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儿科医患沟通具有其特殊性,其面对的是病患儿及众多的家长,因此,在临床学习中强化医患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对儿科研究生尤显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儿科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通能力是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美国医学院协会(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ssociation)要求“在培养未来医生时,应使每一位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我国的医学教育长期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不足,以至于医学生走上岗位后,因医患沟通原因引起的医患冲突不断。因此,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切身感悟到,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底线、娴熟的沟通技巧是保障、精湛的医疗技术是根本.必须重视诊疗过程中的沟通,知道患者想要得到什么,我们是否能够按照对方的心理需求去满足对方;沟通时对事不对人,如实告知患者医疗风险,平静应对患者告知后的知情不同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增进了理解、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4.
医疗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容易被社会群体所接受,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职能。近年来我国医疗剧客观地呈现了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医疗剧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关于医患关系的热议。医患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外医疗剧用艺术的方式架起了医院和社会沟通的桥梁。从医疗剧在医患沟通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剖析医患之间的误解,探讨医疗剧在医患沟通中的意义,真实促进医患了解,真诚促成医患理解,沟通促成医患和解。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令患者心情愉快,而且还对患者的健康有实质性的影响。从宾默尔所提出的移情偏好理论的视角,探讨如何在该理论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移情偏好主要指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体察其情绪和感受,明确其需求。鉴于此,提出医患沟通的相应策略:医生为主导,引导患者配合;基于移情,医生预测患者行为,做出最优反应;运用移情偏好,医生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处理。而所有这些策略都离不开医生的移情能力的培养和移情偏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医患沟通是新时代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然而目前我国住院医师由于专业知识及技术的局限性,对医患沟通的认识存在着偏倚,以及我国医学教育缺乏沟通能力的培养,导致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缺乏,需要提高改善。本文基于当前医患关系以及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探讨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敬,创建和谐医疗关系,积极有效防范医疗纠纷,身为住院医师的我们应做些什么,做到什么。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可以避免或大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医患沟通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技术沟通是指基础性的沟通内容及方式方法,用"心"沟通是指带着热忱、设身处地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患者沟通,"忘记"沟通是指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沟通,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医患沟通中患者的信息认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医患沟通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沟通中的主要内容是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主要目标是达到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论述影响医患沟通中信息认知的几个因素,其中包括信息的形式,情绪因素,沟通行为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提高患者对信息的认知能力将使医患沟通更加有效,从而有利于合作式的医患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儿科学所涉及的患儿和疾病具有特殊性.患儿存在个体、性别、年龄等多方面的差异,疾病复杂多样、进展快.同时,患儿及其家长在医疗过程中的焦躁情绪与高期望值,以及医护人员在主客观方面的不足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儿科医患冲突的产生.在儿童的医疗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和基础知识,还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与沟通技巧,以此来缓解矛盾.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与患者之间沟通的能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正常有序的医疗活动应以良好的医患沟通为基础,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医患关,首先要从培养临床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入手,多数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时都因紧张而不知道应该如何与患者沟通,因此培养医学生与患者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医院管理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和患方因素三个方面对妇科门诊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伦理学分析,提出加强医院管理;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加强宣传,改善医务人员社会形象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增强医疗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口腔正畸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难以保证,这时医患交流对于治疗就尤为重要。正畸治疗各阶段良好的医患交流可以统一医患双方对矫治目标的理解差异,增进患者的信任感,争取患者最大程度的积极配合,防止错袷复发,减少医疗纠纷,取得令医患双方更加满意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安慰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除了对患者本身疾病的治疗外,患者的满意程度和生命质量也成为衡量治愈率高低的一个标准。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培养教育,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任重而道远。这篇文章探讨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护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15.
结肠镜检查是一项广泛用于临床的直观有效的诊断结肠疾病的方法。对于整体机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我们可从结肠镜前准备工作中的三个方面:肠道准备用药的比较选择、基础合并症的处理以及医患交流和心理护理提高老年患者对结肠镜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critical importance in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especially in the oncology setting. Of particular interest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has be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ysicians and their patients. It is understood that communication is related to patient and physician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other medical outcomes. However, despite this interest and attention, investigators have only recently begun to asses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from the patient's point of view. Additionally,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have primarily relied upon retrospective reports of the interaction from patients or physicians.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assessed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an oncology setting, both as it was occurring and following the interaction. The units of analysis included participant ratings as well as those of trained observers. Findings revealed that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disagree as to the valence of the messages which transpired. Additionally,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the patients who distort the messages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Research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disagreement and positivity bia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