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提出著名"理想计算机"理论的英国数学家阿兰·图林在机器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探索了二战前他对智能计算机研究的开端及一些思想来源,分析了他1947年在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智能机器"的报告以及1950年关于"机器智能可能性"的著名论文,并探讨了图林智能计算机思想与维纳等人控制论思想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毕冉 《美与时代》2014,(10):125-125
经济学家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审美经济时代,审美因素在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经济问题时,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程序在手机、电脑甚至是小区物业系统上的应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智能产品,智能应用也成为了文化产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部分。通过从审美经济的概念入手,试图在新的智能时代背景下以新的审美经济的研究范式探究智能应用发展的新方向,从近期智能应用热点新闻中把握在审美经济背景下智能应用的发展新方向,来使智能应用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近来Shavinina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结构观,认为智能主要包含两个部分:认知经验和智能表现。在此基础上,他们分析了未来智能测验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并进行了初步的测验编制尝试,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测验方法,如“完美计算机”、“概念整合”以及“问题建构”等测验。Shavinina等人所提出的新智能观以及关于智能测验的新技术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代表了智能研究的又一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g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中有关设计智能计算机系统的部分。也就是说,这种系统要显示出那种我们能把它与人类行为中的智能——理解语言、学习、推理、解决问题等联系起来的特征。许多人相信,研究这样一些程序的作用,能有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人—计算机相互作用研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的人—机对话系统设计存在着许多理论和方法问题,已不能满足智能计算机的发展对界面设计的要求.作者提出为了保证智能计算机人—机对话系统的设计效率、友善性和可靠性,不但要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把用户界面的设计从计算软件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软件的一个模块,而且要寻求新的高带宽的人—机交互方式和设计方法.因此认知工效学在计算机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中将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现代化医院海南省中医院(海口570203)曹雪梅1.医院高度计算机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医院的诊断、治疗、预防将高度计算机化。智能计算机对病人进行临床全方位检查,自动打印检验报告单及辅助诊断结果;计算机和机器人给病人治疗和动手...  相似文献   

7.
周冰 《美与时代》2005,(5):46-48
虚拟现实技术也是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以及对人们的已有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与智能交互的角度来看,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智能主体(cognitive agent,比如人或仿人机器人或具有智能的高级动物)相互交流的工具。自然语言不再是描述现实的静态语言,而是对智能主体的认知状态进行更新的动态程序语言。(van Benthem,2010,p.6)因而,对语言表达式(指专名、通名、摹状词、语句等)的意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西方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计算语言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共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电子学的发展,一个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潜在影响的新的研究领域——生物分子计算机研究正在兴起。生物分子计算机能发挥目前人工智能所难以实现的图象识别和学习之类的脑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分子计算机是一种类似人脑的善于思维的“智能”分子机器。由此,我们就很自然地看出,生物分子计算机的研究会涉及许多重大哲学问题。为便于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本文拟先简要地介绍一下生物分子计算机研究的目标、生物芯片的概念和有关生物分子计算机的构想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意向性问题曾经是19~20世纪转折时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无独有偶,在新的世纪转折时期,它再次受到人们的亲睐。所不同的是,它不再只是一个纯学术问题,而同时带有工程学的性质。当今的心灵哲学与其他关心智能问题的具体科学如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尽管各自走着迥然不同的运思路线,但最终都发现意向性是智能现象的独有特征和必备条件。然而作为现代科技之结晶的计算机所表现出的所谓智能,尽管在许多方面已远胜于人类智能,但它只能按形式规则进行形式转换,而不能像人类智能那样主动、有意识地关联于外部事态,即没有涉及到意义,或没…  相似文献   

11.
论坛荟萃     
(一) 马克思用“工艺学”等词作为技术的同义语,主要通过对劳动、机器、工艺等生产和经济过程的分析考察来阐明自己的技术哲学思想。这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马克思看来,技术实质上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手段,它包括实体技术(工具、机器、设备),也包括智能技术(经验、技术和知识、理论)。实体技术的运用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指导,而智能技术的发挥也离不开实体技术的施行。  相似文献   

