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丁四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全书274页,计17.7万字,为"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之一种。作者认为,"国内的易学研究,……实始于出土易学,始于所谓数字卦问题",大量易学材料的发现,丰富了易学知识,提出了新的易学问题。本书分三编,共九章,由作者发表过的九篇论文略加编辑、润色而成。第一编分两章。"从出土材料论《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认为《周易》卦爻画的来源经历了从五十五数揲蓍法到五十数揲蓍法,从爻体六、一(七)到一(七)、八的演变,今本及出土诸本《周  相似文献   

2.
李学勤先生所著《周易溯源》,是以"二重证据法"研究《周易》的典范。《周易溯源》主要对《周易》经传的年代、筮法、帛书《周易》经传以及《易纬》进行讨论,相关结论和方法不但推动了《周易》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李守力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是密切相关的两部著作:前者以重建《周易》经学为宗旨,继承传统的经学注疏路径,融汇《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中的易类著作以及近代名儒的易学著作共1500余种,逐卦逐爻、逐字逐句解释《周易》六十四卦经文;后者则是学习前者的辅助参考著作,主要内容是论证"观象系辞"体例  相似文献   

4.
周山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全书共33万字。本书由内篇、外篇、释义三大部分组成。内篇以《易经》为研究对象,从"发生论"、"符号论"、"辞论"三方面展开,探讨卦爻画的产生过程、六十四卦推理系统基本推理规则和方法、卦爻辞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认为:阴阳爻画源于数字、经卦、复卦的演变与我国象形、会意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  相似文献   

5.
马振彪遗著,花城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全书59万字,32开本,793页。本书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1999年重点项目。马振彪是鲜为人知的现代易学家,其承继家学、倾其毕生精力写成的手稿,旨在增补马其昶《周  相似文献   

6.
《韩诗外传》融合了多家思想,其中,与《周易》更是密切相关,在强调行有所止、卑己虚怀、简朴平夷、迁善改过、推己及人、损盈益谦、困用贤人、穷变通达、恒守其德、慎始有终、反求诸己、颐养安命的思想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周易》与《文心雕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易》为群经之首。它对古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共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从古代文论的角度看,受《周易》影响最深,“援《易》以为说”最多的莫过于刘勰  相似文献   

8.
《周易》与《乐记》李平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文比形成的思想基础。《周易》被尊为六经之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正宗,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它弥纶群言,笼罩百家,涵古盖今,包裹天地,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易》道广大,无所...  相似文献   

9.
“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医易相通,久有定论。《周易》象数思维模式,被誉为“宇宙代数学”。其取象、运数比类思维方法,是古代中国人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的手段之一,不失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的“助产术”。《内经》运用的脏象分析和“比类取象”方法,同《周易》象数思维方法息息相通。《内经》创立整体综合治疗医学体系和“四维”(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综合辨证医学思想,既取法了《周易》的比应、互体、旁通等简单象数分析,也渗透着爻辰、纳甲、卦气等象数模式的内容。在思维方法上,不难发现,医与《易》都坚持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协调的中和观、“与时消息”的节律观、“唯变所适”的常变观。此乃医易相通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
《周易》与《黄帝内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周易》的自然哲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影响巨大,自古即有医易同源之说。《周易》对《内经》之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选择阴阳、变易、时位中、象数,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阴阳导源于《周易》,《内经》在医学方面作了发展;《内经》对变易运动、时位中概念的吸收,使中医学呈现出有别于西医学的民族特色;象数是中医学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易》精蕴初探李太生《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以象数符号系统和自然文字系统相结合为表达手段的一部最古老的经典,自汉以来,一直被儒家推为“群经之首”,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人类...  相似文献   

12.
读《周易折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周易折中》刘大钧《御纂周易折中》(以下简称《折中》)是一本既集宋《易》之大成,又对清儒研究汉人象数易学起了极大推动作用的《易》学巨著。入宋以来,“图”“书”及“先天图”等出,《易》学复盛,说《易》者至多。然文人相轻,门户交争。特别是明初,永乐帝修...  相似文献   

13.
《周易》卦、爻辞以形象示人,占卦的人目击这些形象,和他所卜问的事发生联想,用来判断事情的祸福吉凶。这些形象,又是用奇古的语言文字表述的。我们要读懂这些文字确是很困难,因之形成了经学家们“言人人殊’’的现象。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还有另外的、更为重要的一面,就是对《周易》这部古经的研究,不能简单的、如“乾嘉学派”所标榜的“以经还经”、“以经解经”。《周  相似文献   

14.
《周易》这部书,自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刘歆(公元?—23年)父子编《七略》起,已被置于《六艺略》之首。及清纪昀(公元1724—1805年)编成《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仍以《周易》置十三经首位。乾隆后更受人重视,迄今国内外的学术界均予以高度重视。故至少有二千年,此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要进一步认识二千年来的文化基础,必当具体地评读并研究二千年前的《周易》原文。首先应理解刘向父子视作为《周易》的原文是什么?下录《汉书·艺文志》之言:  相似文献   

15.
《周易》名义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何以名易,《周易》何以名周易,历代学者多有阐释,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寿祺先生曾作《周易名义考》,胪列诸家之说,于《周易》之易,有生生谓之易,易者象也,易为逆数,易一名而含易简、变易、不易三义,易为占卜之名,因而以名其官等说;  相似文献   

16.
词语训释一直是传统易学的核心之一,古人通过注释来探求《周易》本义,同时也寓著于注,借以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然而,在近十年的《周易》热中,注译本大量出版,但在训诂方面的创获则很少,可谓普及有余,提高不足。在普及和提高两方面都做得不错的,笔者以为首推刘大钧、林忠军两位先生所著的《周易古经白话解》,该书的训诂成就主要在于引证帛书《易经》探求词义。在《周易古经白话解》出版之前,刘大钧先生撰写了长篇论文《疑难卦爻辞辨析》,见于《周易概论》第2版。像刘大钧先生这样潜心于《周易》训诂的学者在国内还不多见。笔者是研究汉语史的,近些年留心于《周易》训诂,做了一些札记,今仿  相似文献   

17.
《周易》人格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人格建构李兰芝人格,即人的品格,它包含智慧、品质、道德、能力等内容,是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特质,体现了个人相对他人的独立存在,人格一词是近代才出现的,《周易》中没有它,但《周易》提出了丰富的一个人应该如何“为人”的思想。挖掘这一精神财富,对于建立...  相似文献   

18.
张立文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44.1万字,464页,是张立文先生参以新的易学出土文献资料对其撰于1985年的《帛书周易注译》所作的进一步修订。该书一方面参照王明钦整理的秦简《归藏》作补正,另一方面又借鉴了濮茅左先生对战国楚竹书《周易》与马王堆帛书《周易》对勘所作的释文。该书从  相似文献   

19.
廖名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马玉堆帛书<周易>是近几十年来出土文献研究和易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具有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鲜明特征。在优化中国固有文化传统、融通外来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周易》逐渐成为儒释道三教共享的思想资源。《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包容周普、周备之道,兼具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对三教均有沾溉和启发之功,并促使三教之间的调和、融会不断深化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