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处在罪的阴影之下,同时又摆脱不掉父亲的慈恩.在我们里面有一股力量,迫使我们去做我们不要做的,也迫使我们不去做我们知道该做的.这股力量的正确名称是罪.正像圣保罗所说的:"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7:15)他接下去说,是住在我们里面的罪使我们成为这样.<路加福音>第15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离弃上帝的道路的时候,我们不是处在上帝创造我们时愿意我们处在的地位.然而这不必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浪子即使在为主人看管猪群的时候,也还是他父亲的儿子.耶稣对浪子具有很大的信心,说他"醒悟过来",说他又成为他自己.父亲对他的回归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等待着他的回归.我们不要把人生看为不变的.我们都在变化之中,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像一只死了的、僵硬的、钉在硬纸片上的蝴蝶标本.我们是一个来自过去、活在今天、展望未来的活的能努力的主体.浪子也好,我们每个人也好,都是在改变之中,我们都是上帝手中的半成品,这给予浪子和我们每人以希望.  相似文献   

2.
人生虚当是快乐之旅,如果访问自己的心灵,请先问问自己快乐不快乐。心灵的快乐是无价之宝,它使人保持恬淡的心情。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一直为我所仰慕,羡慕的不是他的功成名就.而是他以快乐为原则的人生态度和气质。朱德庸是在事业尚未发达的时候辞掉工作的,他之所以辞掉工作.是因为每天去上班的时候都问一声自己,我今天是不是感到快乐。当他发现工作已经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时,  相似文献   

3.
8元钱的钻戒     
自卑者面对生活缺乏勇气,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挣扎。他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农庄里,交通不便,一年当中也碰不到几个陌生人,平常只能见到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再加上他的自我意识极重,不喜欢见任何人,导致他15岁的时候就常常被忧虑恐惧所困扰。比起同龄的少年,他长得太高,而且太瘦.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我们经常为别人喝彩。球员踢进一个好球,球迷会为他欢呼;演员演了一出好戏,影迷会为他鼓掌;孩子取得好成绩,会得到父母的夸奖。但,我的朋友.当你徘徊于成功者荣耀光环之外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为自己喝彩?  相似文献   

5.
发现自己     
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0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回顾青年时候付出的努力,歌德感慨地说:“要发现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的光阴。”  相似文献   

6.
彭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00-10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和交谈的笑语,看到师生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场景,感受到怡荡的春风,希望学生一提到自己所教的语文课就一脸兴奋,充满期待。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语文课在冗长的分析解剖中,在五花八门的测试训练中,在我们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中,让学生不再心向往之,提起来毫无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失去魅力,不再美丽。如何给学生美丽的语文呢?  相似文献   

7.
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因作为其哲学结果之一的解构主义而知名于世,但对他的思想的真正的哲学审视,更应当注目于他的这个和诸如此类的结果的逻辑来源上。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将发现,他与胡塞尔(E.Husserl)的现象学哲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人们经常提到他出版的第一部著作《E.胡塞尔的“几何学的起源”:翻译和导引》,但现在我们已知道,1953年,当他还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就写成了一部专著:《胡塞尔哲学中的起源问题》(J.Derrida,LeProblemedeGeneseDanslaPhilosophiedeHusserl,Paris:PUF,199Q).事实上…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08,(8):6-8
神在任何时候不会拒绝给我们好处,即使他不应允我们所求的内容,但也深藏他自己的美意,让我们更能活出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大二的时候,一位资深的经济类专家来学校做报告。做报告的人总希望在下面听的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报告厅里有多少学经济的学生。专家问了三遍,我们底下的同学却没有一个人作声,甚至头都一时间低了下来,生怕专家询问的眼神触及自己的眼光。其实,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但由于怕老师跟着提问,故都不愿意让专家注意自己。专家是个很会揣摸心理的人,他苦笑着说,既然大家都沉默,我就先停顿一下给大家插一个小故事。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大学里也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演。每次…  相似文献   

10.
耶稣曾经行过五饼二鱼的神迹,在这里又一次行了件类似的神迹——使四千人吃饱,这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真理,耶稣是做事直到如今的主,他的能力没有改变,怜悯之心没有改变,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不断地帮助我们,随时地怜悯我们.每一个在礼拜的弟兄姊妹都希望自己得到耶稣的怜悯,我们更相信耶稣一定赐下怜悯."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  相似文献   

11.
言行一致     
“你们应按这圣言来实行,不要只听,自己欺骗自己。”(雅1:22)雅各伯宗徒以自己真实的行动回应了圣言的召唤,并最终为这圣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每一个蒙天主召唤的人,都是他所喜爱的。我们不能够只接受主的祝福而不设法回报他,这要求我们该以实际的行动来回应。为了不让我们的眼盲目,主基督亲口交给了自己的门徒一份向主祈祷的经文——主祷文。  相似文献   

