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甦 《心理学报》1964,9(4):14-19
問題 本文作者以前已經报导,在固着定势的同时性实驗中,手部肌肉工作引起形重錯觉中的同化錯觉和对比錯觉的比重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导致出現反常的形重錯觉。这些变化在单手进行肌肉工作时表現比較明显。但是手部肌肉工作对形重錯觉出現的頻率沒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甦 《心理学报》1965,10(1):87-100
問題 烏茲納捷及其同事在实驗研究定势的早期,曾經在不同的感觉道发現过許多种費希納重量錯觉的类似現象,如压力錯觉、体积錯觉、音強錯觉、明度錯觉等。他們孰为,这些錯觉具有統一的根源,都是以人对客体之間的量的差异建立的定势。这种表現皆可称为定势錯觉。通过对这些定势錯觉的研究,确定了定势的一系列基本規律。这些研究就組成烏茲納捷定势論的重要的实驗基础。  相似文献   

3.
孙世路 《心理学报》1964,9(3):23-28
問題繆勒-萊依尔錯觉(下簡称M-L錯觉)是一种典型的几何视錯觉。錯觉效果是带箭尾的綫段(a)比带箭头的綫段(b)显得长些,而实际上两者是等长的(見图1)。从1889年繆勒-萊依尔(F.C.Müller-Lyer)提出这种錯觉现象  相似文献   

4.
問題 人在仰、俯观察时,对象看起来显得小,是生活中的一个熟知現象,但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規律性至今还不清楚。在心理学中,这一問題的研究曾与日月大小錯觉联系在一起。以托勒密(Ptolemy)为代表的古老理論认为,仰视时由于观察者与对象之間的空間是不充滿的,造成了对距离的低估,于是把空中的物体放在视角內的近处来判断,因而显得小。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苏联对于程序教学研究有較大影响的学习理論主要有两派。一派是兰达的教学算法理論;另一派是加里培林关于控制掌握过程的理論。下面分别对这两派的研究动态作一些介紹。  相似文献   

6.
問題 謝切諾夫在很早以前便提出知觉是反射活动的观点,并且強調了网膜视象和眼肌的紧张在大小知觉中的作用。他說:“网膜中映象的实际大小和使眼睛适应远近距离的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对用一只眼睛看的各种对象的大小的真正表象的基础。謝切諾夫的这种天才思想,为知觉的反射活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继謝切諾夫之后,巴甫洛夫进一步把大小知觉看作是网膜視象、眼肌运动的刺激組合与物体的触觉刺激經过多次联系所形  相似文献   

7.
西方有关精神分裂症病理心理特点的研究,文献浩繁,但一般說来,或因实驗設計缺乏足够的理論根据,或因实驗条件控制不严,或因被試人数过少,或因方法过于繁难,故迄今公认的結論不多,实际的应用更为有限。近年来不少人对以上各点已有所注意,而且广泛地从实驗心理学的各个領域应用較新技术从事研究。因此,在病理心理学的若干方面,似已显露出有希望的萌芽。今仅簡述下列五个方面的少数研究为例。一、感知觉方面(一)視觉方面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識过程,也是心理學联系精神病学的最早与最主要方面之一。首先,在視觉方面,不少人曾从暗适应、  相似文献   

8.
龙叔修 《心理学报》1962,7(4):20-29
錯觉的本貭是旧的、已經确立了的、作为感知过程的基础的神經联系在新的、不寻常的环境情况下的失效。由于牢固的神經联系——个体經驗中的暫时联系或已經通过种族遺传的固定联系,这里难以划定清楚的界綫——某种刺激条件产生了确定的感知效果,而这个效果却是不符合当前的客观情况的。 产生錯觉的关鍵不在感官,也不在脑,而在于不同的客观情况提供了相同的或等值的刺激条件,而我們的神經联系却是在其中之一种客观情况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不可能同时也适合于另一种。按照感知效果应該肯定一种客观情况,而实践指明应該肯定另  相似文献   

9.
刘范 《心理学报》1959,4(4):62-67
心理学是一門年輕的科学,心理現象又是极度复杂的現象,所以心理学上許多互相联系着的基本問題,如对象問題,学科性貭問題,研究方法問題上,还存在着一些爭論。要澄清这些爭論,有待于研究工作上的大量的艰辛的劳动,也需要心理学工作者展开百家爭鳴,互相討論。就北京心理学界将近一年来的情况看来,展开学术討論是必要的,通过討論,某些原来分歧較大的意见已經比較接近了。例如,大家都同意心理学有必要径直研究大  相似文献   

10.
(一) 引言 视觉幻动最早由Von Humboldt,A。(1799)在观察天文时見到。他发見星光作环形运动,并名之为“星光动蕩”。其后五十年內这一現象經常出現于天文文献中,被視作真正的天体运动,并有人企图用数学方法精确地推算它。Schweizer,G.(1858)由几个观察者同时观测一个星辰,見到不相一致的:‘动蕩”,乃发見“星光动蕩”只是一种錯觉,并非天体真正的运动。他同时发見一个黑色斑点在白色純一的背景上也出現相似的“动蕩”,  相似文献   

