,碧绿的春草,绚丽的春花,想到朝气蓬勃的孩子、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想到爱情,想到许多美好的事物……那么,春字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人把简体字春拆开来,拆成三、人、日,说春就是三个人在晒太阳。这是一种有趣的说法,看似多少有点道理,却  相似文献   

13.
汪维藩 《天风》2009,(6):56-57
(二十九)不放春归 1984年在杭州领春令会,会间走到思澄堂左首一家音像店里,买了一盒"五四"音乐家作品的磁带.其中,我最喜欢黄自为白居易<花非花>所谱的曲,以及王灼的<登楼赋>(作曲家佚名).王灼是南宋诗人,面对个人和家国的伤感情怀,呐喊出高亢的"不放春归".上片大意是:别为春日将尽哀伤/我举杯试把春天留住/我询问春天它却无语/竹簾卷处只见西山一片阴雨.接下去,王灼进入了一个升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野趣     
正当春天抖落身上的严寒,将一扇大幕开启,你会发现她的层次感是如此分明。先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你慢慢往前走,翠柳依依,桃红杏白,"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你再往前走,莫要回头,"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那葱葱郁郁、无边无际的绿啊,染了塞北,也醉了江南。这一路的风景,招呼着人们,走出户外,踏青也好,赏春也罢,翠峦叠嶂,平畴深谷,那些怒放的生命岂止迷离了你的双眼,能不震撼你的心灵?与别人放开脚步春游、满含欣喜赏花不同,我会带着渴望而好奇的目光,循着春天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正"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这话说得在理,春天万物苏醒满目葱茏,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踏青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趁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踏青之俗  相似文献   

16.
春来草自青     
A.序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强求不来的。比如:功名、利禄、离别和生死。就像春天默默发芽的草儿,看似无闻地生长,但是只要春风一吹,一夜之间就会绿葱葱的了。倘使春未至,草不管如何茁壮,都会凋零在秋或者冬里。  相似文献   

17.
正浩如烟海的宋词,描写春天的不胜枚举,读着宋词,一不经意就走进了或美丽烂漫、或多感多愁的春天。张炎眼里的一枝春,分明是雪后梅花展露的笑靥:"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曾纡也不忘赶热闹,在繁盛的东苑梅林:"靓妆微步,攀条弄粉,凌波遍寻青陌。"直惹得:"暗香堕靥。更飘近、雾鬟蝉额。"  相似文献   

18.
正静谧的冬日寒夜里。雪花在时间河流的上空恣意地芬芳,飞扬的飘雪总会使我们的心灵浅吟低唱。这一刻,让我思念起那春天。我思念那春深处槐花的艳艳,我思念那春深处桃花的灼灼,我思念那春深处绿柳的依依,还有那春深处溪水的漾漾。这一切,又正如我思念远方的亲人,在这一刻,我心底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而它啊,又把我深深地灼伤。我思念那一株株春草,是它  相似文献   

19.
正花香茶谷,恍若世外的桃源。春风只是浩荡一下,那些发芽的情节就开始萌动。做梦的花草一夜之间都醒来了,回归的燕子耳语山谷,一棵又一棵茶树站在蒙蒙雾里等风来,吹起一山浓浓的诗情画意……春天的脚步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迈着碎步潺潺地流。渐渐绿了的植物,点亮春的火炬。山谷支起倾听的耳朵,回音鸟的歌,风的唱,还有那些荡气回肠的传说与桃红柳绿的事情。徜徉在花香茶谷的山路上,春天有太多的面目,像一个情窦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春天很特别。很多年之后当我们回忆这个春天的时候,也许我们已经不记得这个春天的春光如何,但我们肯定记得这个春天中的焦虑、不安。首先是入侵伊拉克的炸弹爆炸声打破了人们对于新的世纪和平的盼望。伊拉克战争战火未熄,抗非典之战就吸引了人们全部的注意力。也正是在这个春天,人们也更加感到了媒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由于非典造成的恐慌,在有的城市中发生了短暂的抢购现象。尽管由于实际上物资丰富而很快平息了抢购风浪,但人们心中的焦虑却并未平息。这并不说明人们不再信任什么,因为这些行为是非理性的,它是人们要表达自己对于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