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卢卡奇为什么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 被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匈牙利著名学者卢卡奇,在《社会存在的本体论》(1964年开始撰写,1970年停止写作)中专门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本体论问题。卢卡奇承认,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形态,所谓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并不现成地存在于马克思的文本中,而是他自己建构出来的(参见卢卡奇,上卷,第637页)。这样,我们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在其晚年所写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一书中,从劳动作为目的论设定的社会存在初级形式出发,阐发了他所解读的马克思《资本论》及手稿中蕴含的哲学伦理思想,这种解读与其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截然不同而又颇具高度。卢卡奇认为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必须在理解思路上厘清马克思的方法。通过对本体论基础上的价值分析,以及对伦理应该、伦理自由、伦理异化等范畴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分析,卢卡奇既批判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又分析了斯大林式僵化意识形态错误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3.
李俊文 《世界哲学》2007,(4):102-106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以劳动为本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卢卡奇确定了劳动的本质性内涵:作为目的论设定过程、作为社会实践模式以及作为类自由模式的劳动。以历史性对存在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劳动为本体建构的关于社会存在的劳动本体论的基本内涵表现为,自然本体论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提,劳动创造着人及其本质,目的性劳动驱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卢卡奇的劳动本体论学说对重建与发展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卢卡奇最后在1955年开始写作他的伟大著作《美学》时,他已经七十岁了。1962年他完成了第一部分。根据这位哲学家的计划,这一部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写成的,是他的《美学》的整个基础。实际上,这部著作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全新改造。卢卡奇把《美学》看成是他一生的主要著作,而它的读者也承认它是这样一部著作,把它看作是一位伟大思想家终生著作的最高荣誉。这部著作一下子结束了许多过去的讨论,并给这部书的作者带来了一种他从未得到过的承认。在他写完《美学》的其他部分之前,他下决心首先试图对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根据这部伟大的认识论著作,他已经深刻考虑到对认识论的研究不够充分,并试  相似文献   

5.
一直在海德格尔那里看到自己重要对立面的卢卡奇,曾多次同他的著作作对照。他把这样的对照纳入到诸如《是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理性的毁灭》或1949年的论文《论人道主义,海德格尔的复活》等主要论战性的著述中;他把这种对照也纳入到诸如《美学》或《社会存在本体论》这些哲学概论中。在其他当代哲学家中,没有哪一位哲学家能使卢卡奇产生一种对照的兴趣,这是一种批判的兴趣,当然正象难以捉摸的亲合性和排斥性的作用那样,把这种兴趣同他的思想结合起来。 海德格尔对于异化现象的探讨也处在这个兴趣的中心,他的探讨始于《存在与时间》中对人的某种著名描述。卢卡奇在《理性的毁灭》中和在《美学》中,在承认《存在与时间》中的某些篇章有启发性和有力的同时,对该书作者的方法和结论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他确信,异化,正如海德格尔所想像的那样,是针对马克思以物化和商品拜物教为题所分析过的社会现象。此外,他毫不犹豫地论及这位哲学家身上的“反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他不是转向过去,而是(沿着克尔凯廓尔的足迹)转向近乎神学的存在的现实,因为常人无非是被清除掉社会的和经济的规定性的现代的日常生活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李俊文 《哲学动态》2007,42(7):25-29
卢卡奇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以卢卡奇的晚年著作的再生产理论分析为视角,以社会进步发展为实践诉求,展开其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和现实意义的挖掘。卢卡奇在晚年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著作中表述的再生产理论主要论及两方面的内容:即再生产的一般性问题与再生产的具体性问题。一再生产的一般性问题何谓再生产,卢卡奇认为:“再生产过程是在一个——由诸多整体组成的——整体中进行的,因此,只有从它的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整体中才能相应地把握它。”[1]这里,与其说卢卡奇确定了…  相似文献   

7.
卢卡奇晚期探讨社会存在本体论达到了对社会历史哲学研究的高度。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观点是关于社会存在整体性思想。理论的新意之处:从一般存在的角度对社会存在进行探讨,指出社会存在具有多样性、整体性特征;社会存在是因果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劳动是阐述社会存在中相互联系各因素发生关系的中心概念;确认社会存在整体性,论证了社会存在本体的思想;社会存在本体论是集劳动、实践、意识、价值四个特点于一体的现代本体论。  相似文献   

8.
司强 《现代哲学》2023,(6):19-24
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态度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总体性辩证法从以黑格尔的观念论为基础,将自然与历史相区别的二元论,到构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尝试。只要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法就不仅仅存在于自然领域,而且必须涵盖社会和历史领域。就此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并无原则性区别。卢卡奇早年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是误读。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的晚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老年卢卡奇的哲学,不应该把我们的分析只是局限于二次大战以后,因为他的晚期哲学同他20世纪30年代的理论著作之问的连续性极其重要,如果我们不考虑到包含在他战前或战时著作中的哲学观点,那么甚至他的最后两部著作,即《审美特征》和《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我们都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按其标题来说,是介绍关于 G·卢卡奇的理论成就的争论,关于如何理解这位匈牙利思想家的著作的争论。它还包括一些有关卢卡奇的传记资料以及作者的评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K·施列茨卡的《G·卢卡奇的思想世界》”一文的继续和补充。在过去五十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匈牙利思想家 G·卢卡奇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他在哲学和文艺理论方面广泛的成就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运  相似文献   

