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4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构建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比较建言效能感、心理安全感与上下级关系的个别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通过建言效能感、心理安全感与上下级关系的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影响;建言效能感与心理安全感的个别中介效应均显著大于上下级关系,建言效能感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王永跃  张玲 《心理科学》2018,(1):118-124
摘 要 通过对350名知识型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心理弹性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心理安全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完全中介了心理弹性对创造力的影响;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对创造力的正向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在心理弹性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分析275份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样本,探讨德行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德行领导对上下级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上下级关系在德行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权力距离调节了德行领导与上下级关系之间的作用,也调节了上下级关系在德行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邢志杰  贺伟  张正堂  蒋旭婷 《心理学报》2022,54(9):1093-1105
基于工作场所中具体积极情绪的理论模型和内隐领导理论, 探究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 具体是检验了崇敬感的中介作用和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一项问卷调查研究(193份上下级配对数据)和两个情境实验获得的实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伦理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的崇敬感; 崇敬感能够中介伦理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作用, 但对任务绩效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此外, 员工的伦理型领导原型会强化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崇敬感之间的正向关系, 即相比于拥有低伦理型领导原型的员工, 拥有高伦理型领导原型的员工更容易对伦理型领导产生崇敬感; 崇敬感能够中介伦理型领导与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永跃  祝涛 《心理科学》2014,37(6):1455-1460
通过对379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工具主义伦理气氛显著负相关;组织伦理气氛在伦理型领导与不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了组织伦理气氛在伦理型领导与不道德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水平越高,组织伦理气氛的中介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吕逸婧  苏勇 《心理科学》2015,(5):1178-1186
本文以进化心理学理论和个体-情景交互理论为基础,并以河南省一家国营企业的222名员工为样本,检验了真诚型领导行为抑制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真诚型领导行为对员工沉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在真诚型领导行为和员工沉默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员工的外向性和责任感越高,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负向联系的就越强,同时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也越强。本文最后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PB)作为一种非利己型的非伦理行为正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当前研究大多围绕UPB的前因和形成机制展开,但缺乏对UPB结果变量的探讨。本研究通过对92名主管与399名员工的数据进行跨层次分析,探讨UPB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UPB显著正向影响职业发展,上下级关系在UPB与职业发展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伦理型领导负向调节上下级关系对UPB与职业发展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永跃  段锦云 《心理科学》2014,37(1):172-176
本研究选取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个体(对心理契约破裂的感知)及领导因素(上下级沟通),通过402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有调节的中介研究设计,对人力资源实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与员工创新行为正相关;(2)心理契约破裂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上下级沟通水平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也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对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员工责任感为中介变量,分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具体作用机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杭州市的150名企业员工进行了随机抽样,对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员工责任感在伦理型领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责任感、工作满意度三者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责任感在伦理型领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上级的伦理型领导力越强,下属的工作满意度越高,且下属的责任感在这一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由问卷调查获得的323个配对样本的数据,探讨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机制.发现:伦理型领导与互动公平显著正相关;互动公平在伦理型领导与帮助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亲社会动机调节了互动公平在伦理型领导与帮助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结论:伦理型领导通过互动公平激发员工帮助行为的发生,且员工的亲社会动机会增强伦理型领导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配对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考察了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心理可得性显著正相关;②心理可得性在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组织支持感显著调节了心理可得性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关系;④组织支持感调节了心理可得性在授权型领导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86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高层管理者的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结果(离职倾向、反生产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1)高层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工作结果负相关;(2)组织诚信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组织集体主义氛围调节了组织诚信与员工工作结果之间的关系,即组织集体主义氛围越高,组织诚信与员工工作结果之间关系越强;(4)组织集体主义氛围调节了组织诚信对高层伦理型领导—员工工作结果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调节聚焦理论的思想,通过对407名员工与其直接上级配对取样,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下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仁慈领导对员工的建言行为起到促进作用,且以员工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为中介;除此之外,员工对领导高权力的感知会弱化仁慈领导的正向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领导权力水平越高,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弱,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在"仁慈领导-建言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也越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领导模式, 家长式领导对多层面的创造力均有显著影响。基于对以往实证研究的分析, 文章针对家长式领导及其维度与多层面创造力之间的直接关系、交互效应、调节效应与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阐述, 构建了“家长式领导影响员工及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模型; 进而指出, 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受到工作情境、个体因素的调节效应并有赖于个体心理认知和社会关系的中介作用, 它还以团队认知和团队互动为中介作用于团队创造力。未来研究应努力拓展研究层次, 丰富研究方法, 并从跨文化视角系统探索家长式领导对多层面创造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毛畅果 《心理科学》2016,39(6):1426-1433
基于跨层次的调节-中介模型,检验了员工沉默的影响因素、中介变量及作用边界。来自82个团队447名员工的数据表明:(1)领导权力距离倾向与员工沉默行为显著正相关。在这一关系中,建言有用感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安全感起部分中介作用,且控制建言有用感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不再显著;(2)员工的促进焦点会增强"权力距离倾向→建言有用感→沉默行为"间接效应,防御焦点会减弱"权力距离倾向→心理安全感→沉默行为"间接效应。结论有助于揭示员工沉默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伦理型领导是近年来国外内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以往有关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反生产行为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更缺乏探讨不同层次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立足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从多层次视角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具体包括三个内容:(1)高层伦理型领导对群体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检验伦理文化的中介作用和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2)中国文化背景下高层伦理型领导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瀑布效应",以及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作用;(3)基层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检验领导信任和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以及传统性和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探讨不同层次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伦理型领导与反生产行为的理论体系,对组织如何培养和指导伦理型领导工作也可以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创造力的中介作用和安全感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调查了556名18~60岁城市成年人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安全感、创造力和心理幸福感。结果发现:(1)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2)性格优势之创造力是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幸福感的中介变量;(3)安全感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只有当个体的安全感较高时,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创造力才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提升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还需要提升个体的安全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并进一步增加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段锦云  曹莹 《心理科学》2015,(6):1452-1458
建言行为是目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但关于员工的自我监控如何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却未见报导。本研究从特质激活的角度探讨自我监控如何通过心理安全感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同时考虑内部人身份认知的调节作用。针对340份上下级配对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内部人感知负向调节自我监控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进而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当内部人感知低时,自我监控对心理安全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当内部人感知高时,自我监控对心理安全感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虽然已有研究从逻辑上推理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信任氛围与角色内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却极少给出实证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自我认知理论,以31家生产型企业的330员工为调查对象,从心理安全感的视角对信任氛围是否以及如何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影响角色内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信任氛围对员工角色内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内部人身份认知部分中介信任氛围对员工角色内绩效的影响;3)心理安全感在信任氛围与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进一步,4)心理安全感调节了内部人身份认知对信任氛围-角色内绩效中介作用。研究证明了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全新地解释了信任氛围对角色内绩效的作用机理,对员工创新绩效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李超平  田宝  时勘 《心理学报》2006,38(2):297-307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变革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革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即变革型领导是否会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利用14家企业744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愿景激励与德行垂范对组织承诺与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而领导魅力与个性化关怀只对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心理授权对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愿景激励与德行垂范通过工作意义影响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愿景激励通过自我效能影响组织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