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刘力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1061-1068
内群体偏好是群际关系中较为普遍现象。但是, 近来研究发现, 在低地位群体中存在着外群体偏好现象。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优势理论和系统公正理论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关注情境因素的作用, 它描述了在何种情境下, 外群体偏好可能会出现。社会优势理论认为, 低地位群体成员的社会优势取向水平会决定其究竟是反抗现状还是接受现状。系统公正理论提出, 系统公正动机会使低地位群体成员支持与其内群体利益相违背的现存等级系统。每个理论各有优劣之处, 将各理论进行整合是值得考虑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 在解释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现象时, 社会认同与社会优势取向之间可能会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群体偏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义娟  佐斌 《心理科学》2008,31(3):671-674
内群体偏爱在早期的群体互动关系中似乎成为定论.文章在简要介绍内群体偏爱的理论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外群体偏爱的现象及其研究例证,特别介绍了弱势群体成员心理上内群体偏爱与外群体偏爱共存现象,与优势群体成员的外群体偏爱;并对外群体偏爱研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群体偏爱的IAT测验为实验材料,结合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问卷,考察初中流动儿童在内隐群体偏爱、社会支持上与本地儿童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这两种变量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存在内隐外群体偏爱,对自身所属群体表现出内隐的消极认同;本地儿童存在内隐内群体偏爱,对流动儿童具有内隐的消极认知;(2)流动儿童在父亲、教师以及同性朋友的社会支持上显著差于本地儿童;(3)在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上,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显著,内隐群体偏爱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显著;高内隐群体偏爱组中,高社会支持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优于低社会支持儿童.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同作为个体在群际和内群体层面的社会联结,总体上对抑郁产生了积极影响,表现为认同程度、认同重要性、认同群体数量以及认同变化的影响等4个方面。现有研究从需求、认知和行为层面探讨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中介因素,并检验了身份认同动机和消极群体评价两个调节因素。社会认同视角下的4种理论分别从社会医治、心理资源、认同变化以及认同层次等不同角度解释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心理机制。未来应厘清社会认同对抑郁的深层影响机制,重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调节因素,及建构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能动-共生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社会认同理论框架下,身份认同与内隐群际攻击性的关系,并分析内隐集体自尊在身份认同对内隐群际攻击性影响的调节作用,采用内隐IAT测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326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内农外农型新生代农民工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内隐群际攻击性均高于内城外城型被试,内农外农型新生代农民工对内群体的内隐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其对外群体和模糊群体的内隐攻击性水平,内城外城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外群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内群内隐攻击性;(2)内隐集体自尊调节了内农外农型被试对内群体内隐攻击的影响,内隐集体自尊对内城外城型新生代农民工的群际攻击性不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内隐集体自尊在个体身份认同与内隐群际攻击性产生的调节作用,从而丰富了社会认同理论。  相似文献   

6.
积极内群关注的来源:群内还是群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己所属群体(内群)的积极评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以往的研究一致认为这种积极评价是与外群比较的结果,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内群偏爱.近来研究者发现,不跟外群比较,群体成员也会产生对内群的积极评价即积极内群关注.在介绍和评价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群际归因偏好是一种在归因中偏袒内群、贬低外群的现象,是群际偏好在归因中的一种表现.本文首先探讨了其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随后讨论了内群认同强度和群体显著性等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群际情绪理论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峰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940-947
群际情绪理论认为, 群际情绪是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 群体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时, 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群际情绪借用社会认同方法, 采用集体自我的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源点, 认知评价、情绪、行为倾向是群际理论的三件套; 群际水平的情绪不同于个体水平的情绪; 群际情绪取决于群体认同水平; 群际情绪弥散于整个群体; 群际情绪有助于激发和调节群内、群际态度和行为。新近的研究也为群际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群际情绪理论为消解偏见和改善群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如何揭示群体规范和公平价值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提升儿童-青少年在群际互动当中的公平感知与规范执行, 是教育心理领域的关键问题。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现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然而先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采用问卷法, 易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存在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2)大多采用情景实验, 聚焦社会互动的最终行为输出端, 无法实时有效地把握社会决策的动态进程; 3)脑成像研究仍以fMRI技术为主, 侧重于评估认知加工潜在的脑区激活模式及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 缺乏对群际公平规范执行中大脑激活动态模式的精确把握。针对这些不足, 本项目从资产分配情景出发, 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联合运用认知、行为、眼动和电生理等多层次测评手段, 对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的发生过程进行认知解析, 探讨认知控制和心智化在其间的关键作用机制及其心理发展轨迹。研究结果将服务于中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公正感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主观群体动力学模型(subjective group dynamics, SGD)探讨群际背景中个体的群体评价与群体成员评价的关系, 针对群际偏见、分化评估和分化接纳意识(awareness of differential inclusion, ADI)三个核心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并验证了一系列理论假设。SGD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认同理论、复杂性–极端性假设和态度极化模型、“白乌鸦效应”和个体对人知觉的发展。SGD模型的研究结果深化了群内偏好研究, 支持了社会领域理论, 并从群体机制角度为同伴拒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解释了群体同质性效应并修正了认知发展理论。该领域的发展需要从跨文化检验模型、完善模型结构、研究它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群体认同在群际接触对外群体信任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内群体认同量表、群际接触量表和外群体信任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SPSS13.0、Amo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群体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群体接触通过内群体认同对外群体信任的具有稳定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平规范执行代指人们自愿损耗利益来惩罚违反公平原则行为的意愿和行为, 被视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及维持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属群体身份的知觉及其所付诸于该群体身份上的价值与情绪, 直接影响着群际互动中人们的公平规范执行行为。基于多种资产分配任务, 国内外学者发现公平规范执行中群体偏见存在两种矛盾的表现形式:人们有时更愿意接受内群体成员的不公提议, 表现为内群体偏爱现象(the in-group favoritism, IGF), 有时又更愿意拒绝内群体成员的不公提议, 表现出黑羊效应(the black sheep effect, BSE)。当前, 纯粹偏好理论和规范聚焦理论常被用来解释上述两种相悖的现象。未来研究应侧重从多种视角揭示公平规范执行偏见的边界条件, 比较多种线索操纵所致偏见的差异性, 促进两种理论的融合与补充, 并增强其潜在神经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群际信任是衡量群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尺度.群际信任指人们在群际互动中对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或意向做积极预期而且愿意承受相应的风险,这种信任主要是由群体成员所属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表现为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信任.影响群际信任的因素包括社会群体身份及其表征和群体之间的接触经验,增进群际信任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认同与群际接触两大类方法.未来的研究需结合已有进展和社会现实问题对中国的群际信任问题及增进方法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薛婷  陈浩  乐国安  姚琦 《心理科学》2013,36(1):183-188
为探究社会认同、群际威胁和群体情绪如何同时影响内、外群体态度,本研究以中日撞船事件为考察蓝本向天津市43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国家认同在认同威胁对两种群体态度的总影响和通过群体愤怒的间接影响中都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群际威胁和群体情绪在社会认同与内、外群体态度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结论:国家认同在对群体态度的影响中起基础性作用,不同群际威胁与不同群体情绪相对应进而影响群体态度。  相似文献   

