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悖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教育悖论是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与至善教育目标相背离的内在性矛盾和根本性冲突.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经常困扰却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也是道德教育成效不高的诸多原因中最重要、最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科尔伯格在其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道德教育理论遵循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学的实践检验和哲学的反思三位一体研究思路的循环,在美国当代道德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创建了以发展为目的,通过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并最终实现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的道德教育体系,对中国道德教育尚存的问题以及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校心理学在某些国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学校心理学这一学科在某些国家的发展与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其内容有: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学校心理学的专业教育;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学校心理学服务机构的设置;学校心理学家的组织管理;学校心理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校心理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曾编著《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简易哲学纲要》等书,翻译了鲍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在伦理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他生平重视道德教育,砥砺德行,品德高尚,鲜有瑕疵。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伦理思想以道德教育的思想最为突出,其中主要是关于道德教育宗旨、内容和方法的思想。首先我们来看看他所抱定的道德教育宗旨。在清朝末年满清政治经济衰微、国势日戚之际,他就清醒地看到,“革命即治病之良药也”。他总结康梁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之一就是,“不先培养革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根据一定的目的,有组织地对人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使其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的整个过程。在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外在的“施加力”和内在的“相应力”达到融合,才会产生最佳的功效。本文试着对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原则,析述如下: 心印原则。心心相印,教要通心,理要润心,“润物细无声”,才能唤起被教育者的心灵呼唤,启开被教育者的心扉。心印原则,也是以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心理特征为根据,选择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重点内容,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榜样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育思想是吕洞宾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洞宾劝人行善 ,修炼成仙 ,主张修心、积善、改过、忠孝、诚信。而且 ,他还吸收了儒、佛两家的诸多道德观念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道德教育的内容吕洞宾吸收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把忠孝诚信、逊悌谦恭、仁义礼智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 ,而忠孝诚信则为核心。只有人人都孝于亲、忠于君 ,世上才会永无忤逆之事 ,永无反乱之日 ,才会天下太平。他说 :“忠孝二端 ,为天地间第一根本。”①“道中不止于忠孝 ,而忠孝为行道始。”②“莫大神通 ,全在忠孝。”③吕洞宾认为 ,人生在世 ,孝敬双亲 ,…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我国大学德育面临种种挑战 ,在现代化的含义上 ,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 ,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 ,2 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误区是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传统道德教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学生生活世界发生了脱节 ,从而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因此 ,道德教育必须面向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上 ,我们构建了面向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美德可教吗?的疑问,预设了对道德教育功利性的评价标准,但是道德教育对教育对象作用的潜隐性、持久性则意味着对道德教育评价不应是急功近利式的;也不能用确定不变的思路去看待道德教育积极作用。美德是什么?提出了如何选择道德教育内容的问题。一切有助于人格德性形成的东西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谁能教?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中的主体能力的问题。道德教育主体的能力应当包括信念和行动的能力。怎么教?的问题,不仅提出道德教育灵活性的原则,并且破除以先进或传统作为选择教育方法的标准,只以教育有益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几千年来传诵的"不言利"的道德教育模式,不但忽视了作为人所需要的包括政治上、精神和物质上的一切权"利",而且从客观上还鼓励了某些人的道德沦丧,所以,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道德,决不能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作为道德教育者必须从这一点出发,一方面使道德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另一方面在自爱和爱他的基础上发现那种高贵精神和思想的种子,从这样的人身上着手道德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共鸣道德教育的切入点●王有炜世纪之交,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任务的高等院校,要发挥道德教育的理论认知功能和行为养成的导向功能,实现大学生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履行自己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就必须选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 相似文献
18.
19.
人需要道德教育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是教育如何成人,这是一个难题。对此康德基于其批判哲学,提出一个系统的道德教育理念,把道德教育看作是教育的最高阶段和目的。道德教育面临着教育的强制和教育者的自由的矛盾,这是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难题。康德提出榜样的作用,试图解决这一冲突。但是康德的解决方式引起学界的批评,这些批评忽视了康德道德教育中的"榜样引导—思维建构—自由选择—自由的确立"的多层次的逻辑进路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道德教育是培养解决环境问题应具备的价值观和态度的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众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终身教育。它拓展了现代教育的空域时序人种囿见,最有可能成为跨越各种差异的国际性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