12.
认知神经科学是9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父母学科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是一大类研究各种智能实体的智能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总称。其中,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人类的智能规律,而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则研究各类机器的智能规律,它在当代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和理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神经科学也有许许多多的分支学科,构成了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这两个学科体系相互渗透,孕育生成了一颗璀璨的科学明珠——认知神经科学。北京大学心理系沈政教授及其合作者林庶芝合著的《认知神经科学导论》一书,系统全面地介绍…  相似文献   

13.
思维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对新一代计算机、智能机的研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特别是对审美智能计算机的研制,是国家大事,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大战略,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审美活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要充分认识思维科学及其应用理论的研究,对审美智能系统工程的建构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世界各国都密切地注视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与问世,而且形成了第五代计算机的国际性开发竞争局面。与之同时,在国际范围内兴起了人工智能问题的讨论,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步入智能环境。美国人工智能专家爱·弗根鲍姆(Edward A·Feigenbaum)在《第五代:人工  相似文献   

15.
外刊学论     
博斯特罗姆 :“我们是否正生活在计算机的仿真之中 ?”(Bostrom ,N ,“AreWeLivinginaComputerSimulation ?”ThePhilosophicalQuarterly ,Vol 5 3 ,No 2 1 1 ,2 0 0 3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 ,计算机的发展显示了其巨大的能力和威力。计算机运算速度正以几何级数在增长 ,其运算能力越来越强。由于数字计算机拥有模拟人的思维的能力 ,并正在显现出替代人的思维的潜能 ,因此 ,计算机巨大的仿真能力是毫无疑问的。如此 ,随着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的智能的水平的提高 (人工智能 ) ,未来社会很可能就进入了一个“后人类” (posthuman)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其传统智能以外的其它能力,如共情。基于共情的经典理论,本文以新兴的智能体共情(artificial empathy)为主题,同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现有与智能体共情有关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并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对该领域研究宏观现状进行可视化呈现。指出在未来研究中,借鉴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机器人理论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对机器人共情系统的建构有着重要作用,而其间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创造现代计算机的鼻祖图灵在1950年发表《计算机和智能》(又译《计算机能思维吗?》)论中说:“现在人们对于‘思维机器’的兴趣是由一种通常称作‘电子计算机’或‘数字计算机’的特殊机器引起来的。”①他提出一个问题:“机器能够思维吗?”并设计出称作模仿游戏的所谓“图灵试验”。机器模拟人的思维能力从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     
美研制防车祸智能报警器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种经学专家吉利斯·劳伦特阿研究小组,通过分析蝗虫的脑电波,获导下蝗虫如何避免与其它物体相碰撞的重要信息。据此,研究人员正着手设计一种智能报警器。以帮助人们特别是驾驶员避免发生意外。为探索蝗虫对一个物体大小、速度及加速度的感知并及时做出反厂的工作原理,该研究小组将一个电极与蝗任大脑相连,然后将其放置在计算机屏幕前,再用计算机模拟同它投射各种物体。结果表明,当蝗虫看到物体逼近时.神经细胞发出高频脉冲电流,在碰撞前的一瞬间,蝗虫的脑中份消失。劳作特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9,(3):49-5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当智能机器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时,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合作就成为智慧社会治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人机合作前所未有,而人机合作能够持续进行的前提是之一就如何解决因为人机合作而产生的责任难题。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集体行为的特性使得责任很难区分。智能机器的加入,不仅增加了智慧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使责任区分变得更加艰难,到底是政府、智能机器还是生产机器的厂家来承担责任?而责任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关键在于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就是如何面对智能机器能否与人相提并论,甚至超过人类,成为超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对汉字的认知始于其字形。而智能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若能模拟或借鉴人认知的过程或特点,其智能化水平则会大大提高一步。可见,研究汉字的字形知觉,不论对于人或计算机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汉字字形,提出字形四种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实验范型,逐一考查它们与整字或部件认知的关系,最后尝试用当代认知心理学观点,对于经过验证的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