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意志软弱是东西方道德哲学讨论中的重要问题。在儒家哲学中,朱子对此问题的阐发意义重大。朱子认为,真知不仅指向知的广度和深刻感,也内含了一种经由心所认可并落实在具体道德践履中的真实确信,所谓真知必能行;而意志软弱则是常人未能"真知"地落实道德实践所造成的知行不一现象,格致诚正等工夫修养则有助于常人涵养圣凡无二的道德动机结构,使其保持良好的动机状态,从而克服意志软弱。但是,朱子对意志软弱的分析缺乏对理论前提自明性的合理解释,也未能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充分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徐弢 《宗教学研究》2004,(2):142-146
托马斯·阿奎那虽然不是第一位以"自由抉择"为题来讨论人的自由的经院哲学家,但是在基督教哲学史上,他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最为全面和完整,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意义拓展和创造性发挥,他不仅有效地调和了当时经院哲学内部的意志主义与理智主义之争,而且成功地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论中引申出自由的判断与自由的选择相结合的"理性意欲说",从而使人的自由"在内容上成为意志的行为,在形式上成为理智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徐竹 《世界哲学》2012,(3):88-101
Trying理论主张行动者的努力尝试是所有行动的要件,且它就是行动本身。在当代行动哲学中,洪恩斯比与戴维森之间围绕Trying理论的争论,体现为对维特根斯坦"剩余项"问题的不同解答。然而洪恩斯比与戴维森的理解都不能令人满意。维特根斯坦所关心的是,不能由于意志论的直觉而陷入以因果机制类比意志作用的幻象;行动本质上区别于被动遭受的事件,但这不是两类因果作用的分野,而是两种语言游戏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紧接上句"止于至善",意为知道什么是"至善"。亦即知道什么是最完美的思想境界,什么是最高尚的奋斗目标。老子有"知止不殆"之语,意为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两个知止,意思不同。知止而后有定,指有坚定的心志和心态,一心一意,矢志不渝。定,就是心志或意志坚定。这关乎今之所谓信仰,信仰扎根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通过对朱子"真知"概念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说明"真知"概念所包含的动机效力,并藉由T.Nagel的理论,回应休谟式问题(Humean problem)的诘难。依朱子,"知而不能行"只是浅知,而真知则必能行;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对何为最好的知道得越深,他就越可能依其判断去行动,当一个人之知达到了最高程度,他便完全会依知而行。这种知(真知)不仅是对所当然之则之知,也是对所以然之理之知,而这种所以然之理原在自家身心上,经由反省体验而得,因而是具有在道德行动中如此而不如彼的动机效力。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中的意识分析传统和佛教唯识学的心识分析传统,在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问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在现象学中,胡塞尔和舍勒在"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的奠基关系问题上产生分歧和对立。通过对佛教唯识学的"心-心所"说的重新考察和理解,作者在此提出一种立足于现象学直观的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的新的解释方案:"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不应被视作一个复合行为中两个彼此间有奠基关系的行为,而只能被理解或被诠释为一个行为的两个彼此间有主从关系的部分或要素。这里只有一个意识行为,它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感知的模式、感受的模式和意欲的模式。当其中一种模式起主导作用或发挥主导功能时,这个意识行为就表现为突显这种模式的意识行为,如感知活动、感受活动和意欲活动,而它们各自所构造的对象或客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存在一种"动态的奠基",一种不同于"发生的奠基"和"结构的奠基"的奠基关系或奠基秩序。  相似文献   

7.
康德终生关注人,尤其关注实践意义的人。在实践论范围内,他把人放置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上帝诸多关系中去加以审视。人与自身的关系其实就是理性与感性、自由与自然的关系。理性独立于并超越感性之自然从而争得自由,才有道德,才成其为人。于此,康德强调此种独立与超越之自由,强调理性自律的道德价值。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是理性与理性、自由与自由的关系。理性与理性、自由与自由乃是基于道德之上的人格平等的关系,是诸多立法意志的平等关系。于此,康德强调人格之间的平等,强调理性立法的人格尊严。人与上帝的关系就是意志个别与意志一般、理性个别与理性一般的关系。康德引出上帝旨在解决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即至善问题。在康德看来,上帝乃是理性自身的一种主观设定,人对上帝的信仰不过是理性对自身设定理想的信仰,即对正义的信仰。于此,康德强调正义,强调理性战胜人类自我、调整社会的理想。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康德实践意义之人的真正内涵就是理性自由、理性平等、理性正义。康德大讲理性乃其一大贡献,但只讲理性又为其不足。马克思主义不满足于此,才有人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之说。  相似文献   

