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质与性格是心理学中两个古老而又基本的课题,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却是很少的。在西方心理学中,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早已不把气质作为独立的概念分离出来,而是把气质作为性格或个性的同义词;在东方(主要指苏联与我国)的心理学中,则把气质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认气质与性格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对两者的区别却是很混乱的,比如在我国某些心理学教材或资料中,尽管都强调了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但是在描述气质类型时,却往往把某些性格特征描述为气质特征.把直率、热情、果敢、意志坚强、坚韧不拨、傲慢不恭、刚愎自用等性格特征,作为胆汁质的特征来描述;把善于交际、失予轻浮、轻举妄动、乐观、落落大方等,说成是多血质的特征;粘液质则被  相似文献   

2.
埃里希·弗罗姆(ErichFromn1900——1980)是德国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其理论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性格学说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一、弗罗姆对性格与气质概念的区分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性格与气质是同一个  相似文献   

3.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最有争议的心理学概念之一,广泛涉及儿童、成人、临床、健康、教育等领域。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六种气质理论:气质调节理论、行为-基因理论、发展理论、情绪理论、Kagan的单维气质理论、Cloninger的气质-性格理论,结合脑成像技术,对他们的理论观点、测量方法和最新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未来可利用脑成像基因法开展气质遗传研究、借助脑成像技术在认知-情绪相互作用框架内跨学科开展气质发展研究、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开展气质的环境影响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气质是人的个性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某些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的气质决定于个体的自然基础,但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发生改变.本研究拟根据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特点,研究和确定被试的气质类型,并根据气质类型的确定,以求1.揭示我国儿童气质类型的分布情况;2.探素不同年龄儿童气质的差异,并企图了解气质掩盖现象的状况及其发生年龄.  相似文献   

5.
个人形象是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和谐统一构成的,个人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个人形象设计力图通过对个体外在形象的塑造来传达个体内在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色彩设计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谐的色彩设计是与人物的个性与气质相吻合的。色彩的基本属性传达出色彩的基本性格,色彩的冷暖、明暗、艳浊具有不同的心理象征意义,这些不同的色彩心理象征意义与各类人群的性格心理特征相契合。色彩设计与个人性格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达内容。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必须依据个人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点,选择相应的色彩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由分类和多维标度的方法,分析了582名汉族被试的人格结构。结果表明,汉族拥有“积极/消极”、“性格/气质”和“外倾/内倾”这三种人格结构维度。  相似文献   

7.
性格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体现 ,性格与主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气质”有所不同 ,性格既存在先天性遗传的因素 ,又存在后天性的影响 ,而且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因此性格又是可以转变的 ,这一观点表明性格与血型两者的含义不能混同 ,我国学者反对由血型决定性格的观点。目前已知的性格类型主要有A、B、C、D四种类型。1 A和B型性格1 1 A型性格195 9年由旧金山的Friedman及其助手正式提出了一种假设 ,认为具有快节奏、急脾气、好冲动 ,以及好胜心过强行为类型的人 ,容易发生冠心病 ,他称之为A型…  相似文献   

8.
气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构成人的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大家知道,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除个别例外,早已不把气质看作独立的概念,实际上是作为“个性”或“性格”的同义词使用的。近年来,在我国有关个性问题的研讨文章中,也有人认为气质在个性中“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至于在教学上,有的心理学教师执教多年,却苦叹难以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气质?其形成的源泉和机制如何?气质与其相邻近概  相似文献   

