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今年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开创者、传统经学的奠基人胡登洲太师诞辰500周年。胡登洲创立的经堂教育逐渐形塑了中国伊斯兰教,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数百年来,经堂教育培养了一代代本土经学人才,也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学派,  相似文献   

2.
经堂教育是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教育制度。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不同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清真寺内的教育,而具有中国私塾教育特色,且充分凸显了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一、教育模式的"中道"精神。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创办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育形式,它对于经学人才和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培养、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本人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首届毕业生,生于传统的回族家庭,自幼受过伊斯兰的启蒙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后,除了在河南、山东完成了9年的义务教育外,还受过3年传统的伊斯兰经堂教育,从而为在北京回民学院(阿专班)、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接受4年的新式伊斯兰教育创造了条件。当年伊斯兰文化氛围和园丁的辛勤栽培使本人和同窗好友们在伊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际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主流思想、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经堂人才培养机制、汉语和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经师经生现状及经堂教育的转型、与现代教育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应始终坚持哈奈菲教法学的根本思想和传统,始终坚持马图里迪教义学派的根本思想和传统,始终坚持经过历代先哲、经师总结和传承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国伊斯兰教的根本思想和传统,秉持温和适中、不偏不倚的主流思想。传统经堂教育应放眼世界、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有关学科,重视后继人才培养和地区经堂教育健康、良性的发展,巩固并完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的这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清真寺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学者引进“天方之学”,传播伊斯兰文化思想,培养宗教事业接班人的载体,源远流长,盛行于南北各地已四百余年。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承先启后,经师辈出,代有传人,从而维护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延续与发展。现今的经学院,正是对传统经堂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历史上对中国化经学思想探索中国伊斯兰教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的重要元素。特别是从明代之后,中国化经学思想逐步产生、丰富和完善,影响深远。(一)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经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胡登洲,胡登洲开创了以培养我国伊斯兰教经师为目的的经堂教育,成为我国经学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赵灿所著《经学系传谱》,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明清之际自胡  相似文献   

7.
中国回族穆斯林学者陈克礼先生于1957年以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任教。生前曾翻译、写作了不少伊斯兰经籍和著作,约有53种、近千万字之多。陈氏此文写于1948年12月,谈他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的心得体会和对改良经堂教育、兴办新式伊斯兰经学院教育的认识与看法,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论述,现刊载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胡登洲(1522-1597),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奠基者,经堂教育及汉文译著活动,使我国伊斯兰教经学呈现出更加成熟的中国风格,并在清代形成陕西学派、山东学派、云南学派与金陵学派,塑造了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学术文化传统,也为中华文明丰富了新的内容。因此,胡登洲受到我国历代伊斯兰教学者与穆斯林的尊崇,被尊称为“胡太师祖”。清代至今有关胡登洲的记述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献与研究资料,笔者不揣冒昧,梳理并探讨近代以来胡登洲生平、思想与历史贡献研究的相关问题,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经学院)自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继承经学和汉学并举的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国爱教的伊斯兰教专业人才。他们中不仅有带领穆斯林群众正信正行的阿訇,还有一些著书立说的学者。进入新时代,中国经学院按照多层次办学的方针,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教学班级不断增多,生源结构更趋完善。作为语文课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贵宾访问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本刊讯3月17日,以议长坦·斯里·查希尔·伊斯梅尔为团长的马来西亚下议院代表团在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的陪同下,参观、访问了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伊协副会长、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买买提·赛来代表经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穆斯林》1995,(3):42-42
马来西亚贵宾访问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本刊讯3月17日,以议长坦·斯里·查希尔·伊斯梅尔为团长的马来西亚下议院代表团在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的陪同下,参观、访问了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伊协副会长、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买买提·赛来代表经学...  相似文献   

12.
繁荣的中国伊斯兰教育霍娜中国的伊斯兰教育是中国穆斯林以宗教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教育,起源于公元16世纪中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两种施教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清真寺经堂教育;另一种是现代的伊斯兰经学院校教育。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穆罕默德·赛义...  相似文献   

13.
<正>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话语体系,是指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目标、理念及表达方式共同建构起来的体系。从《经学系传谱》来看,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目标就是经师的培养、经书的引入与阐扬,培养教门意识。这些内容有助于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一、经师的培养有助于穆斯林与主流社会的沟通从明朝开始,除信仰之外,内地穆斯林的建筑、姓氏、语言、婚姻、服饰等方面,更具有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那么,内地穆  相似文献   

14.
<正>明代中后期,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中国穆斯林学者发起的经堂教育、以儒诠经等运动,促进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会通,为伊斯兰教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经验。一唐宋时期,来华蕃客及后裔除少部分在官学接受教育外,其余多在专为蕃客设立的教育机构“蕃学”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话语体系,是指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目标、理念及表达方式共同建构起来的体系。从《经学系传谱》来看,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目标就是经师的培养、经书的引入与阐扬,培养教门意识。这些内容有助于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由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国经堂教育问题研讨会”2007年1月21—22日在兰州大学图书馆召开,来自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甘肃省伊斯兰教经学院、甘肃省政协、甘肃省民委、甘肃省统战部、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香港、陕  相似文献   

17.
<正>一、经学经学,包括信仰、功修和善行,这三部分构成完整的伊斯兰教教义、教法和宗教制度,核心是"认主学"。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其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胡登洲创办的经堂教育。当时,通过筛选经典著作来学习宗教知识,也就是通常称的"十三本经"。这"十三本经"成了内地经学的固定课本,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奠定了教材基础。近代,穆斯林先贤不断发展经学,达到了"经汉双精、中西贯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逐渐实现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中,经堂教育的倡兴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本文肯定了早年苏非派对经堂教育的影响以及后来排斥其影响的必然性,介绍了苏非著作列为经堂读本以及经师和经生的思想言行、生活方式受苏非主义影响的情况,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中一度出现的教争现象,探讨了苏非著作作者的道统(或教团归属),进而得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几个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8月14至22日,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伊协在京共同举办了全国经学院“新卧尔兹”任课教师培训班,来自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青海伊斯兰教经学院、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伊斯兰教经学院等十所经学院的主管院长、任课教师和部分地方宗教局负责伊斯兰教工作的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国家宗教局三司主持工作的郭承真副司长,中国伊协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马云福,秘书组成员阿迪力、从恩霖、…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我国穆斯林传承伊斯兰教重视人才的理念和传统,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有益实践.明朝中叶,中国穆斯林创办经堂教育,将伊斯兰教教育和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堂教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伊斯兰教专门人才.20世纪初,中国穆斯林顺应时代潮流,兴办新式伊斯兰教教育,提倡中阿并授,兼设国文、数学、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