11.
在现当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演变与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史中,卢卡奇的理论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本期选取了三篇卢卡奇思想的研究论文,它们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理性的毁灭》为文本,或者分析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比重及其关系,倡议借助康德超越黑格尔主义;或者从卢卡奇坚守的"文化主义"去寻求"卢卡奇效应"的思想力量,指出"文化主义"是一种反实证主义、清除经济主义或经济决定论和反自发主义的思想立场;或者从哲学发展史的视角分析理性的涵义,探寻理性毁灭的根源和重塑理性精神的意义,提出理性能够穿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人自身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当前,推进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理论界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此而言,进一步彰显卢卡奇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卢卡奇的研究,大量的论著是研究卢卡奇和黑格尔哲学关系的,而探讨卢卡奇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的文章甚少。实际上,卢卡奇不仅在其成长过程中与康德哲学有过关系,而且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也多次专门评述了康德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弄清卢卡奇对康德哲学的这些评述是掌握卢卡奇与黑格尔哲学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了解他的思想发展过程,把握他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主导思想,进而从广阔的思想史背景上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极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一般说来,人们都把卢卡奇看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其实,卢卡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就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卢卡奇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对东方社会主义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目前,在中国和苏联理论界讨论的实践与实践本体论、主体与主体性、人与社会、社会异化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等热点理论问题,都可以在卢卡奇那里找到关于它们的富于创新性的深刻论述,有些论文所阐述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卢卡奇在二、三十年代已提出的观点的进一步展开。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要想研究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要想发展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不去深入研究卢卡奇的思想。不管我们在研究中给予卢卡奇何种评价,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评价,卢卡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不能说是不深刻的 ,他从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结构二重拜物教的角度对第二国际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机械解释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并提出了以“历史” (前期 )和“劳动” (后期 )为核心概念的对马克思哲学的新解释。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经常大段引用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的话。他自己也经常明确地讲过 (特别是在他后期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 )经济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 ,那种“把作为哲学家的青年马克思和以后作为纯粹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对立起来的做法”是“虚弱”的。① 这些现象对…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奇(Gyrgy Lukacs,1885——1971),一生写了大量哲学论著,从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注意和认真研究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理性的毁灭》一书,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将要论述的《理性的毁灭》一书中的哲学(史)方法论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1930年,当时任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院长的梁赞诺夫,让卢卡奇看了尚未正式发表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他读罢激动不已,以致于使他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关系发生  相似文献   

16.
颜岩 《现代哲学》2023,(6):11-18
《历史与阶级意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卢卡奇在书中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但由于未能完全洞察和拒斥黑格尔和韦伯思想中的保守主义成分,最终在理论上陷入了悖论。深刻剖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法哲学以及韦伯的合理化和官僚制思想,揭露其中内含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因素,不仅是正确评价卢卡奇思想的根本前提,也是阻断《历史与阶级意识》理论错误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关键。梅扎罗斯对《历史与阶级意识》思想遗产的评估可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但由于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历史性方法的积极影响,因此他对卢卡奇思想中保守主义成分的评估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7.
重塑社会主义观念形态:社会学的思考──兼评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孙嘉明观念形态是一种社会精神或意识体系,然而它又是一种“社会实在”,是社会的精神和质的规定。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过来制约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联系当前我...  相似文献   

18.
在卢卡契漫长而曲折的学术生涯中,美学是贯穿其一生的研究领域。从他的博士论文《戏剧的形式》和第一部美学论文集《心灵与形式》(1911年德文版)到晚年的代表作《审美特性》(1963年德文版),跨越了半个世纪。如果说《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是卢卡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独创性探索,那么《审美特性》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拓性贡献。他提供了一种在知识论基础上对审美现象进行哲学研究的方法,开拓了一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与生存论视野中的美学研究路线。一美学作为研究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的人文学科,哲学观念的取向是决定其世界观和方…  相似文献   

19.
匈牙利《社会评论》(月刊)1983年第8、9期发表了《纪念乔治·卢卡奇诞辰100周年提纲》。这个文件是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文化政策工作部根据政治局决定拟定的。该材料对了解、研究卢卡奇及其论著有参考价值。提纲介绍了卢卡奇的政治生涯和他的思想的发展过程。提纲认为,乔冶·卢卡奇(1885—1971)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毕生的理论工作,为本世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中,他特别注重分析马列主义的哲学遗产、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问题、德国古典哲学史和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的哲学。他的艺术理论也为本世纪的欧洲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活动和功绩远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初,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E. 巴尔发表了一本题为《G. 卢卡奇》的著作。1972年该书被译成法文,书名改为《卢卡奇的思想》。该书介绍了卢卡奇的生平、思想路线和他的理论活动。作者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他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活动对历史、对欧洲共产党的发展曾有过重要的影响,他的一生(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