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的变奏     
赖辉亮 《世界哲学》2009,(2):115-125
在西方文化史中,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形态中,对爱的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在希腊神话中,爱是以欲爱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以自我欲望为中心的爱,它的特征表现为对外在对象的占有。在希腊哲学中,爱主要以智爱和灵爱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以人的理性为中心的爱,它表现为对外在世界的探求与自我灵魂的净化。在基督教中,爱是以圣爱的形式出现,它是一种以人的信仰为中心的爱,是一种超自然的爱,表现为爱上帝和爱众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爱是以情爱的形式出现,它从人的自然情感出发,因对方的可喜性质而欣赏,是一种欣赏式的爱。  相似文献   

2.
行为博弈视野下信任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是指个体愿意相信对方会与之在某种风险活动中互惠(对方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信任的实证研究主要包含相关研究和博弈实验研究,代表性的博弈实验有囚徒困境、信任博弈、议价博弈和蜈蚣博弈.人们对信任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四个:(1)信任是一种理性的计算;(2)信任是一种人际态度;(3)信任是一种个人特质;(4)信任是一种社会品德.  相似文献   

3.
爱是什么     
爱是莫名的喜欢爱是无由的牵挂爱是一个问候爱是一声叮咛爱是无私的奉献和包容爱是理解爱是信任爱是关怀爱是付出爱是默默地守候和无期的等待爱是冬日的阳光爱是春天的细雨爱是温柔爱是阳刚爱是灯塔爱是相敬如宾爱是柴米油盐爱是苦辣酸甜爱是春夏秋冬爱是风雨后的彩虹爱是什么@孙立君  相似文献   

4.
少男少女踏进青春的门槛时,自然而然要对异性产生好奇与爱慕。异性交往的烦恼是最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初恋,开始的感觉是这样的美好而单纯。然而就是因为它单纯,所以也脆弱。它往往是近不及待、无比强烈地开始,但当这种爱表达给对方后,不一定得到对方的认可,被对方接受,这可能使你感到失落,第一次尝到“爱”被拒绝的滋味。  相似文献   

5.
同饮生命泉     
吕德志 《天风》2003,(10):12-13
经文:约6:36,诗90:12 我们在理解生命,欣赏生命的同时,去爱,去感悟,去体会,去思考,因着认识耶稣,把我们短暂、脆弱的生命,融入到主耶稣基督永恒的生命中去,使我们的人生因主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下面从三个方面分享。  相似文献   

6.
余小倩 《天风》2013,7(7):19
年轻时,我们常把坚强的父亲当成挑战对象。渐渐懂事后,才懂得父亲也需要我们的理解和爱。不同的年龄,父亲需要不同的爱。初为人父者,需要信任。"小爸爸"们内心往往惶恐:我能带好孩子吗?他们往往因笨手笨脚,而被排斥在母子的二人世界之外。此时小爸爸需要支持和信任。三四十岁的父亲,需要尊重。此时正值事业上升期,身心压力大,对家庭的关心少,往往会招来妻子和孩子的不满与抱怨。心理学家提出:女性需要关怀,男性需要尊重;女性遇到压力时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对他人合作行为的预期。Luhmann认为信任是简化不确定性的重要机制。合作动机高的个体有着更高的简化不确定性的需求,从而可能产生更高的信任水平。文章研究了不同合作动机下不确定性对信任的不同影响。实验在社会两难范式下采用不确定性(高、低)和合作动机(高、低)为自变量、信任为因变量的混合设计。结果显示:1.合作动机高的个体更倾向于信任对方;2.合作动机较高时,不确定性增高时个体对他人的信任也增高;合作动机较低时,不确定性增高时个体对他人的信任降低。对此的解释是:不确定性的增高造成个体简化不确定性的需求增高;合作动机高的个体会用信任来简化不确定性,而合作动机低的个体会用不信任来简化不确定性;因此在不确定性增高的情况下,前者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增强,后者对他人的不信任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8.
黄凤想 《天风》2009,(2):48-49
“人际关系是一种艺术”,与同工相处更是一门学问。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相处,就有什么样的关系,心态很重要,当我们诚心欣赏对方,学会肯定对方、接纳对方,既能显出自己的品格,又能多一份快乐,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9.
邵世洁 《天风》2006,(8):46
我是在18年前,从一本属灵文学书籍“海伦凯勒光辉自传”——《生活的故事》接受福音种子,进入教会。书中说:“我爱圣经胜过爱其它书,上帝是万物之主,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时灵感通遍我全身, 在我的眼前展现出无数的奇景,我一觉醒来,欣赏上帝美与和谐的世界,腐朽化成了神奇;那看见而明显的是暂时的,那看不见内在的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信任-不信任是单因素还是双因素”,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修订了中国大学生信任-不信任行为问卷。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平行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问卷包含了两个因素,一个是信任特质对应的因素,另一个是由于计分方法导致的因素,因此接受“信任-不信任是单因素”的假说。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较好,且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当爱情使男女双方各自独立的“我”走到一起,而组成了“我们”时,这就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家庭关系的开始。但夫妻间要适应这种新的关系,需要以自己去适应对方,理解对方,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而求得双方的默契。夫妻之爱若能地久天长,就得不断地进行心理沟通,而  相似文献   

