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鸟鸣故乡     
人就是这样奇怪,在城里住久了,反倒想起乡下的生活,这就像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久居闹市,却让我想起了恬静的故乡。在故乡总被一种舒心、闲适、恬淡、放松的感觉沐浴着。屋檐下燕语呢喃,院子里鸡  相似文献   

2.
友情的树枝     
友情更像一棵树,只要你细心,它就可以枝繁叶茂。但是这棵树,有些枝条要好好地保护,而有些枝条却要果断地修剪掉,树才能顺利生长。有一枝叫敏感。它总是放肆地生长着,烦扰着我对朋友的心情。我曾经过于注重朋友对自己的态度,而不关心原因。我总认为友情应是专一的,最好的朋友只有一个,也要求朋友对我也同样专一,永远充满热情。无论何时我需要帮助,甚至半夜把朋友从梦  相似文献   

3.
正萧伯纳说过,让想结婚的结婚,想单身的单身吧,反正最后都会后悔的。这话听着貌似有些刻薄,却也不无道理。结婚还不到三年,我就后悔了。我属鸟,是那种一睁眼就叽叽喳喳的人。老公与我相反,属于沉默寡言型。这正是我喜欢的菜,男人嘛,一天到晚嘴不停地说,多招人烦。结婚前我觉得老公好酷啊,任凭我怎么唠叨,他都一言不发。可是,这婚前的"优点",到了婚后就让我崩溃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4.
船下扬州     
印象里的扬州是属于诗的,李白的扬州在“烟花三月”里袅袅婷婷,杜牧的扬州有二十四桥的明月,姜夔的扬州凄凉绽开着“无主的红药”……前不久,我读到一则禅话,才知道原来扬州和禅也有些渊源。  相似文献   

5.
正曾经有朋友邀约我去洗牙,说:天天吃饭、喝茶,牙齿上积满污垢,去洗一洗,可以立刻变得洁白干净,人也会面目一新。面对浮躁、焦虑、物欲膨胀的时代,我想到的一个词却是"洗心"。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古语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那么如何才能洗心?世人的方法应该很多,但我认同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听赞美诗,暂时抛开一切浮躁,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思绪随词曲而行,有些曲子能让你像回归伊甸园般安然恬静,有些曲子可  相似文献   

6.
<正>从上海疫情伊始,我们就进行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第一次活动时恰逢我排队做核酸。我边排着漫漫长队边想着主题“春天里的自己”。但望不到头的长队总让人心烦意乱,我也无处去画出我的想法。就这样因为疫情错过了第一次活动。但这好像为之后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春天里的自己和疫情下的自己逐渐融为一体,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还不禁有些怅然。  相似文献   

7.
独处之曼妙     
正日子有时清闲而安逸,有时忙碌而充实。然而,无论是怎样的日子,我总偏爱清静。清静的时光就像一壶酒——一壶陈年的老酒。我喜欢泡在这壶"老酒"里,做最真实的自己。通往清静的最佳路径是什么呢?尘世纷繁喧嚣。依我看,通往清静的最佳路径莫过于独处。从表面上看,一个人独处的样子似乎有些孤独,甚至有些凄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儿位同学找我讨论问题。他们说:“文学概论课老师说‘文学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小文学作品具有阶级性’。我们不能同意这个观点。”我问他们有没有根据。他们说:“有些山水诗、山水游记就没有阶级性,因此,剥削阶级有人喜欢它,劳动人民也有人喜欢它。”我知道,关于山水诗一类文学作品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论,所以没有正面去否定他们的论据,而是问他们:“就算有些山水诗没有阶级性,怎么就能说明文学作品没有阶级性呢?”甲同  相似文献   

9.
隐情     
有人说,时间是疗伤的良药,记忆是痛苦的来源。但,总有某些人是不能忘记的,总会有些事是无法释怀的吧。在每个貌似平静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些从来不曾遗忘却永远不想再提及的往事……家门前那条陈旧而昏暗的青石板路,是我童年里最初的记忆。每天黄昏时分,我坐在门槛  相似文献   

10.
A 那年我高考落榜,对学习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激情。因为我是家中的“闲员”,我可以昼伏夜出,可以尽情放松地睡觉和疯狂地去“蹦迪”,每次深夜归来意犹未尽之时,我就站在窗前数星星,在无垠浩渺的夜空里寻找属于我自己的星座。天上闪烁着美仑美奂的星星太多太多,我总也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就像刘姥姥进  相似文献   