15.
宋仕婕  佐斌  温芳芳  谭潇 《心理学报》2020,52(8):993-1003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 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 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引起消极情绪反应; (2)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起调节作用, 高群体认同者对来自外群体消极评价的情绪反应更加负面, 而低群体认同者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3)高群体认同者在经历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积极行为, 且消极情绪反应对此起中介作用。研究扩展了群际敏感效应的适用范围, 并为探讨其内部机制和后续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群行为有两个特征:以群体行为的姿态出现; 行为的目的在于提升群体的利益。集群行为理论、精细化社会认同理论和去个性化理论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集群行为的形成、发展及维持进行了解释。其中, 社会认同、愤怒情绪以及效能感描述了集群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群际间不良的互动模式以及志同道合者的出现, 是大规模集群行为得以引爆的重要条件; 而在集群行为爆发后, 群体内所形成的暂时性的、情境性的“规则”则是集群行为得以维持的关键。目前集群行为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特定情境下的参与行为意向测量和对历史数据的回溯。西方集群行为的理论与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艾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7,(11):1964-1971
群际替代性报复是指群体内成员受到外群体成员的伤害后,内群体的其他成员对外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报复的现象。这种基于群体水平上的替代性报复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原本的侵犯者和受害者,而涉及到群体双方更大范围的其他人。替代性报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产生和程度受到伤害感知、群体认同、外群体实体性、群体情绪以及内群观众效应的影响。内群体在实施替代性报复后也往往存在较为一致的"正面"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未来还需要继续在学术层面上整合和完善替代性报复的心理机制,探讨不同文化观念下替代性报复的特点,最重要的是结合社会现实提出减少替代性报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柴民权  管健 《心理科学》2015,(5):1170-1177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其对群际通透性的感知为测量指标,检验积极群际接触的有效性,探察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群体认同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的影响,以及群体认同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积极群际接触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积极群际接触可以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对群际通透性的感知;(2)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有显著的中介作用;(3)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人认同水平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的中介作用不受其群体认同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对积极群际接触的有效性和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与群体认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19.
周晴  吴奇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084-2096
内群体偏好与内群体贬低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但为何会存在这两种群际偏差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两种群际偏差是否具有进化基础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通过系统整理在暴力威胁和疾病威胁构成的生存压力下, 两种群际偏差遵循烟雾探测原则和功能弹性原则处理威胁线索的研究报告, 研究说明了两者虽然方向完全相反, 但却是同一威胁管理机制对特定的内外群体关系产生的不同反应, 具有进化的适应性, 支持其进化假说。  相似文献   

20.
对于"自己人"的认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内/外"主观区分决定了华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秉持的伦理规范和互动法则。在英文表达中,与自己人最为接近的概念是内群体。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内群体认同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鉴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相应的研究成果仍不足以为华人社会的自己人认同现象提供准确的解释与理论支撑。本研究基于内群体认同理论,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了自己人认同概念的内涵、结构,及其产生、作用的机理,并对未来的理论研究方向做出了简单的判断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