12.
人际医患信任是人际水平上的医患信任, 是医患双方在互动过程中, 相信对方不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甚至有害于自己行为的一种预期判断和心理状态。理想化的人际医患信任的正向演变可能呈现出由计算型信任到了解型信任, 再到认同型信任这一逐渐深化的过程。社会环境、就医情境与个体特征因素交互作用于医患信任建立与演变的心理机制与过程。未来研究应收集纵向数据探索医患信任的内容维度、影响机制及其演变特征, 并验证医患信任对于医患双方态度与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与服刑人员人格特征、行为方式紧密相关的人际信任、应对方式两个研究对象,结合监管改造工作实际,应用成熟量表进行测量。根据统计结果,对人际信任因子、影响因素、应对方式因子以及两者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经研究,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很低,并受年龄、婚姻、服刑前职业、犯罪类型等7个因素影响;服刑人员应对方式受处遇级别、服刑前职业、已服刑期等3个因素的影响;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中相信对方可靠、在个人隐私和安全上信赖对方等3个因子与积极应对存在正相关,财产性信任与消极应对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要轻易地言爱,也不要轻易地言恨,这便是人们经常说的无爱、无忧、无怨、无悔的美好人生。 真爱不需要承诺,而是在经受时间考验之后仍能心照不宣,心心相印的情感共鸣。即使双方一见钟情,在彼此内心激起一种欢愉乃至振荡心灵的感受,也不要轻易言爱。有一位正沐浴在爱中的女孩坦率地告诉我:我不了解他,但我相信这是一种“缘”。原来她所说的“缘”就是那个男孩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这种有“缘”但未必有“份”的爱可靠吗?一般人初次见面都是竭力将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并试图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人们也常倾向于看到对方的独特之处,于是相互产生交往的欲望。一些缺乏社会阅历又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更容易萌发类似“一见钟情”式的  相似文献   

15.
赏识作为一种理念是教育者对学生持有欣赏的观念和心态包括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赏识教育理念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极大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随时捕捉、创造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赏识.学生在钢琴演奏中表现的优点和长处,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赞许.教师的赏识能增强学生钢琴演奏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演奏才能.  相似文献   

16.
一份爱的工作在我的理解:爱是喜欢,是责任,也是幸福。一份爱的工作,这份爱的形成尤为让我回味。特别之处在于曾经我极度排斥和心酸的心理状态抗衡喜欢到爱幼教的转变。曾记得当年不愿接受学校调配专业的我,恰恰在那几年大学间对幼教的接触及亲身体验让我改变了原有的想法和换专业的念头,从那开始渐渐升温对幼教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6,(2)
正《穿越时空的爱》系列圣经漫画书是由日本著名的动漫画家柴田千佳子所绘的关于耶稣生平的系列彩色动漫故事画册。她用丰富的动漫绘图、完整的故事描述,将不同的圣经经文理解寓于漫画和文字中,同时将圣经剧情化,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来吸引读者理解圣经。本系列共分上中下三册,作为一套很有特色的耶稣生平故事漫画书,适合青年读者阅读欣赏。本系列书由南京爱德印刷厂承印,四色印刷,包装精美,是圣经故事书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8.
王善波 《学海》2023,(2):192-197
信任的本性是伦理学与认识论的共同论题之一。信任是一种由信任者、被信任者及其行动构成的三元关系:某人A信任另一个人B从事行动Ф。而对这种信任关系本质的理解分为三种:信任是信念;信任是情感态度;信任是认识态度。第一种信念信任构成传统信任本性理论的主题,并把信任与依赖等同起来。第二种情感信任通过批评信念信任观得以形成,而第三种认知信任既是对情感信任的延承和反对,又是对信念信任观的某种程度的回归。后两种信任的共同性在于把真正的信任与纯粹的依赖区分开来。对信任本性的不同理解对应着不同的说明:信念信任通过证据主义、信任与依赖的等同加以说明;情感信任主要来自乐观主义的善意或承诺的说明;而认知信任则诉诸知识论的论证。这些不同说明可分别归属于内在主义的与合理性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信任是指个体以对他人意图和行为的积极预期为基础,自愿使自己处于易被对方伤害的地位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行为经济学中的信任是指交易双方在博弈、谈判、消费及经济贸易等特定环境下,在有限信息和经验基础之上,对对方履行承诺的积极预期及能力的认可。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解释主要包括心理机制及生物基础,其中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反思-冲动模型和社会偏好理论,生物基础主要涉及杏仁核、脑岛等结构以及催产素和睾丸酮等激素。影响经济信任的因素主要包括交流、经验、声誉及面部特征等。未来需从经济信任的理论解释及生物基础、跨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效度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小品山水画特有的装饰功用,和出于对受众欣赏接受的考虑,画家们往往在造景时选取特定的时间或季节(朝暮、阴晴、雨雪等),在特定的空间中(桥头、山道、室内等),安排人物和场景,营造叙事性情节,以其可读性为观者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