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哲学史的研究,《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于4月8日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在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学者,讨论中国近代哲学的形态和特点问题。与会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业工作者张岱年、石峻、任继愈等20多人,西北大学张岂之提交了书面发言。讨论会围绕中心议题,广泛涉及了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近代哲学史的研究,《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室,联合发起和组织“中国近代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座谈会。会议于1981年8月17至18日在广州举行。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等单位的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工作者、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1988年6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爱智山庄召开了第9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主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与会专家学者30余人,就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的地位、内容、特点和演化以及如何建构新时代的人生哲学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年五月十日至十四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哲学史工作会议”,是本年元月间举行的“中国哲学史问题座谈会”的继续。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史研究室会同召开的。参加的人除北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与中国哲学史教学及研究工作人员外,还有从上海、广州、东北等地来的专家。这次会议的性质和上次的座谈会一样,主要是在“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尽量提出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以作将来再行召开大型讨论会的准备。上次座谈会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的问题,即:“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中国哲学史”中的唯物与唯心斗争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曾引起热烈的争  相似文献   

5.
<正>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第七次夏季学术讨论会议,题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参加讨论的有北京、河北、湖北、浙江等省市的科研、高校、出版、新闻等十  相似文献   

6.
1986年6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第七次夏季学术讨论会,议题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河北、湖北和浙江等地的教师、研究人员和记者、编辑共44人。正在访华的日本筑波大学哲学。思想学系教授高桥进及其随行的丸山敏秋和佐藤贡悦先生,也应邀参加了讨论会。与会同志就人的价值的内涵、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的提出、形态、特点和发展线索、中外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的比较以及研究人的价值问题的现实意义等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讨论会于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20多位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从人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哲学史,尚属草创时期,与会者就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人学问题的特点及其理论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的界定问题与会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实事求是、突出中国哲学的特点,依据切实的理论史实进行研究和理论概括。有论者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8.
正"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中国哲学史》杂志承办,于2017年10月28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00篇,参会学者逾百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编辑共济一堂,就中国哲学的学术思想、《中国哲学史》杂志的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近些年来,经学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哲学研究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如何把经学研究与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9.
由山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主办的稷下学讨论会,于1982年10月6日至11日在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所在地淄博市举行。山东和北京、上海、安徽、辽宁等省、市的五十多名中国哲学史工作者聚集一堂,对稷下学的形成和发展、稷下学宫的性  相似文献   

10.
近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已有近70年的历史。回顾历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弊病是照搬西方哲学史的模式来研究。 1919年胡适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首先采用了西方哲学史的体例来编写,改变了过去那种“学案”体的编纂方法,开启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河。但胡适的一个最大缺点是没有注意到中西哲学的不同特点,用西方哲学史的传统框架来套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比胡适的《大纲》大大前进了一步,但仍没有改掉《大纲》的缺点,这尤其表现在哲学史材料的取舍和对古人思想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于1981年6月9日至11日,在长沙召开全省大专院校专业以及业余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者会议,通过了会章,成立了湖南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大会选举王忠林、王兴国等7人为理事,推选冯正刚为理事长。会议收到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论文14篇。会议对研究哲学史的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研究中国哲学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九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6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30多名老、中、青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着“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编写的《中国哲学史疑难问题探讨》一书,已由国家教委指定为高校哲学类专业的教材。6月2日—6日,有关专家、学者对该书进行审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书所选疑难问题,涵盖了中国哲学史从先秦到近代各阶段的基本难点,为高校哲学系本科毕业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哲  相似文献   

14.
山东讨论中国哲学史特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于1982年3月30日在济南召开了小型学术讨论会。与会的有在济南的会员27人。会上,围绕中国哲学史的特点及如何正确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史学会华东分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80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在杭州市召开了宋明理学专题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华东各省、市和北京、黑龙江等地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出版社的中国哲学史专业工作者八十多人。日本学者深泽助雄和瑞士学者耿宁也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关于日本和欧美研究宋明理学概况的发言。这次讨论会收到专著和论文二十篇,从不同角度对理学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16.
一 把中国哲学钻了一遍以后,我认为,中国哲学是十分丰富的。中国有哲学、有哲学史,不过,它不同于西方的哲学史。西方社会、中国社会、服从共同的规律,但各有特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也服从共同的规律,也各有特点。不可以用西方哲学史范围中国哲学史,也不可以用中国哲学史范围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最精彩的是古代和近代两段。中国哲学史最精彩的是由春秋到清初的一段。这是由不同的社会原因造成的。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的同志在研究中国近代哲学中,提出“进化唯物主义”的观点。这对于在哲学史研究中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克服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的一般化,深入探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特点,都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由本刊编辑部和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联合召开的“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和形态”讨论会,于4月8日在京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宗  相似文献   

19.
1987年6月24日至28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在京举行第八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等30多位从事哲学,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问题。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于今年10月10日至1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一百九十多名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这是解放以来中国哲学史界一次空前的盛会。这次讨论会着重讨论了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会上还交流了研究成果,并成立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