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于孔子的"无讼"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基本法律价值取向,对于晋商的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贾相通的价值观造就了晋商的耻讼心理,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决定了晋商惯于以非讼方式解决纠纷。晋商"无讼"现象的制度渊源在于明清时期以调解息讼为取向的纠纷解决机制,其组织渊源在于晋商的亲缘、地缘组织形态以及晋商严格的行规号规等。晋商"无讼"对于当今企业形成和谐商业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继平  郑建君 《心理科学》2006,29(4):929-932,925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专家访谈和文献总结等方法建构了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结构的维度。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形成了晋商组织管理结构认同评价问卷,对672名被试的测查结果进行处理,以考察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的因素结构。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的因素结构包括六个维度,即w1:唯才是举、任人唯贤;w2:制度严格、号规严谨;w3:德才兼备、量才录用;w4:灵活激励、人身顶股;w5:用人不疑、委以全权;w6:以学保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是思想解放的时期,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多元化发展,社会多矛盾、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性特征。文章从明清时期的地域意识兴起、艺术创作、道德标准缺乏与商业竞争普通三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晋商是明清之际中国境内最大的商帮之一 ,它的兴起与商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晋商商业道德的内涵 ,不仅是晋商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可以为当代商业道德的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儒家哲学,极其重视道德价值的自觉。儒家道德价值自觉论的主要内涵是:其一,道德是天命所赋予,"畏天命"是道德价值自觉的前提;其二,道德是人性所固有,"知人性"是道德价值自觉的根据;其三,道德是"人为贵"的标志,"知自贵"是道德价值自觉的主体;其四,道德是一切价值的核心,"义而后取"是道德价值自觉的关键。儒家以天佑德、以性生德、以人立德、以取守德的道德价值自觉论具有天道与人道合一、实然与应然贯通、本体与主体互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6.
运用MDS对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整理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对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对91名被试的有序分类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后发现,Stress=0.13481<0.20,DAF=0.86519>0.60,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的结构可分为5个维度:(1)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2)开明的用人制度;(3)客观严格的选拔理念;(4)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措施;(5)严格规范的制度与考核管理。同时,将本研究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方圆 《道德与文明》2018,(3):147-154
功过格是盛行于晚明清初的通俗劝善书,功过格的流布,引发了一场关于劝善理念的争论。推行功过格的士人宣扬善恶报应、行善求福,其在吸引普通民众的同时,遭遇了正统儒士的批驳,他们反对功过格的功利色彩,强调善本当行、改过迁善。这两种劝善理念的差异既反映出士人群体不同的道德教化立场,也凸显了世俗功利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之间的价值张力:其一,在道德劝善上,推行功过格的士人主张善恶报应,更多地是面向一般民众的方便教化,正统儒士坚持善本当行,主要是勉励学道之人修身成德;其二,在德福观念上,普通民众深信善恶报应,希望积德行善能获得世俗福报,精英士人则基于良知自觉,以礼义为福,追求道德人格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科技工作者的角色道德意识既是对其角色责任、伦理期待和道德规范认知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对科技行为进行伦理调控和道德人格塑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伦理道德要求,形成对以权利和责任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只有对自身角色的道德要求有明确认知与觉解,才能自觉按照与角色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进行道德实践,进而养成角色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9.
道德定力是个体面对不良道德风气和诱惑时,表现出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能力,包含道德判断力、道德自觉力、道德意志力、道德捍卫力和道德引领力等构成要素,体现社会道德要求向道德主体内心的自觉转化,属于支撑个体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力量。就其现实价值而言,道德定力表征了个体坚信道德价值、坚守道德要求的内在信念,是个体崇尚道德、维护道德与践行道德的动力之源,有助于推动个体道德由外在规制转向内在自觉、支撑个体道德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新境遇、筑牢个体道德失范的双重预防屏障以及细化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与阐释框架。就其培育路径而言,当下道德定力培育路径主要包括树立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以涵养道德定力的思想根基、激发修身自律与公共意识以强化道德定力的内在规约、增强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以优化道德定力的形成环境、深化制度建设和协同治理以构筑道德定力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管仲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其主要思想被保存在《管子》一书中,书中的诸多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徽商在明清时期称雄商界数百年,其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利用。在现今所存徽商资料中我们发现:以"贾而好儒"著称的徽商同时也深受《管子》思想的影响:"四维"思想成为徽商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四民"思想在徽商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轻重"思想更是被徽商运用到经商活动中,成为其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可以看出,《管子》思想对徽商的影响充斥在其家庭教育、商业经营等方方面面,是徽商称雄明清商界数百年的重要理论法宝。  相似文献   

11.
