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天風     
《天风》2018,(12):F0003-F0003
《天风》是一本集宗教法规、教会动态、圣经注解、信徒见证、信仰思考、教会历史等内容为一体的中国教会Ⅱ佳一公开发行的基督教杂志。1945年创刊至今,累计:发行超1000万本。新时代新面貌,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2.
圣乐在教会礼仪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优美的圣乐和教会礼仪相得益彰地结合在一起其所表达出来的是活泼的教会信仰。为了使圣乐这一圣教艺术健康发展,8月8-12日河南安阳教区举办了首届圣乐培训活动。精通教会圣乐,曾在罗马攻读教会音乐,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音乐与礼仪委员会副主任贾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教会在教会音乐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格列高利圣咏在礼仪崇拜中的应用和"复调音乐"(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但这时期的教会基于"特殊恩典"及旧约"献祭"的精神,认为只有教会才有谱写音乐的权利,只有神职人员和唱诗班才有教会音乐侍奉的权利,而会众只有"聆听"的权利。作为日内瓦宗教改革的奠基人和组织者,加尔文于16世纪将教会音乐的权利从中世纪教会的限制下释放出来,开始"俯就"会众,倡导"会众唱诗"。同时,正如他没有将他的作品(《基督教要义》)称为"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而是称为"敬虔要义"(Summa Pietatis)一样,他基于"神的话语",创设与"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保持协调的"敬虔音乐"。本文藉着加尔文所开启的改革宗圣乐神学传统,首先阐述加尔文如何在基督教圣诗史上为教会树立了以"音乐"进行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的典范,同时介绍加尔文音乐的"大众性"、"简洁性"和"朴实性"如何在音乐主观领域无形的推动现代音乐的发展,扩展了上帝赐予人类的"普遍恩典"的音乐领域。  相似文献   

4.
朱贵金 《天风》2018,(6):33-34
如何选择崇拜中的音乐,是当今教会牧者与圣乐侍奉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今教会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音乐,有敬拜赞美诗歌,有传统圣诗,有以传福音为主的布道诗歌,有新世纪风格的诗歌,也有以民间小调为主的灵歌等,使牧者及圣乐工作者无所适从,眼花缭乱。这些诗歌在丰富教会音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教会音乐牧养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奖,其中最佳配乐奖因其固有的音乐特性引起人们追寻。该电影音乐用印度笛音作为少年替身,以印度鼓乐衬托少女婀娜,凭微分音乐诠释电影传奇,获得最佳配乐奖可谓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6.
包智敏 《天风》2012,(7):41-41
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部致力于把好书带给教会。近来,我们着重出版了一批有关教会牧养和管理方面的优秀书籍,是因为看到各地教会在这些方面的薄弱。忙于应付日常工作的教牧同工,需要静下来读一些能够思考教会牧养和发展策略的书籍,借鉴其他教会的经验,使教会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圣乐     
一.什么是圣乐圣乐(Sa-credMusic)一词,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即专指我们的教会音乐。这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叫法,大致成因有二:一是我们的教会音乐主要服务于圣教礼仪,二是教会音乐的基础是《圣经》。 什么是圣乐呢?在我们的教友中,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 1.“圣乐是做弥撒时唱的圣经。”“圣乐就是为弥撒服务的。”这代表了一部分中老年教友的想法。 2.“是神圣的音乐,在教堂演奏的,用于表达宗教感情的音乐。”“是教会的音乐”等等。这代表了一部分青年教友的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的认识虽然不甚全面,但无疑都…  相似文献   

8.
无论我们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要你走进教堂或在其它类似场所参与天主教的弥撒礼仪,那么你肯定会听到不同语言、旋律优美、风格各异、得体适用的礼仪歌曲即天主教圣乐。教会的礼仪音乐是伴随着基督的教会的礼仪发展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甚至,天主教的礼仪音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基督圣诞之前的犹太宗教的音乐。  相似文献   

9.
2019天風     
《天风》2018,(11):65-65
<正>《天风》是一本集宗教法规、教会动态、圣经注解、信徒见证、信仰思考、教会历史等内容为一体的中国教会唯一公开发行的基督教杂志。1945年创刊至今,累计发行超1000万本。新时代新面貌,欢迎订阅!由于印刷和邮寄价格不断上涨,订阅价格稍作调整,全年90元/份,赠送价值30元的邮政挂号服务(减少平信遗失率)。同一地址满十份再送一份!订阅方式:1.微信扫码订阅2.通过各地圣经发行点和各地教会堂点订阅(集体订阅满300份可额外优惠)  相似文献   

10.
陈锡惠 《天风》2006,(16):36-38
唱诗班在教会事奉中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她不只是在崇拜礼仪中承担着服侍神、赞美神的角色,也是诠释、彰显真理的代言人,是活出生命、带着光环的歌唱天使。一、教会为什么有音乐1、上帝所赐讲台工作是个大学问,当我们站在讲台面对饥渴慕义的信徒时,传道人是通过语言将福音信息表达出来,如果同时配以音乐、歌声的赞美,这种方式的表达可以把语言宣讲的效果更加升华。当我们进入到不同方言的教会或者不同语言的教会,此时的音乐更是会带给我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无法用  相似文献   

