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氏世范》是中国古代家训、俗训中最具代表性的典籍之一。长期以来,对《袁氏世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道德教化的具体内容上,而对其道德教化思路、道德教化角度、道德叙事方式却鲜有论及。事实上,《袁氏世范》的思想特色及其超越历史的恒常价值恰恰体现在三个方面。在道德教化思路方面,其借鉴价值主要在于深入到情感心理领域,通过疏解妨碍受教育者践履道德理念的矛盾症结来开展道德教化,触发人的情感认同;在道德教化角度方面,其借鉴价值主要在于注重人文关怀,体察受教育者的利益和需求,减少预设性、控制性内容,增强亲和力;在道德叙事方式方面,其借鉴价值主要在于与丰富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教育话语的生动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桑东辉 《孔子研究》2013,(4):119-125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两个重要命题:"美德即知识"和"美德可教"。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知识,是超验的,而不是那种个人的、主观的、经验的意见,因此,相对于不可教的主观意见而言,美德是知识,是可教的。围绕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等智者的主要分歧在于: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自身的善,教化主要是让人发现自身的善,以增强自身内在的道德自律;格劳孔则更强调人性的自私,强调法律等外在他律。就美德与教化的问题,中国古代哲人也进行了深思,特别是儒家对美德与教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孔子基于"性相近,习相远"而重视道德教化,孟子主性善而强调反求诸己,荀子主性恶而重视礼法约束,王阳明的致良知则在孟子良知说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道德教化与知行合一的关系。中西哲人有关美德与教化的讨论体现了人类对于普世道德的追问,同时也展现了中西道德哲学的不同旨趣。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性自命出》关于"心"的思想不是心性论而是心术论,代表了前心性论时期儒家对心的看法,同时又为后世的心性论奠定了基础。心术论没有预设一个形而上的心性本体,而是将道德的产生视为自然情感向道德情感提升转化的结果,促成这一转化的是诗、书、礼、乐的教化过程。在"道始于情"而"终于义"的理路下,通过内在心术与外在礼乐教化的有机结合,《性自命出》不但实现了道德基础与道德原则的统一,也实现了道德的主观精神与客观教化过程的统一,是周代礼乐文明道德实践的思想总结,与后来以理学为代表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成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仁的研究是学界恒常的热点,但多将仁视为道德原则。本文认为,儒家的仁作为道德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同时不能忽视仁的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完整的仁的思想是人的自然情感、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道德实践和道德原则—境界三者合一的有机体。自然情感是仁的起点和基础;人的情感—道德实践是仁从自然情感之仁向道德原则之仁的趋近与提升。在儒家仁的思想中,人与仁在一定阶段中是重合的,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道德人的趋近的过程也是仁从自然情感之仁向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之仁趋近的过程。可以说,是仁在不断地对自然人加以约束、限制,使之趋向于社会人和道德人,是仁塑造了传统中国人及其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5.
论荀子的德性教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从人性趋恶角度构建了自己的德性教化理论.恶在礼仪法度的制约下不仅可以改变,而且必须改变,经过教化"涂之人可以为禹".德性教化实乃"化性起伪",而伪是针对情的,只有对情进行矫正,才能对人性教化,情为教化之基;礼为教化之则,道德教化是个人遵守礼仪规范及人自身德性的自我迁化的过程,以心对礼以治情,从而以人的智识促进德性的提升;养为教化之方,以礼乐养情,陶冶、涵养人之德性,促进人的道德自觉.荀子的德性教化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迈克尔·斯洛特是美国当代规范道德情感主义和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道德情感主义既不属于传统经验主义,也不属于传统理性主义,而是融合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并具有独立身份的情感哲学的一个分支,集中体现了西方传统道德情感主义在当代哲学语境中的创新性发展。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关键原因在于斯洛特给道德情感主义注入了"先天"成分。若无"先天",传统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就不会在当代得到复兴,更不会在复兴过程中把自身理论建设推向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以"先天"为对象,本文分析了它的含意,并探讨了它对道德情感主义理论构建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道德建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道德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正确地认识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突出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注重道德教化与个体自觉道德实践的结合,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培育和发展公共生活伦理.  相似文献   

