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有些人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这句话实际上讲的就是学风问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学习观—以学促德 1.人才选用需要学习.子日:"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2.学习的四个层次.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3.学习的内容.在"季氏"篇里孔子教育自己孩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所以在孔子看来要学诗和礼.4.道德的修行需要以学习为基础.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5.学习的重要性."学也,禄在其中矣."(《季氏》)"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6.学习的注意事项.子日:"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日:"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相似文献   

2.
涅槃     
《法音》1990,(4)
梵说nirvna的音译,又作泥洹、泥日、涅槃那等,意译作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灭,指灭生死之因果.灭度,指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灭即度也.寂灭,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惠灭也.不生,指生死之  相似文献   

3.
《法华经》言:“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也。佛之知见,即一切智智,梵言萨婆若,一译萨芸若,于因位名般若,于缠位名如来藏,于凡位名佛性。《华严经》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有情,皆可成佛;生死、涅槃,无少分别;尘  相似文献   

4.
(一)《法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何等大事因缘?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所以众生学佛,首当开佛知见.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指示弟子法达说:"汝令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所以佛之知见,即一切众生自心中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见一切众生俱有佛性,皆堪作佛,于是乘机应世,为一切众生说法,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令得悟入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了知从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之非,而以此不生不灭的佛性为本修因,以期达到圆成无上菩提的果地修证.这就是佛为普度众生一大事因缘出现  相似文献   

5.
佛教画藏     
君冈 《佛教文化》1995,(3):49-53
《佛本生故事》讲的是释迦牟尼佛前生的事。 佛教讲因果,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 佛教认为一般人都离不开轮回之道,只有成了佛才 能超出轮回。那么,释迦牟尼佛怎么也有前生之事呢? 这里要给读者说明一下。在佛经中释迦牟尼成佛之 前还是菩萨,仍脱离不了轮回。因此才有佛的前生 故事。 这些故事大都是寓言、童话,长期流行在印度民 间,内容生动,寓意深长。作为一种寓言可以通过说 因果,讲轮回明白善恶的真理。正如佛经所说:“  相似文献   

6.
二、主观方面 4.灵证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弗2∶1)这里的死是指着灵死,活是指着灵活.《诗篇》23篇说:"他使我的灵魂苏醒."(参诗23∶3)在浪子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一个奇迹:"他醒悟过来."(参路15∶17)这是福音的大能.奥古斯丁曾经生活糜烂,死在罪中.享受罪中之乐的同时,灵魂却在神的震怒之下.一天,他在园子里,听见邻近一个屋子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拿着读吧!拿着读吧!"  相似文献   

7.
天台智者非常重视佛教与外道的区别,在对三藏教的判释中阐述了佛教相对于外道的优越性。就产生而言,外道起于对因果的错误见解,而佛教则是由于佛正观因缘悟道而产生;就内容而言,三藏教戒定慧三学诠因缘生灭四谛之理,能引导人们出离生死流转之苦海,而外道戒定慧虽有邪正之分,但都不能出世离苦;就修行而言,三藏教有四门入理,佛依悉檀因缘善巧设教,而外道之四门皆无悉檀因缘;就次位而言,三藏教念对初心成就,既已远胜六师外道。智者认为,佛教与外道优劣虽属天悬地隔,但二者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8.
学佛随笔     
《法音》1991,(6)
一因果是很浅近而深奥的道理,愚夫愚妇能略知其毫末,若论究竟处,则唯佛与佛才能证知。今时人说信佛,便有很多人认为是信因果的问题。而信因果,又有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  相似文献   

9.
“藏”古文作匨,《说文》:“匿也”,故藏字一般都指储放东西的地方而言。但佛教中的藏除同样含此意义外,还有佛籍经典亦称藏,《善见律毗婆沙》云:“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盖佛经最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道家经典也同此称做道藏,如《宋史·王钦若传》说:“明年为景灵使,阅道藏”例。本录所说之佛藏,则专指佛教寺院堂塔中的仓房言,一般计有药藏、经藏和轮藏之分,试溯其源。  相似文献   

10.
菩提一叶     
《佛教文化》1997,(2):6-9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教信众最常讲的一句话,便是“了生死”。生死为何了?何谓了?如何了?却不是人人都能讲得明白的。先说生死的距离。佛陀连续问了三次,都是一个问题:“人命在几间?”也就是问从生到死有多远。只有答“呼吸之间”的才得到首肯。这种对生死距离的度量,确实充满了睿智。“三分气在…  相似文献   

11.
润泽心灵     
《五元灯会》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移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无人的时候,无人的地方,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真正的考量。  相似文献   