9.
气质、性格、能力与职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即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中,不要只注重报酬的高低和舒适程度,更要充分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能否发挥自己的才智和特长。  气质与职业  气质是最具有先天性和稳定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平时所说的“脾气”、“禀赋”相似。尽管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气质却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特点有一定的要求,各种气质类型都有较为适应的职业范围。我们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所做的四种气质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0.
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浩泉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3):74-77,108
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现象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现象中表现很突出。这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有:气质;性格;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初、中等教育以及大学与中学生活相比所发生的巨大差异。主观因素有:大学生对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的不恰当的认知;有关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误导以及各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及其统计分析的不严谨。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问题既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又要采取冷静、客观、科学的态度,同时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注重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股民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调查分析法,对上海的股票投资者进行了有关投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牲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行为表现为中小投资者众多,资产组合单一等特点;经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股票投资绩效的主要维度是性格品质、能力、社会经济环境;气质是影响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投资绩效没有影响。最后,文中对股票投资者提出了一些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吴敏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10-110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血型与性格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仁伟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2,25(6):742-743
1 性格血型学说的提出和发展最先提出性格血型学说的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他依据自己的日常观察和调查研究 ,于 192 7年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 ,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 ;同一血型 ,具有共同的气质”的论断。古川根据血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 ,其中A型的人内向保守、多疑焦虑、富感情、缺乏果断性、容易灰心丧气等。B型的人外向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好管闲事等。O型的人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等。AB型的人兼有A型和B型的特征[2 ,5] 。古川学说刚一提出就在社会上引起…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绘画大家,无论是其独具特色的泼墨泼彩山水,还是其坚持古礼的行为方式,以及"不做文人画家"的声明,都彰显了他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人。张大千传奇经历与其独特的文化性格紧密相关。经过梳理和分析,张大千文化性格具有双重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气质上是多血质兼有抑郁质,混合气质中多血质占比较多;率真豪迈兼有细腻多情;开放包容兼有特立独行。双面性构成了张大千文化性格的核心,统一于他的人生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15.
在天才中,不乏特别孤僻或心理异常的人。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完成了他们的伟大事业之后才得病的;一类是在患病过程中进行他们的创造活动的;而第三类则是大多数,严格说来他们不属于精神病,而是属于轻微情绪失调,或患有神经症,常表现出古怪异常的性格。第三类人在气质上的共同特征是敏感与焦虑。这种气质特征既使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成就,也使他们在精神生活中易受环境与自身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对一所市属高等院校的三名劳教学生进行了案例调查分析,在调查访问中对当事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调查是循着从“查案由、案情、处理结果”,到接触本人进行谈话,鼓励其振作精神,面对现实,正视罪错,以期在再社会化的强制教化过程中改邪归正、弃旧图新。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分析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个人成长过程。对他们的个人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课余活动、犯罪诱因等各种有关因素,对犯了罪错接受劳动教育之后的心理活动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重点地进行了“追踪调查”,以掌握这些特殊青年的失常心理、失常行为及其产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说:“不论我探究个人、历史时代、家庭、民族、国家或任一社会历史群体的内在本质,唯有当我把握其具体的价值评估、价值选取的系统,我才算深入地了解它。我称这一系统为这些主体的精神气质(或性格)。”[1]这里的价值评估、价值选取系统或称精神气质结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效率的差异,它主要指能力问题,另一是活动风格的差异,它主要涉及气质和性格的问题.前者我们已有专文论述,后者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男性气质是和女性气质相对或平行的、具有一定可塑性的人格特质, 是个体内化了的、关于男性应展现出的、符合男性气质意识形态的构念, 维系着自我概念和行为的一致性。男性气质的形成依赖于性别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固执地遵从特定社会化的男性气质意识规范会影响男性的心理健康。对男性气质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向:意识形态取向、社会建构取向和认同取向, 以及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阐述。未来研究应改进测量工具, 更新研究设计, 细化研究领域, 发展男性气质多元化实践以及男性气质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诗歌与气质     
古人云:“诗言志、歌抒怀。”即是说诗歌是诗人抱负的渲泄,也是诗人性格的充分展露,从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植于内心的气质、情操与爱好。从清人纳兰容若的两首悼亡妻词中,不难察觉他的抑郁气质和多愁善感的性格:“青衫湿遍,恁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若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冥冥尽意凄凉”(《青衫湿》)。“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番?最苦啼鹃,频催别鹄,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飚一转,未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