12.
三乐     
段国栋 《天风》2005,(4):35-35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39:9)。 默然无语是担当、忍耐、宽恕与爱的最高表达境界。 当耶稣一次又一次被带到那些所谓的"审判官"面前接受"询问"、"审判"时,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时候是 选择沉默的。 当他最后面对自己的同胞对他的恶意扭曲高声叫嚣着"钉他上十字架"时,他选择了坦然无惧面对;选择 了顺服天父所要他背负的十字架;选择了无限宽恕的默然无语。 他用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鲜血回答了一切!  相似文献   

13.
一只香炉     
台湾人卜杰,是一个相当自卑的小人物。从小他的父母便早早地因病离开了他,上学的时候,卜杰全是靠别人的救助过来的。他的成绩是班上的最后几名。工作后,他先后换了几个地方,仍然一无是处,卜杰认为,自己是人群里最差的那种。因此,卜杰对生活非常失望。25岁那年,他患上了抑郁症。他去找朋友谈心,希望能够得到拯救,朋友告诉他,在这个世上,只有自己才能够拯救自己。  相似文献   

14.
飘醒 《天风》2006,(17):24-25
亲爱的弟兄姊妹,别忘了,我们是基督徒,身上带着神爱的印记。神爱我们,也希望我们把他博大深沉的爱带给那些不认识他名的人,希望我们有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在教堂里面敬拜神聆听神话语的时候,我们心里必定都相信,神爱我们,我们也是爱神的。在面对十架默祷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求主再一次用十架宝血洗尽我们一切的污秽与罪孽,一方面求主应许我们心中所求所想。我们将心中一切忧虑重担卸给神,交在神的手中,然后心灵平稳安静。礼拜结束,我们各自怀着感恩的心走出  相似文献   

15.
笑对无奈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着许多自己搬不掉的无奈之山,与其在不可逾越的无奈山前伤心叹息,或者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之中痛苦心碎,倒不如把它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以成就自己生命的美丽……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使自己的许多发明,尽可能多的变成服务于人类的产品,晚年的时候,他用尽自己的全部积蓄,终于建起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工厂。在自己的工厂里,他可以在生产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发明和创造。然而,不幸的事情却发生了:一场大火正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工厂。当爱迪生驱车来到现场看到根本就无法控制的火势,许多人都在担心老人是否能…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4,(5)
五年前的今天,三天从未有过的大黄风过后,拉萨蒙尘,雪山披孝.班排大师舍报西归了。他离开了我们,但他高大魁伟的身材,满月股的面庞,依然温暖着我们的心。大师他.作为藏传佛教的领袖,热爱自己信仰的宗教;作为藏族的优秀代表,他热爱自己的民族;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热爱祖国;作为党的忠诚朋友,他热爱中国共产党。把爱教、爱民族和爱国、爱党完美地统一起来.这是大师一生真实的写照。早在1982年,大师以双重身分到日喀则视察工作。从工作角度讲,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从宗教角度讲,他是大活佛,藏传佛教杰出的领袖…  相似文献   

17.
一、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自己赚钱今年35岁的马修·德尔是美国芝加哥的不动产大王塞缪尔的儿子。塞缪尔虽然拥有14.6亿美元的资产,但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他一直都认为,“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赚钱。”他不想让马修坐享其成,而是鼓励他自己创业。1988年,马修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塞缪尔并没有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是让他到社会上去自谋职业。马修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15个月,赚到了4000美元。然后,他用这4000美元做本钱,成立了普罗米修斯科技公司,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11)
正你知道吗?哀伤是可以被允许的。我们的失去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唯有直面哀伤,才能够知道我们所失去的,才能更适当地处理我们的经验,处理我们的情绪,充分发挥生命的潜力。《约翰福音》9章1节至3节,门徒看到盲人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就是猜测这个人瞎眼的原因——是他自己犯了罪还是他的家人犯了罪?但耶稣没有把这个人的眼盲归咎于犯罪,而是说"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们在办公室里闲聊,有一同事说起他同学的老婆很能干,大到买房子、装修,小到上街买菜、做家务,她全包了,这还不算,她还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工厂,挣了钱买了轿车。我承认这女人真能干!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自己朵死也不让他爱人来帮忙,是爱到极致还是嫌丈夫无能,还是他没有时间?现在很多的人在爱对方的时候,照顾得面面俱到,结果还是分离,就是因为没有给对方留下爱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好多的日子,老公总是不在身边,在想他而不见的时候,心里的柔情总是千百转,总是喜欢幻想:我希望自己是老公需要倾诉时的红颜知己;是他感觉良好骄傲自豪时,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的小妹;是他需要关心照顾时温柔呵护他的姐姐;是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知书达理的老婆;是妩媚妖娆善解他意的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