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乞丐国王     
赵荣霞 《天风》2010,(3):57-57
曾经有一个爱尔兰国王,因为没有儿子,就派人在全国张贴公告。公告中说,他要选一位青年男子做王子,将来接替他做国王,不管他是穷还是富,只要他具备两个条件:一、他必须爱上帝,二、他必须热爱自己的同胞。  相似文献   

2.
路上的石头     
正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相似文献   

3.
思索与感悟     
很久以前,一位国王在一场重要的战斗即将开始前,派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钉掌。铁匠钉了三个掌后,在钉第四掌时发现还差一个钉子。因为时间紧迫,他只得少钉了一个钉子,马掌当然不牢实。战斗开始了,国王骑着马冲锋陷阵,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等他再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国王没有马骑了,他的军队分崩离析,士兵们自顾逃命。  相似文献   

4.
这是件好事     
从前,有个非洲国家的国王,他非常信任自己手下的一位充满智慧的大臣。这位大臣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说:“这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5.
一天,印度有位国王向他的大臣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怪问题。“如果有人胆敢拔我胡子,应该用什么刑罚来处罚他?”国王问道。  相似文献   

6.
扑火     
在罗马书十二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牧人披尔因忠于波斯国王做了宰相。他的同僚们都忌妒他,召集会议,讨论如何赶他下台。会议后派代表去向国王密告:“王啊,披尔出身卑微,一旦被选为宰相,位高于我们,权又大于我们,愿王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7.
一位国王有洁癖,他最害怕自己的鞋底沾上泥土,于是命令大臣,把整个国家的道路都用布覆盖上。大臣开始组织人力丈量全国的道路,结论是,覆盖全国所有的路,需要20万工匠不停地工作50年,而全国的人口也不过50万。大臣心急如焚,向国王痛陈利弊,说弄不好会亡国。国王一怒,将大臣处死。国王又派另一个大臣来办此事,结果这个大臣很容易就解决了此事,用布给国王做了一副鞋套。后一个大臣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思维从路转到国王的脚上,天大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8.
出山泉水浊     
杜甫的《佳人》一诗,描写了一位在战乱中家道衰落又遭丈夫遗弃,飘零到山中谋生的女子。诗中有句比喻主人公高尚品格的话,值得反复品味:“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那女子是在山的泉水,清澈,甘甜,婀娜,让人有无数美好的比喻与遐想。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爱他的儿子甚于世上所有的东西。但是这位王子并不快乐,不论国王用什么方式逗他高兴,他还是一天一天地悲伤下去。这个年轻人似乎因此而一天天的枯萎下去,但是他也说不出有什么地方不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国王因为这件事变得很绝望,他从世界各地找来最有学问的医生、哲学家、教授到宫里来看王子的病情。这些智者在看过王子后聚集在一起讨论,然后向国王说道:“国王陛下,我们已经做过研究,也彼此讨论,现在我们就告诉你该怎么做,你得找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永远快乐的人,然后用王子的内衣来交换他身上穿的内衣。”第二天,国王…  相似文献   

10.
几乎每个教堂都有一扇以耶西树为主题的彩色玻璃窗。建设沙特尔主教堂的艺术家在西立面以一棵耶西树为载体,展现了一幅基督高贵血统的世系图。这幅图从底部的耶西开始,然后树枝由他的腰部向上伸向四位犹大国王、圣母玛利亚最后直至耶稣。国王旁边的先知在中世纪艺术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耶西树是中世纪的热门话题,而彩色玻璃窗所呈现的不单是基督的家谱,更是对中世纪社会现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来自南部非洲的莱索托国王莫舒舒二世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友,他及其一行十余人,由广东省杨立副省长陪同,于1985年9月6日下午4时,冒雨来到广州市石室圣心堂进行参观访问,并拜会广州教区叶荫芸主教。这天下午,圣心堂里张灯结彩,主教、神父、修女和教友们喜气洋洋地准备迎接建堂百多年以来第一位来访的国王。约四时许,国王和他的随行人员,在叶主教等人的陪同下,缓步走进圣堂,他们在祭台前跪下,朝拜圣体,并默默祈祷。  相似文献   