11.
通感在艺术审美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能沟通人的各种感官,突破思维定势,实现艺术的互通有无.艺术通感不但能融会贯通各种艺术审美,还能沟通艺术家和鉴赏者审美经验和共同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视、听、嗅、触、昧觉的相通与挪借,实现身心的无界交流,体味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进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无同一性問題的討論,会使得我們对唯物辯証法的实質与核心——对立統一規律的理解,通过討論、通过爭鳴、更为深入广闊,更与实踐相結合。同时我相信,通过这个討論我們对唯物論与唯心論的斗爭也可能有更具体的了解。唯心論和唯物諭的斗爭与同一或相互渗透問題,在1956年冬季所展开的关于中国哲学史問題的討論里,已經初步接触到。当时参加这个討論的有一些同志,特別是我个人,曾经暴露了很多錯誤的想法,走錯了力向,当然通过討論也受了很多帮助,得到了不少教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般情况 德国是近代资产阶級心理学的策源地,所以心理学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許多心理学研究机构都遭到破坏,但在战后很快又恢复了。西德的心理学仍保留着战前欧洲大陆心理学的传统,哲学理論色彩比較浓厚。許多馮德时代晚期的心理学家依旧工作着,并继續发展着他們的学說。格式塔理論对于西德心理学影响很大,許多工作是在这个理論指导下进行的。西德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象美国那样零散围  相似文献   

14.
本书是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集体編写的,共七章:第一章《論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规律的表現形式和作用特点》(B.罗任),第二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規律的組成部分(范疇)》(B.图加林諾夫),第三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量变向质变轉化規律作用的特点》(C.施略赫金柯和(?)施略赫金柯),第四章《社会主义社会前进运动的特点》(C.薩維里耶夫),第五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5.
宋維真 《心理学报》1962,7(3):71-77
神經系統,更确切地說是大脑皮层,調节着机体的各种活动。19世紀末,謝切諾夫就已闡述过这种調节作用。他指出:“身体的一切运动器官(肌肉)和很多腺体的正常工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刺激之下进行的。20世紀初,巴甫洛夫通过实驗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这种調节作用的理論。以后貝柯夫院士以大量的实驗工作,更系統地証实了大脑皮层对  相似文献   

16.
发刊詞     
“心理科学通訊”現在創刊了。我国心理学自1960年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屆代表大会以来,已有了比較迅速的发展。专业队伍扩大了;基本理論研究以及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的教育心理、劳动心理和医学心理的研究已有相当的开展;对我国教育、工业、医疗实践各方面心理学問題的解决,开始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們原已刊行“心理学  相似文献   

17.
(三)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主要探讨单次或复次诱发电位问题。一般地说,有关人脑感觉输入的研究资料比较丰富,有关人脑运动输出的研究资料则相对贫乏。感觉输入的研究主要来自视分析器,其次是听分析器,其他分析器的研究则很少,运动输出则主要指手部肌肉活动而言。先讨论感觉输入的单次诱发电位问题。就视分析器言,不少作者曾指出单次光刺激除能引起枕叶α波阻抑现象外,尚可见阻抑前诱发电位波形的规律变化(R.M.Cruik-shank,1937;M.Monnier,1949,与H.Gastaut,1951等)。1952年M.Monnier对人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考察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追踪设计,来自江西地区两所小学(4到6年级)和两所中学(7到9年级)的共1251名学生(男生691人,女生560人)在间隔半年的两个时间点分别填写了测量正念注意觉知、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学业压力)、情绪调节以及积极重评的问卷。结果表明:(1)中学生正念注意觉知显著低于小学生;(2)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两个时间点的情绪调节、积极重评及心理健康均显著相关;(3)跨时间点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和各心理健康变量的关系中,情绪调节中介效应均显著,积极重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正念注意觉知通过情绪调节能力间接作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王志清 《心理学报》1965,10(3):77-82
問題 謝切諾夫曾提出,感受器官的运动在感知觉的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他把知觉过程看作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巴甫洛夫的反射学說,特别是关于探究反射的理論对这一問題作了进一步的科学闡明。有人以“比拟”假說論述过感性反映的机制,孰为感受器官以自己的运动重复被感知客体的特性,在对客体的这一重复、比拟  相似文献   

20.
L·德·布洛衣最近發表了一本書,題名为“微观物理学的新远景”;作者在这本書里蒐集了四年以来他所發表过的論文和講詞,因此內容是多样性的,但大致可分为兩个部份:第一部份包括理論物理学的一些問題,第二部份的范圍此較广泛,它包括科学史,科学普及問題,思維和行为,科学教育和文艺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