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沈以藩 《天风》2004,(8):27-30
我很高兴有机会谈谈中国教会的传福音事工。感谢主!中国的教会今天不单非常兴旺,我们更感觉到主亲自在动工,打开福音的门。中国教会能够兴旺,也是许多前人所撒下的种子的结果,是跟今天许多爱主传道人以至信徒热心传扬福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10)
正2020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周年。在70年的具体信仰实践中,中国基督教的自治、自养、自传原则,体现了中国基督徒爱国爱教的核心价值,奠定了中国基督教处境化传扬道成肉身基督福音的重要基础。自治、自养、自传原则更是为了办好中国教会,落实在治好、养好、传好的美好见证中。治好,就是加强教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雪峰 《天风》2017,(2):40-41
教会要的不是“决志”,而是“归主”圣诞节过后的几天,不断听到主内肢体分享的感恩见证,也不断看到教会网站刊出的特大喜讯,内容几乎相同,就是某某教会的圣诞布道中又有多少人“决志归主”。作为以传扬福音为己任的牧者,看到有人“归主”的消息,我当然会为之激动。然而,激动之余,亦有一些担忧。我在想,这些“决志归主”的人,  相似文献   

4.
感谢天父,这几年来,随着教会各项事工不断发展,教会圣乐事工也有了进展,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现象。笔者经常跟随圣乐老前辈杨旅复老师到浙江省各地开办圣乐培训班,每到一处所看、所听,感触很深,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气象。 一、教会圣乐事工逐渐得到重视 当令,有许多教会负责人都认识到,教会音乐在传扬主的福音,引人归主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观念上有了更新,不像以前认为教会的圣乐事工,是  相似文献   

5.
周晓燕 《天风》2001,(6):41
听说某些肢体的信仰中有许多“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不自由”的规条(西2:21),这造成欲加入教会的人,因种种的“不可”只能在教堂外徘徊,这种规条岂不是拦阻基督福音的传扬吗?岂不是违背圣经的教训: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林后3:17)。 主的这段教训是针对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中国教会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的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处境中更好地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7.
“和好的福音”不仅是当年主降生之夜, 天使、天军向人间宣告的喜信佳音,更是历代教会传扬福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姜诚 《天风》2022,(2):32-33
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1.如何切实在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福音本是好消息2,如何让福音实实在在成为中国人的好消息?本文主要基于《使徒行传》15章的经文记载,浅探...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会从解放后的第二年开始三自爱国运动,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针,至今经历了四十个春秋。这是秉承我国教会前辈遗志,在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冲破内外重重阻力,争取爱国权利、争取自办教会权利,为保证教会的生存和福音传播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四十年。这是中国教会史上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探索自办教会经验,开辟新天地的四十年。是中国教会开始以崭新面貌自立于世界教会大家庭之中的四十年。因而也是我国教会四百余年来最富有成果、最有生气、最有希望的四十年。是值得纪念的四十年。四十年来伟大实践和探索的成果之一是找到了教会与社会主义相协调的道路。认识到爱教爱国都是天主诫命,爱教爱国就是爱主爱人,二者应当统一,而且爱主爱教应当体现在爱人爱国上。在这一正确  相似文献   

10.
杨凤英 《天风》1996,(3):27-28
讲台工作是教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做好讲台工作,对传扬基督的教义、培养信徒的灵命、建立主的教会都有重大的关系。治好、养好、传好是中国教会当前的重要任务,对传道人来说理所当然应在“传好”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会复堂几十年来,各地纷纷建立教会,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间教会建立,这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教会大复兴。目前,主的福音在中国这块神州大地上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福音了。无论你到哪里,只要一问,便能轻易地找到主的教会,真是令人兴奋。与此同时,却也时时看到或听到一些反映教会不良情况的文章,令人忧心如焚。就拿今年第4期《天风》所刊登的《心中的圣殿如何?》一文来说吧!还没有建立一间正  相似文献   

