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哲学的境界特征表现在儒道两家学说当中分别是它们的“为己”与“为道”的追求。理学整合“为己”与“为道”,在天理与自然、成己与成物之间分辨取舍,形成理学以天理涵盖自然、以成己淡化成物的价值导向,或者说,形成理学以先秦儒家之孝悌忠信为浅近,而驰心于空虚窕远之地的“圣贤气象”。  相似文献   

2.
意义世界以本然之在与人化之在的分别为前提,它基于成己与成物(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的过程,以人对存在本身(包括人自身之"在")的理解、规定、作用为指向;在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进入人的知行之域、打上了人的印记并体现人的价值理想的存在.历史地看,在关注成己与成物的同时,中国哲学也从不同的方面涉及以上领域,当代中国哲学的沉思,同样不应忽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成人者,全人也。或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世上有"成人"吗?孔子说,当他的弟子子路"问成人",即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时,孔子明确提出了两种方案。其一,是理想化的"成人"。这种成人,集各类优异卓越人物的优势、优点于一身,如,既有"臧武仲之知",又有"公绰之不欲",还有"卞庄子之勇",同时,还不能缺少"冉求之艺"。仅此还不够,还要"文之以礼乐"。如此,"亦可以为成人矣。"(《论  相似文献   

4.
有的逻辑和语法的书说,实词才表达概念,而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任何词都是有意义的,而意义总是有所指的。例如“猫”指向一种哺乳动物,“来”指向一种动作,“啊”指向一种声音或感情。而词义所指的,就是某种存在,正如列宁指出的:“每当人们叙述些什么时,他们就在表明某种存在”(《哲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对“感物言志说”的诠释只满足于揭示其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满足于描述现象,而忘记了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在“感物”之后必“言志”,为什么又在“言志”时必然要诉诸歌与诗?揭示“感物言志说”中所包含的“物→心→诗”的这一活生生的过程的同时,对“感物言志说”进行一番全新的诠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物自身”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与中心概念,也是牟宗三后期哲学即道德的形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牟宗三把“物自身”诠释为一个具有价值意味的概念,是在对康德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与会通的过程中完成的。这项诠释既是历史的诠释也是创造的诠释,开启了从价值论的形上学的视角审视与诠释康德哲学的新路。无论是对于康德或者牟宗三来说,伦理学也只是透视与契近物自身的一个支点。因此,物自身作为一个价值界域具有比伦理学更为广泛与丰富的意义。对康德来说,其终极的指向是一个宗教的界域;对牟宗三而言,其终极的指向则是一个价值论的形上学的界域,即一个“无执的存有论” 的界域。  相似文献   

7.
在“天人合一”的框架内,《管子》提出“持满者与天”命题,从而勾勒出一幅“持满有道”景观,且又包含着存在论意义上的持满关切之深沉蕴意.这持满关切,当落在持满者对先与后、忧与乐、生与死的存在关怀.在“夺余满补不足”中看到《管子》有价值的公正观念及其相关德性.对于“持满者与天”命题中所包蕴的存在关怀之精神,其当代意义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国内出版的形式逻辑教材中,在讲定义的几条规则时,一般都有这么一条: “定义概念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概念”。这条规则无疑是必要的、正确的。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多数都“走样”,扩大了范围,把“不得包含被定义概念”变成了“不得包含与被定义概念相关或相近的概念”。请看两个被认为是违反这条规则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成人与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四个对比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小勇 《心理科学》2002,25(5):569-572
以一组非人工的、自然的科学概念(“反作用力”、“机械能守恒”、“熵”和“场”)为学习内容,分别以成人和中学生为被试,实验研究成人和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异同。结论如下:(1)成人与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过程均分为振荡渐进期、高原期和突变期。(2)成人的振荡渐进期较长;中学生的振荡渐进期较短且振荡特征比较明显。(3)成人的高原期出现较晚,但持续较长;中学生的高原期出现较早,但持续较短。(4)中学生的突变期的跨度随概念的抽象程度提高而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郭锐 《美与时代》2004,(4):26-27
美的构成,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不应简单地说成是主要部分的构成,否则我们会停留在主与次的某种错误的概念中。一幅作品的失败或许并不因为画面“主体”的设计不合理,却有可能是“次体”起了决定性的破坏作用。我们总认为决定作品成败的只是一幅画面的主体,是中心,而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域却常被我们所遗忘。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的"直",承继早期传统的一般内涵,又在仁学精神结构下获得新义,呈现出三重意蕴。直性为真,内外一如,是仁者的基本品德;直行好义,合理合情,趋向仁智统一;直道尚正,有立有恒,肯定并超越直性,仁道为归。从成就德性到伦理实践,以至普遍意义上的人格塑造,"直"是成己与成人的当然之义。  相似文献   