11.
16世纪英国改教时,英国教会对教会音乐也进行改革,在圣诗歌词的选用方面选择加尔文路线,与加尔文改革宗一样继承了早期教会的音乐传统——诗篇;另外,为了能保持圣经原文且符合英文语言特点,在音乐方面创立了"安立甘颂调"(Anglican Chant),以此曲调颂唱散文诗篇。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兴盛时期,英国教会正统基督教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历代教会推崇为"英国赞美诗之父"的以撒·瓦茨(Isaac Watts,1674一1748)于18世纪开始对英国教会传统圣诗进行改革,提倡"唱福音",开创了基督教赞美诗的新时代。他不仅改革英国教会的传统圣诗,而且藉着神赐给他的恩赐创作很多圣诗,并将他那时代的教会,带进一个属灵的复兴。同时,他的改革还激励了后来众多神所使用的仆人,藉着时代的语言和文化,将自身从神那里所得到的启示、灵感、亮光、经历,写成许多宝贵的赞美诗,使后世的众教会获益无穷。本文首先叙述瓦茨改革前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发展概况,其次阐述十八世纪瓦茨改革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基本见解以及他的创新理念对后世教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唱与领唱     
《天风》2016,(3)
正在教会所有的音乐服侍项目中,会众唱诗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会史上有"会众唱诗应是一个教会发展及改进音乐侍奉的第一优选目标"的说法。本文将从中国教会礼拜时常见的教唱与领唱入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教唱曾几何时,教会在礼拜开始前会安排一项有意义的事工——"教唱"。虽有"崇拜前的热身"、"用歌声预备己心并歌唱着等待未到的弟兄姊妹"等各种说法,但毋庸置疑,"教唱"某种程度上发  相似文献   

13.
蒿志强 《天风》2018,(2):17-18
当代著名教会音乐家保罗·琼斯(Paul S.Jones)在其新著《什么是崇拜的音乐》中提出,近几十年来,敬拜音乐一直是教会争论的中心,是教会分歧的最大问题.不知不觉中,我们给敬拜下定义时,几乎完全根据它的音乐风格,如现代、传统、混合、古典等崇拜的标志和定义是取决于音乐的风格,甚至所使用的设备也成了敬拜的标签.  相似文献   

14.
董延奎 《天风》2021,(1):18-19
"董弟兄,这个月的《天风》,仔细看,好好学习,努力装备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初,青岛市崂山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任王玉琨牧师每次下乡到南北岭教堂,都一定会带一批《天风》赠送给当地长老、执事和骨干信徒.当地教会义工常在聚会时诵读《天风》,分享全国各地基督教两会和国际基督教新闻报道、灵修讲章.如今王老牧师早已安息主...  相似文献   

15.
朱贵金 《天风》2008,(13):28-31
本章从会众音乐的历史性(Historical)、礼仪性(Liturgical),神学性(Theological)、以及教育性(Educational)四个层面,诠释会众音乐在主日崇拜中的角色。本章论点:崇拜中的会众音乐育邑够传承教会的信仰,执行会众的祭司职分,宣告教会的教义,以及具有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房赢 《天风》2009,(8):33-33
2009年6月19日,广东省揭阳市基督教两会在揭阳市神学培训中心举行第十一期神学进修班暨第五期神学提高班结业典礼。广东省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陈顺鹏先生、协会会长梁明牧师,揭阳市民宗局副局长黄旭锐先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结业典礼。陈顺鹏主席在致辞中感谢揭阳市人民政府等的大力支持,高度赞扬揭阳市基督教神学培训中心不仅为揭阳市,更为广东省各地教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教会人才。此次共有40名进修班学员和14名提高班学员培训期满结业,他们都是来自广东省各地教会的同工。  相似文献   

17.
李诚南 《天风》1995,(5):18-18
青年人是一批具有活力的队伍,任何团体和组织都不能没有这一阶层,缺少了它,则会显得单调不完整。教会亦如此。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今就柳州教会青年团契工作的几点尝试与众位分享。  相似文献   

18.
感谢天父,这几年来,随着教会各项事工不断发展,教会圣乐事工也有了进展,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现象。笔者经常跟随圣乐老前辈杨旅复老师到浙江省各地开办圣乐培训班,每到一处所看、所听,感触很深,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气象。 一、教会圣乐事工逐渐得到重视 当令,有许多教会负责人都认识到,教会音乐在传扬主的福音,引人归主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观念上有了更新,不像以前认为教会的圣乐事工,是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夏季,会有一批神学毕业生奔赴禾场,开始服侍人生;每年秋季,会有一批弟兄姊妹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和造就,开始为主所用、学做牧人。神学生是教会的祝福,如何帮助他们走好服侍之路,作为学校和教会,需要他们学些什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同时,他们又有什么期待。在本期访谈录中,让我们倾听神学院教师、教会牧者同工和神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从中国文化、中西音乐表象形态入手,简单地论述了音腔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生成的三个原因:时间型的中国文化、深邃的美感追求和旋律意味的语言。本文认为,音腔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充分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