12.
数百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聪明的臣子,交待了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   这些聪明人离开老国王以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老国王看了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去读完它。把它浓缩一下吧 !”   这些聪明人又经过长期地努力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继续浓缩。   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浓缩为一页,浓缩为一段,最后则浓缩成一句。老…  相似文献   

13.
拉结     
思恩 《天风》2007,(18):23
每当读到旧约圣经的雅各时,我们都能看到一位幸福的女子——拉结(拉班的次女,雅各的妻子,约瑟和便雅悯的母亲),因为雅各为了她而为自己的舅舅拉班(拉结的父亲)服事了十四年。从雅各为拉结的付出,我们可以看到拉结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位女子。但就是这样一位本应幸福的女子,却在一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4,(4)
夏尔梅耶先生是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秘书长,他曾经是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国王的顾问,在亚洲住了二十年,对东方文明有很深的了解并心向往之。他热心于中法文化的交流,为这次中国佛教文化展的举行做了许多工作。一月二十二日晚,夏尔梅耶夫妇前往潮州会馆拜访了净慧大师,双方就佛教在欧洲的传播等问题进行了对话。梅耶先生:达赖喇嘛说,在近一、。个世纪之内,全世界都会变成佛教的世界,您说对吗?净慧大师:从最近的情况看,佛教在逐渐普及,信徒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梅耶先生:在欧洲,佛教居第五位。净慧大师:哦?梅耶先生:第一位是天…  相似文献   

15.
蒿志强 《天风》2011,(4):38-40
约西亚是南国犹大第21位国王,在位31年(主前640年到主前609年)。他是一个敬虔的人,不但用耳听神的话,还用脑、用心去想,用手、用脚去行,所以上帝特别地赐福他成为彪炳千秋的君王(参王下22:1—23:30;代下34:1—35:27)。  相似文献   

16.
卢梭的选择     
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第二天,使臣来到了卢梭的住所,宣布国王要召见他,并且要赐给他一份年金。有了一份国王赐予的年金,就等于有了一份有保障的固定收入,这对于居无定所,入不敷出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大的恩赐,可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听一听他在《忏悔录》里所陈述的理由吧:“那笔可以说是到手的年金,我是丢掉了,但是我也就免除了年金会加到我身上的那付枷锁。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一接受这笔年金,我就只得阿谀逢迎,或者噤若寒蝉了。”中国有句俗语:“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食人俸禄,就要为人谋事。卢梭拒绝了国王,注定还要过漂泊不定的生活,但却保持了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这是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者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快乐是什么     
从前有一个生活殷实的村夫,他拥有良田千顷,稻谷万担,但他仍不满足,觉得自己还不富有,也不快乐。他想,国王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自己为什么不去当一当国王,好好享受一番呢?  相似文献   

18.
细节的力量     
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因一个马掌钉而输掉整场战役。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一句话:“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快乐在哪儿?     
有则寓言。 花天酒地的国王总是郁郁寡欢,便亲自外出寻觅快乐的人,当他看到一位穷苦的农夫正在放声歌唱,就问:“你快乐吗?”农夫回答:“当然快乐。”国王颇感费解:“你这么穷,也能有快乐?”农夫回答:“我也曾因为没有鞋穿而苦闷沮丧,等到  相似文献   

20.
经文:撒母耳记上16:13 “于是撤母耳把橄榄油拿出来……膏立了大卫。上主的灵立刻支配大卫,从那天起与他同在。” 弥赛亚是希伯来文的音译,原来的意义是“受膏者”。以色列的国王是要在圣殿里隆重的典礼中,主礼者用圣油抹在头上。第一位国王扫罗是撒母耳膏立的(撒母耳记上10:1)。 最生动,也是最凄惨的膏王典礼莫过于诗篇第二篇,在他膏立的时间,刚好国难当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