8.
自奥古斯丁提出自由意志概念并将其确立为行为归责的最终根据后,便在西方哲学史上开启了意志与行为法则之间关系问题的讨论。在卢梭之前,外在关系说主导着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但是无论是把法则视作来自意志之上的神,还是视作来自意志之外的理性或情感,都会使得自由意志成为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而卢梭对"普遍意志"及其与法则的关系的发现,则使得意志成为了万法之源,从而与法则内在地关联在了一起。卢梭的这一开创性工作,为康德进一步完成道德领域的三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休谟基于"理性"与"动机"、"是"与"应当"的区分,对理性主义道德论证提出挑战。回应这一难题并为道德行动重新奠基,成为贯穿英国汉学家葛瑞汉汉学研究的主旨。由此进入新儒学人性论思想内部:围绕"性"是否为善、"仁义"是否内在、"知""行"是否合一等问题所展开的争论,与西方"理性"与"动机"之争取得关联;而由孟子至程朱对性善论的不断纵深和完善,又展示出不同于西方理性主义道德论证的独特指向。葛氏从儒家"由仁证礼""由仁义行""乐循理""德性之知"等观念中提炼出"自发性"思想,在西方伦理学框架之外为道德行动的理据性提供了新的阐释,对"休谟难题"背后的深层观念预设和话语模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在对艮卦的解读中,船山着意阐发了侧重功夫论意义的作为君子治心和处事原则的"行止之道",内在地形成了对儒家"知止"思想的全面阐释,其蕴涵包括四个层面:为何止、如何止、止于何处与止何为,分别涉及"止"的原因、方式、目标与效果。泛言之,"素位"、"尽性"与"治心"是其具体方式,"即行而止"与"止其所"是其行为原则,"成物我"、"厚终始"是其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1.
江怡 《世界哲学》2003,(6):11-13
“非理性是在理性范围内的失败”,这是戴维森在《非理性的悖论》(1978)一文中提出的名言。初读此话,不求甚解:作为理性之异端的非理性何以进入理性的范围?细读戴维森的论证,方领悟其中真谛:一切被称作非理性的行为都包含着理性推理的内核,而它们之所以被称作非理性,只是由于在对这些行为的理由说明和因果说明之间出  相似文献   

12.
黄裕生、聂敏里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展开批评,他们的逻辑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从根本上看以"知识"或"理性"为基础,因此错失了更为根本性的"意志"或"自由意志",其结果是无法"落实责任主体"或无法克服"普遍的责任危机"。故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在确立人类的伦理规范上"未曾有与儒家伦理学以及犹太-基督教相比拟的贡献"。本文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其实践哲学中阐明了远超出"理-欲"二元结构的丰富且复杂的灵魂结构与行动机制,其中在行为者实践生活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相似于康德后来称之为"决意"与"意志"的"情愿"与"明智希求"。实际上,康德与亚里士多德在这方面大致是同心通理的。因而在这一重要问题上,不能"厚今薄古"或"厚古薄今",而应采取对所有大思想家的思想都友好而同情的"人类文明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3.
吴俊 《道德与文明》2006,1(2):42-44
道德主体的知而不行是当今中国道德建设面临的症结之一。本文从知这一环节入手,认为当主体参与道德知识的生产,即从体悟中获得道德认识时,这种知对行最具影响力。体悟是道德知行转化的基础,它不是脱离实践的内求静悟,而是个体理性、情感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它重视亲身经验但不排斥他人经验。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法音》1999,(3)
世智当悟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途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问,真之理论在戴维森的哲学理论中扮演着核心地位,如果不理解他的真之理论也就无法理解他的整个哲学思想。虽然在他的哲学生涯中,戴维森对真的理解并非完全保持一致,甚至在某些地方曾出现过重大转变,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真之理论形成一个整体。因为戴维森在很多关键地方,对真的理解保持着不变。戴维森对真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否定方面看,戴维森认为真是不可被定义的,因为它是一个最简单的概念;其次,真之紧缩论对真的解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并不能把握真的实质。从积极方面看,戴维森肯定了真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并认为人是真的前提;同时,他又强调了真与信念、愿望以及意义之间的联系,认为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必须以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意志软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问题。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最早确立了讨论意志软弱问题的框架。鉴于意志软弱问题在行为理论、自主性和道德责任研究中的地位,它经常被用以检验某些自主性观点的解释力。法兰克福的自主性理论作为一个有影响的自主性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意志软弱的发生及意志软弱行为的道德责任,因此不但证明了自身的合理性,而且推进了对于意志软弱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在当代美国哲学中,唐纳德·戴维森是继奎因之后与普特南齐名的著名哲学家;在我国哲学界,戴维森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不仅由于他关于真和意义的理论挑起了当代语言哲学中的重大讨论,而且因为他对多元文化中的理性活动的关注,使得他被看作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2003年8月30日,戴维森不幸仙逝,使得他与中国哲学家们之间的一个被推迟了的约会成为永远的遗憾。现任教于美国的牟博是这个约会的发起人,而北京的王路和台湾的方万全则是这个约会中众多参与者的成员,他们既是戴维森的学生和朋友,更是戴维森思想的见证人。这里编发的一组文章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戴维森的深厚思想,而且真实地记录了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交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1.对宽容原则的解释 在戴维森富有影响的理论框架中,宽容原则认为,当我们解释他人或另类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前提:他们是理性的存在,他们与我们谈论和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9.
面对晚明三教混杂的现象,正学与异端问题成为晚明儒者的共同关注.李材立足于《大学》的"知止"和"修身"观念,重建儒家心性、经世合一之学,并以此作为区分三教的标准.因此,李材提出的"止修之学"具有三重意义:回应心学流弊、严明儒释之辨以及重思心性与秩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这个访谈录包括八位提问者的问题和麦克道尔的回应。主要论题如下:(1)理性如何运作和理性动物如何脱胎于非理性动物这两类问题之间的关系;(2)麦克道尔的概念论、内在论、和析取论;(3)麦克道尔的认识论、及其"第二自然"观念;(4)所谓"自由意志问题";(5)哲学的治学之道;(6)麦克道尔近期的一个比较大的观点变化,即不再认为经验内容是命题性的而转而认为它是直观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