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中生应对活动的特点。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自编的两个具体应激情境下(考试失败与人际关系紧张应激情境)的应对问卷KC与RC为调查工具,对河南省三所中学的46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自编的应对问卷KC、RC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高中生在面临应激情境时,较多地采取问题解决这一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3)同一个体在不同应激情境下的具体的应对活动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结论:应对是个体与具体应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职护理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天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107-113,159
该研究采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漳州医学护理职业学院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26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同护理生心理健康有关的生活事件主要是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2)护理生在面临应激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较多,消极应对方式较少;(3)护理生生活事件的各因子和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与SCL-90之间有较高正相关,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分别与SCL-90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和负相关;(4)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的生活事件因子与幻想、自责、解决问题、健康适应的应对因子对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5)应对方式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之间有显著相关,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高中生的应对方式、自信与学习动机的现状与相互关系,使用应付方式问卷、罗森伯格自信问卷与学习动机问卷对高二250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如下:1)高中生自信心与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高度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有高度负相关;2)学习动机与自信、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3)学习目的是高学习动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男女生之间在自责、退避、合理化三种应付方式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353名失业人员为调查对象,探讨了认知倾向通过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失业事件的威胁、挑战、可控、不可控及工作中心化的认知评价通过逃避应对、情绪应对和问题应对这三个中介变量,以不同途径影响着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童年期儿童应对方式发展的成因,本研究以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素质量表为研究工具,对355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了2年追踪调查。考察了不同应对方式在学业困难情境和同伴冲突情境下的发展轨迹,以及特质性因素心理素质对于不同应对方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童年期儿童的积极应对方式在学业困难和同伴冲突情境中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而消极应对方式在学业和人际情境中有着相同的发展轨迹。(2)特质因素心理素质在不同的时间均可以显著预测童年期儿童的积极或消极应对方式。这说明童年期儿童应对方式的发展是情境因素和特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雎密太  张建新 《心理科学》2007,30(4):961-963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自编的《空难发生地高中生心理应激问卷Ⅰ、Ⅱ》和《职业期望问卷》,分别在空难发生后一周内、一年后对空难发生地和非空难发生地重点中学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空难发生地不同人格特征和不同职业期望高中生在空难发生后心理应激的差异。结果表明:高职业期望和高神经质是空难发生地高中生焦虑性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突发事件预案中应考虑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参加抗震救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军事应激症状核查表(PCL-M),对空军某部抗震救援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消极应对和PCL-M总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PCL-M总分、SCL-90总分及4项因子分呈低相关(p<0.01);不同气质类型PCL-M总分及SCL-90各项统计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气质类型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个别官兵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人格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之间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建构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SLEC、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47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通过人格、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3)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内部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9.
探讨情绪创造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情绪创造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途径。研究1对150名高中生施测父母教养觉知量表、简式人格问卷、情绪创造性问卷;研究2对152名高中生施测情绪创造性问卷、成就动机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结果表明,大五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均可显著预测情绪创造性;情绪创造性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影响应对方式,其中有效性通过追求成功动机而促进问题中心应对,准备性通过避免失败动机而促进情绪中心应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州市143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与体质调查,考察应激性生活事件对超重、肥胖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7.04%;(2)应激性生活事件能直接预测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内化问题;(3)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超重、肥胖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提示应激性生活事件对超重、肥胖青少年内化的影响部分是通过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李金钊 《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该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2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单因变量多维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彼此独立起作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与情境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高中生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中生自尊对行为式自我妨碍有显著影响,低自尊者更倾向于采用行为式自我妨碍;(2)评价情境对高中生行为式自我妨碍有显著影响,社会评价情境下,高中生更倾向于出现行为式自我妨碍;(3)高中生自尊和评价情境在行为式自我妨碍上有显著交互作用,高自尊者在自我评价情境中的行为式自我妨碍最少;(4)高中生均倾向于采用自陈式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的适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问卷》问卷,对1274名中学生的适应状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和初中生的适应及其子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中学生的适应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生理适应、人际适应和社会适应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个性素质、自我、人际素质、应对风格和年级组五个变量对中学生适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了一套由不同任务情境(数字情境和日常情境)组成的合取判断问卷与一套概率基础知识问卷,对106名中学生的合取判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无论在哪种任务情境下,概率知识经验均未对合取判断成绩产生显著影响。(2)不同概率知识经验的被试在数字任务情境下采用的策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及两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263名上海市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在过去3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主要的生活事件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受惩罚;(2)积极应对方式的分数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的分数;(3)生活事件应激强度值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初中生主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应激值与消极方式呈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青少年手机依赖、学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黑龙江、天津、山东、河南、江西8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以及河南省2所初中、2所高中的中学生共1191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手机依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业倦怠在手机依赖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应对方式调节了手机依赖通过学业倦怠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中介作用的后半段路径,相对于低消极应对的青少年,中介作用在高消极应对的青少年中更显著。该研究结果对维护和促进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亲历“5.12”地震的四川青川、绵竹327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青少年在地震情境下的应激反应,探讨了应激源与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的关系,检验了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在应激源与应激反应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青少年在地震后出现一些显著的生理反应(胸闷、食欲不佳、头晕)、心理反应(悲伤、易惹、恐惧、注意力减退)以及社会功能的退缩,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变量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除混合型应对方式与应激源的物质丧失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它变量各维度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在应激源与应激反应间存在中介作用,且认知评价的中介效应大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而认知评价又可以通过应对方式影响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国外研究者认为高自尊个体的内控性高,因此其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不那么强烈,而国内研究者从集体文化(中国)考虑,则认为高自尊个体的社会认可需求较高,因此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更强烈.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作为应激情境,采集41名中国大学生被试在这一情境下的客观参数(心率)作为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指标,通过问卷测量被试的自尊水平、内控性水平和社会认可需求水平,考察自尊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机制.结果发现被试的自尊水平与应激情境下的心率呈正相关,并且社会认可需求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角度提出自尊预测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模型可能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来分别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自然灾害事件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桑美”台风重灾区的6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学生的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2)特质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果支持了应对的关联模式,应对具有情境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关系;(2)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交互项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