11.
伍明 《天风》2005,(1):60-60
我们的社会经常以职业与经济的条件来衡量人。我们的标准--即所谓比较有价值的是那些有着高尚职业和大笔收入的人。 身为单亲,我时常感觉,自己是属于低阶层的人。那些较具影响力、在金钱上有较多贡献的人,即使不存在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被怀念。无论是在教会或社会当中,我总觉得好像只有我们这群人是孤独的。我们时常思考着,除了这一箩筐的遗憾之外,我还能为基督献上什么?  相似文献   

12.
秋天的情怀     
正秋,那样的艳,又是那样的寂。轻盈的秋风,律动的秋雨,明媚的秋月,各自奏着动听的心曲,让人忘了离人心上秋,一种温暖直达心灵。听秋风,沐秋雨,望秋月,心里漾起漪澜清波。年轮远去,季节更替,但美丽依旧,牵挂依旧。秋天是一幅恬静的画,适合做成书签夹在书页间,好好收藏,收藏起这属于秋天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到一家新开业的规模很大的医药超市去买药,我用医疗卡付费,收银员小姐对我说:“先生,您购买的是乙类药,需要自费负担15%,请您再给我五角钱。”以前在别的地方买药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说:“你就不能通融一下,写一样别的药吗?”收银员微笑着回答说:“对不起先生,那违反规定,我们是不允许的。”遭人拒绝,面子上总不大好看,我有些愠怒地说:“那我不在你们这儿买-了。”收银员小姐双手将医疗卡奉还,仍然面带微笑地说:“先生。您走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温莎镇位于伦敦以西22英里,地处泰晤士河南岸,因女王行宫温莎堡在此而著名。泰晤士河从小镇静静流过,给小镇人带来了恬静的性格。这里还流传着英王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因此也被称为爱情之都,大街小巷终年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挤满。让我奇怪的是,小镇给人的感觉很美好,但小镇人却刻意和人保持着距离。见我不解其意,  相似文献   

15.
我的暗恋史     
我想大多数处于情感浮动时期的青少年朋友,都曾对某个异性朋友产生过超越友情的微妙感情吧。我就不例外。而且我可以说得上是属于比较容易移情的那一类,看完下文你就明白了。刚上初中时,还不黯世事的我就已对班里的一位男孩产生了好感。用那时的话说就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喜欢他,喜欢和他玩,和他开玩笑。”那时候在班里他算不上高大英俊,但挺好看,属于较秀气斯文的类型。留着一个中分头,穿戴得整整齐齐,连说话都是男低音,又有个好脾气。现在想来可能是那时觉得男孩的性格与我相似,和班里其他男孩相比又没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作家杰里米·帕克斯曼说:“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在英国人的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实际居住的城市,而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英国拥有广袤的苏格兰高地、英格兰中部诱人的湖光山色。莎士比亚戏剧和诗歌中,从不缺乏对伊甸园中草木花卉的赞美。英国乡村环境下的优美恬静的大自然历来是作家们描写的对象之一。作家宁小龄说:“我去过英国  相似文献   

17.
感恩的心     
康大明 《天风》2004,(10):51-51
感谢在我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人,是你们使我的生命更加精彩。又是一年生日。提前几天,爸妈就开始张罗了,朋友们也约定为我开生日party。我则"心安理得"地承受着,但内心分明有些感动,开始是一点,后来竟渐渐大起来。回首自己所走过的29个春秋,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每个片段,历历在目,如在昨天……  相似文献   

18.
案例:我是一个高三学生,还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虽然我的成绩在班上还说得过去,可一想到没多久就要高考了,我就害怕,成天魂不守舍的。我和几位同学看书上讲,有些药可以帮助安定情绪,我们也想服用,但又怕有副作用。我该咋办?“黑色六月”即将到来,作为高三的学生,你是否也会遇到类似的烦恼和担心呢?这些其实是考试焦虑的表现,许多研究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这属于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如果考试焦虑过于严重,则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颗螺丝钉,行走在世界各地,想要找到一只属于它的螺母。有些螺母一眼就看出不适合自己,有些则需要走近了看才能知道合不合身,还有些螺母看不出来,需要亲自试试。  相似文献   

20.
奶奶的脊背     
正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