12.
刘翔 《孔子研究》2016,(5):20-26
《论语》中的"直",承继早期传统的一般内涵,又在仁学精神结构下获得新义,呈现出三重意蕴。直性为真,内外一如,是仁者的基本品德;直行好义,合理合情,趋向仁智统一;直道尚正,有立有恒,肯定并超越直性,仁道为归。从成就德性到伦理实践,以至普遍意义上的人格塑造,"直"是成己与成人的当然之义。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孔子有一些道德概念可被发展成心性论,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论。又如孟子有一些有关心性的论旨,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与天道相贯通”的形上学。寻求“了义”或“本义”除了掌握经典传统中的理论基型(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论旨)之外,也要确定某一被诠释的经典所包含的理论或可被理论化的论说是否经过诠释后满足一些理性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内部融贯性”、“架内指涉的相应性”及“完备性”等,其中“内部融贯性”更是掌握“了义”或判别有效诠释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必要条件。经由此一判准,我们往往可以判定某一经典被诠释为包含某一理论之说法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理论(的理性)重建及理论(的典范)转移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僧肇的《物不迁论》、张载的“理气论”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这三个中国哲学史上三次经典诠释的个例,来说明违反“内部融贯性”而产生理论转移或歧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国荣 《学海》2012,(1):149-154
宋明理学作为一代思潮,有其自身的概念系统及论题.从哲学的层面说,在“理”和“气”、“心”和“理”、“心”和“性”、以及“道心”和“人心”、“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等概念之后,理学既讨论何物存在或何为世界的本原及根据这样一些天道之域的形而上问题,又追问“何为人”、“何为理想人格”以及“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做”等人道之域的问题.在更一般的层面上,其关切之点进一步指向“当然”与“实然”、“必然”、“自然”之间的关系.后者既涉及中国哲学所讨论的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又在普遍的哲学论域中体现了本体论、伦理学与价值论的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5.
季剑虹 《天风》2004,(1):20-21
“道成肉身”在基督教神学中属于基督论的范畴,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这涉及到上帝为何化身成人,如何化身成人,从而与世界与人类发生了直面的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发生了生命关系。这不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教义和学说,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见证,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能形于实体的真理。每当我们庆祝救主耶稣诞生时,再次思考“道成肉身”与我们的关系,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1、成了肉身的这个“道”,不仅是与神同在的,而且就是神,这就告诉我们耶稣的先存性。耶稣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8:58)耶稣又对门徒说:  相似文献   

16.
分野与关联:本体论与道德形上学一般言之,“本体”是中国哲学中的根本概念。它所包含的意义是深刻而丰富的。它不是单单的“本质”或静的结构,它也不是单单的“过程”或动的变化,它不是抽象的存在,也不是实质的个物,不是人格神的上帝,也不是非人格神的物质。甚至它也不是海德格的基本形上学的主客不分的“个别存有”(Dasein)或隐显自如的“一般存有”(Sein)。事实上,一个形上学的对形上实存的理解本来就不可能范围在一方面或一个概念的语言之中。“本体”唯有中国哲学的“道”与“太极”的意含可以表达。“本体”这一概念可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句法、语境、语义三个层面,分析张载《正蒙》中的几处关键篇章。通过句法分析澄清“太虚无形”不是主谓结构,而是并列结构;“太虚”是没有形状之意;“本体”即“本来而恒常”之意。通过语境分析指出“太虚即气”之“即”是“是”之义,“太虚”指的是作为气的存在形式的空间、天;“太虚即气”字面涵义似乎要说明太虚与气的关系,但真实的哲学含义是太虚非无、世界为有。通过语义分析可以看到,我们无法独立于“物”的概念来理解太虚与气的关系;太虚与物指向的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气的关系,太虚与物均统一于气;整个世界是实有之气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古籍中“善”语词的用法虽然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无不指向“好生活”.“善”语词的本原性意义蕴含于“善”字的内在结构之中.“善”字从“羊”从“菇”,与膳相通,字面意思是竞言羊为美味.其本原性含义包含着俗、神二谛,其世俗谛是古人对以羊肉为代表的美食的称道和希冀,其神学谛则是事神以致吉祥.“善”的伦理义内在地包含于活人与先人的伦理关系对待之中.而羊,在这种关系调解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马爱菊 《孔子研究》2023,(1):77-82+158-159
曾子在思想史上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慎独”观念,其本质在于自我证成,其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读。从空间维度上分析,“慎独”既扬弃公、私之异,又超越两者之别,化私入公,融独为众,“慎”的一贯与一致性,消融弥合了人前私下的双重伦理空间,从而克服了异化与分裂。从精神维度而言,“慎独”指涉诚实守诺,对理念信仰、对礼义、对使命诺言的绝对坚守践行,追求的是一种极致化的道德自律和自我教化,从而实现自我统一,文质彬彬,俯仰均自足自信。曾子的“慎独”彰显了儒家安身立命思想,它以独特的自持与自省,既显示了儒家穷达不变修齐治平的入世信念,也深刻揭示了儒家力主“反身而诚”、成己成人的自信与自强;既沃润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丰富了中国古代儒家为仁由己的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医学奖与“How”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的概念扩大成4个大类:即know-what,知道是什么;know-why,知道为什么;know-how,知道怎样做,即怎样“生产”知识和know-who,知道谁有知识[1]。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主要包含“What”和“Why”,一些专业教材和著作很少或基本不涉及“How”和“Who”,这是传统知识的缺陷,不能适应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课弥补了传统知识的一些不足,尤其是其科学技术方法论部分突出地系统阐述了如何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即讨论如何生产知识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