12.
"菩萨二十四戒"有多种说法,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大方等陀罗尼经》、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都涉及"菩萨二十四戒"。虽然同属大乘戒律,但三部经之间的关系却存在诸多疑问,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套用《大方等陀罗尼经》的首尾部分内容和语言模式,添加了内容不同的二十四条戒文,编撰的痕迹非常明显,应属伪托之作。而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仅存独特的六戒内容,与《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从其内容分析亦出自中国人之手。敦煌发现的这两部大乘戒经反映了隋唐时期大乘戒律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流传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晚清杨文会居士撰写《南华经发隐》,谓其书"深者直达佛界",乃"从萨婆若海逆流而出"。在他看来,"鲲鹏变化"的"逍遥游"就是凡夫成佛譬喻,"丧我"乃为"齐物论"的关键所在,"心斋"乃孔门授受的破执之法、"超世之学",兀者王骀"深知真常不变之义"而又能"即体起用","女偊论道"如同佛教的顿渐修证和闻思修增上,"谋报浑沌"就是"还灭生死"而"转识成智"。杨文会还对《庄子》外杂篇中的其他六则寓言进行了佛学解读。杨文会的"发隐",使《庄子》在佛教话语系统中得到理解,也使他的佛学观念借着解说《庄子》的形式得到阐发。  相似文献   

14.
张赫羽 《法音》2013,(8):35-40
《地藏菩萨本愿经》在天台宗判教中划归为法华涅槃时,属于一乘圆教。《法华经》之圆顿,在于其会三乘法为一佛乘。而《地藏菩萨本愿经》之殊胜则在于,将世间法也导归佛法。本文试图以"身"这一概念管窥其导归之法:看菩萨如何导众生之功利动机归道德之行;导众生之生死恐惧归菩提大愿;导众生之家庭伦理归出世善根。佛教中,  相似文献   

15.
陈星桥 《法音》2003,(12):20-24
十二、禁欲与养生这里所言禁欲,特指禁断淫欲,也即佛教所谓梵行,为受持淫戒、断除淫欲之清净行法,是色界第一禅天“梵天”之行,故名梵行。佛教认为,淫欲为生死轮回之本,要想跳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必须断除淫欲。如在《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又说:“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所以出家僧人以禁欲断淫为第一大戒…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4)
正在佛教经典中,以牛作喻者甚多,如《法华经》中有"露地白牛"~[1],《佛说放牛经》中有比丘十一事,《景德传灯录》中有马祖与石巩慧藏以牧牛喻心行离垢之问答……这些著述之意境后来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据图作偈作颂,从而成为图文并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7)
正引言《法显传》中,开篇即言"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阙"~([1]),标明其西行求法之目的。至于其回国后所译经典影响深远,其中《大般泥洹经》中的佛性说,更对当时思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汤用彤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评价说:"开中国佛理之一派,至为重要。"法显求法本来目的,乃为律藏残阙,求补律藏,共携带回国三部律典,分别是《摩诃僧癨律》(以下简称僧癨律)、《萨婆多众律抄》、《弥沙塞五分律》(以下简称五分律)~([2]),他为何会选择翻  相似文献   

18.
印度故总统拉达克里什南教授在他的《印度哲学》(第1册,页464)引巴利藏《中部经》说:“佛陀的体系不是一种‘见’或哲学,而是一种乘或车乘,一种导致解脱的实际方法”。尽管后期的大乘论师为应付复兴中的婆罗门教的挑战,高谈本体,崇尚玄学,佛陀当时对本体的问题只报以缄默,对玄学的思辨也认为无济于事,如有人中毒箭,不听医者救拔,必欲先知彼弓为柘为桑,弓弦为筋为丝,作箭镞者为是何人;不死何待!佛以“离生死苦,得解脱乐”(《水忏》卷上)为教,实事求是。“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则佛不说;“不可说者则不说,可说者则说;当如是持,当如是学,佛说如是”(《中阿含经》卷60,《箭喻经》;《大智度论》卷15)。大乘佛教所称的“梵行”即菩萨行,也即是“兼  相似文献   

19.
胡林军 《天风》2022,(9):8-9
经文:约6:1-15 他们吃饱了,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约6:12) 2022年6月,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了《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针对宗教领域滋生的"贪大求奢、借教敛财、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进行反躬自省.关于崇俭戒奢,基督徒应该怎么做?圣经中神要求我们:"油和酒不可糟蹋."(参启6:6)这使我想起了耶稣在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后,给我们树立的典范,就是让门徒们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  相似文献   

20.
佛学从缘起法则出发,阐明业力因果,强调善恶有报、业唯心造,对宿命论等不符合缘起法则的“异论”邪见,进行了破斥批判。《增一阿含经》说世间有三种邪见,信之者即使德行无亏,也必然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这三种邪见是:一、认为人的苦乐贵贱等际遇纯粹由前定的宿命论;二、认为人的命运都由神的安排之神意论;三、认为人的命运纯由机会运气决定的机运论。《杂阿含经》卷三载佛驳斥这三种外道之说为邪见。此类邪见,佛典中归之于“邪因论”。──其所认决定人命运的原因,是错误的、片面的、不正确的。据佛经讲,此类邪见,是当时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