12.
三自颂     
三自运动五十年,基督国里天地宽。 耶稣施恩福音降,教会处处是春天。 五十年前岁月艰,教牧圣工步履难。 同是一主一本经,中国教会洋人管。 天有情,神有眼,唤醒睡狮斩魔顽。 推翻千年封建制,建立中华新家园。 基督根扎华夏土,教会从此展新颜。 宗教信仰受保护,教会经费把税免。 自传自养且自治,爱国爱教爱家园。  相似文献   

13.
邸尚登 《天风》2006,(12):45
裘亚冠长老7岁时丧父,下面有两个弟弟,母亲任教会传道。外婆是一位爱主很深的老太太。她长在基督徒家庭,深受上代之熏陶,虽家境清贫,促使她从幼小就能自理生活与学习,12岁即住读求学,品学兼优。年轻时求学在景海幼儿师范,并参加青年女子立志布道团,为基督使命,传道作证,引人归主,同得福音的好处。  相似文献   

14.
右边撒网     
余江 《天风》2006,(11):8-9
象征着为上帝而活的人生,愿意遵行主的旨意,与基督同工,传扬福音,领人归主; 充当教会的义工,服侍弟兄姐妹,关心他人的疾苦;热心祈祷,为教会的事工和别人的需要,常在施恩座前代求。如此投入,并为此付上代价,必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计 《天风》2007,(10):33
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是中国教会的办教方针和原则,几十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自治”意即“自我治理”。教会要怎样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如果教会治理得好,一定会兴旺,可是怎样的治理才是好的治理呢?我认为,大多数的信徒满意才是一个成功的教  相似文献   

16.
岳清华 《天风》2008,(5):35-37
综观中国教会目前状况,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尽管我们服事教会多年,甚至几十年,然而教会身处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中,我们这些蒙神选召的工人,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需要求主来引导我们如何在新时代中做个好牧人,才能承担上帝所托付的福音使命.  相似文献   

17.
刘红海 《天风》2002,(5):24-25
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如何在恩主的带领下活出信仰基督的生命,必须要有正确的信仰引导."端正我们的信仰"向今日基督徒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面对主所赐予我们的大使命,怎样去完成.必须在处境中思考。"山村小明灯"给我们展现一所普通的农村教会在处境中见证福音的成功例子。 "让我重新认识三自"是一位海外赤子.经过海外信仰生活的实践.深感中国教会走"自治、自养.自传"道路的正确。河南许昌诚德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为社会办实事.使残障儿童找到了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8.
谢炳国 《天风》2016,(7):7-9
正今天思想的主题是"跟随基督的脚踪行",耶稣基督的脚踪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从三个方面分享。一、跟随基督传福音的脚踪耶稣从30岁开始传道,一直到33岁。他所做的主要有三件事:一是拣选训练十二个门徒;二是医治各样病症;三是传扬天国福音。前面两件事都是为传福音做预备的,而耶稣来到世上最伟大的事就是传天国福音。耶稣曾经在会堂里说:"主  相似文献   

19.
郭峰 《天风》2001,(9):23-24
三自原则不仅仅是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还是使基督教会在中国得以更好存在的必要条件,得到教内外广大人士的认同 今日中国教会遵循三自原则,虽也含有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处境相适应的意思,但中国教会并不仅仅将遵循三自原则作为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是基于对宣教史的反省和对承受在肩的福音使命的认信。 一些对中国教会抱着负责态度的领袖如吴耀宗先生等人对此进行思考。他们认为一个教会如果不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共同语言,那它的福音工作就会困难重重。向人宣扬福音,向人宣告上帝的与众  相似文献   

20.
贾虎林 《天风》2001,(9):18-19
神学反映了教会的思想活动,那么神学思考在教会生活中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神学思想建设在办好中国教会的道路中到底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 一、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有助于正确处理好国家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使中国教会始终不渝地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道路。 爱是上帝最基本的属性,圣经说“神就是爱”(约-4:16)。从旧约到新约,不单显明了神对人类的大爱,更显明了神要求人类回应他的爱——要爱神爱人。在马太福音22章37-40节中,耶稣把圣经的教训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