孟子的道德理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价值根源与道德自觉意志的显现。"四端"之"端",既为端绪又为始点,人通过对当前问题自觉之反省,觉振道德主体内在固有的自觉意志,进而肯定人的自觉意志本然具有成就德性的能力。其次,将内在道德意志畅遂发皇地推发出来。道德认识论之"应然"不必然体现于道德的实践当中,故须有自觉意志的存养之道,亦即自觉之努力,方能充分展露自觉心所含有的德性。最后,"志""气"对扬,须以"志"统"气",以德性自觉意志统括生命情意。总之,在孟子德性思想的脉络中,主体的成德进程是由价值意志内在之自觉,进而扩充以达至本体德性而最终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律一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婚俗道德虽是人们对婚姻习俗是否道德的一种评价、判断,但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习俗为准绳,来评价婚姻,这就使婚俗道德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提倡道德自觉,庄子赞同心灵自由。自觉要求心灵反身向内而获得道德的根基,其间更需要心灵付出辛劳以完成修养工夫。自觉的对象是人生全体,修齐治平的整个过程皆要有自觉作为保证。自由即自我超越,是生命本性和心灵的安顿。自觉更倾向于个人身心修养,自由更多关涉人与社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孔子道德哲学体系中的耻感具有他律与自律相统一的道德品性.当耻感与"礼"相联系时,它注重的是社会的道德评价,以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条件,具体表现为道德他律;当耻感与"仁"相关照时,它注重的是主体的道德自觉,以自我行为与道德要求的关系为条件,具体表现为道德自律.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解读孔子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耻感品性,对于人们按照社会主导价值观自觉地趋荣避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三自的提出和阐述对思考道德三自,即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有重要启示。道德自觉是指道德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道德要努力地构建时代的精神高地。道德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表现为在内涵上,相信并坚守着自己道德文化的优势和优越;在外延上,相信并扩大自己道德文化的实力和魅力。道德自强源于它立足于人性内部,来自于人性自身,即道德可以自强是因为道德可以从人性自身汲取永恒的力量。与法律相比道德自身拥有一种自强的力量,拥有一种内在约束力和内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西方自由主义者强调人在法律限度内的不受干涉的自由状态,而孟子则以自由自觉的道德本心和德性品质为基础提出了人在道德层面上不受干涉的自由状态,形成了独具儒家特色的自由理念。孟子的自由理念涵盖了四个维度的要义,从道德发生学和道德哲学的维度,孟子认为道德善性内含于人的本心,而人的本心是道德主体与道德本体的合一,因而人的行为只要是基于本心就无往而不是自由的;从道德修养的维度,孟子主张道德修养是"反求诸己"的内省和自修,它是对道德本心的自由自觉地扩充和发扬,体现出道德修养的主体自由状态;从道德行为的维度,孟子认为道德行为的自由并不是一种恣意放任的自由,而是一种以德和法为基础的自由,人在实现自身的自由的过程中要接受德与法的双重约束;从道德人格境界的维度,孟子摈弃了圣人人格的至上性、神秘性等特征,主张圣凡同一的普遍平等性,倡导"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自由理念,从而构筑了更加自由自觉的道德理想境界,赋予人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7.
道德治理是一种具有独特运行机制的国家治理方式,其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治理目标的层级性和道德治理手段的多样性,决定着道德治理的初级阶段应以外在道德规范的治理为主,主要从外部对伦理关系中的主体进行治理;中级阶段应注重从外在道德规范的治理走向内在道德自觉的治理转化,从而保证道德治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高级阶段应侧重培植内部调节机制,真正使治理主体具有自觉意识和内在约束,使道德治理从社会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走向外在道德行为,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与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8.
江西地区在明清时期手工业产品丰富,商业贸易繁荣,并依托发达的水运网络体系,形成了若干条重要的商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江西四镇的商业繁盛,以商路为依托的漆器等各手工业产品对外贸易路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龚乐进在《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撰文,就集体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看法。(一)关于集体主义道德的本质。集体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新型道德,它既具有一般道德的本质,又与以在一切道德存在质的不同。这种质的不同表现在:它的产生标志着道德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的弘扬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自觉地适应和运用客观规律的阶段。(二)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即公民道德建设要以多数人的现实道德状况为出发点;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以培养公民成为自觉的道德主体,充分发挥公民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使公民道德建设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