8.
在新冠疫情面前,伦理学的重要意义是锻造或阐释自身的概念,以便让人类社会透过冷酷病毒对于生命的摧毁认识到生命的平等价值、尊严和权利。疫情给人类一个反思生命和伦理的历史机遇,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和儒家伦理中的“关怀”可以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开启一条伦理路径。源于女性关怀体验的关怀伦理是道德情感主义传统的当代延续,这一传统在当代道德生活中愈发具有影响力,它相信道德起源和基础在于人类的道德感和同情心。与关怀伦理相似,儒家伦理也强调“仁爱”是上天赋予人的固有的能力,每个人都有爱他人、爱天地万物的情感,并且主张通过“和”来实现“共生”的目标。关怀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生命关怀共通性可以证明:人类社会具有一种普遍的道德或者人性,这便是出于道德情感的对于他人的关怀。面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当理性计算冰冷地把人类社会隔离开来之时,关怀能以自身的伦理路径温暖世界。  相似文献   

9.
荀子的"心"具有两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是理性认知与伦理实践之心。在这一层境界中,人的心通过理性的认知能力来使得心中之"义"获得必要的道德知识,以此指导自己的伦理实践和教化"性"中的情感与欲望。第二层境界是"诚"心及"大清明"之心。这一层境界的达到需要人通过"虚壹而静"的工夫来达到完全自足、自在的心本体。从第一层境界到第二层境界的跨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正是在进行伦理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心的开放性和超越自我与他人对立的必要性,从而通过一系列工夫进入到第二层境界之中。  相似文献   

10.
孙伟 《道德与文明》2021,(4):150-160
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是东西方伦理学关注的一个核心议题.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伦理德性是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对一个人情感和欲望塑造的结果,它使得人们具有了相应的道德情感和欲望,也成为理性思考的起点.实践智慧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理性思考,针对具体情境而进行的道德理性判断.一个正确的伦理行为必然结合了伦理德性和实践智慧、情感和理性.与之类似,荀子认为礼义制度通过日久天长的熏陶而逐渐矫正、教化、引导人的情感和欲望,使之趋向道德的结果."义"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理性能力,它为道德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和框架.正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德性与实践智慧融合互生发展一样,荀子的"情"与"义"也是相互融合发展,共同促进了人的完善德性的实现.荀子关于"从义不从父"的主张集中反映了理性与情感相融合这一美德伦理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回应近代西方学者关于儒学非哲学亦非宗教的观点,清末民初的文化名人辜鸿铭提出儒学既是哲学也是宗教的观点予以反驳。他认为儒学中的"皇权信仰"与"祖先崇拜"为中国人带来安全感与永恒感是儒学被信仰的心理学原因;儒学建立在遵循"人之真性"的人性关怀基础上是儒学被信仰的人性原因;学校与家庭对亲情之爱的教育与熏陶是儒学被信仰的情感原因;儒学对民众道德感的培育是其取代宗教教化功能的道德原因;能以道德教化维持社会良序是儒学成为被统治者推崇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儒学的真正价值和道德实践都离不开教化,教化的目的是培养既有高尚道德又能够服务社会的人。君子作为儒家完美人格的代表和群体领袖,肩负着以德为政、教化大众的责任。狄百瑞教授认为儒家君子在某些特点上可以被称为"儒家先知",但他们缺乏世俗上和宗教上的合理性来源与正当性根基,总是处在现实与理想的困境之中。君子并非看到不现实政治的问题,但他们的道德感要求他们在社会政治中完成自我的实现和道德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从自在方面来说,德福困境是个伪命题,因为道德是为义务而义务的,而幸福概念的所有成分都是来自经验的。但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又具有德福一致的信念,同时纯粹道德义务消除自身抽象性的方式要付诸生活世界,所以生活世界是德福困境命题得以成立的前提。生活世界中的德福困境又具有其理性主义的症结,因为近代启蒙理性既不能为道德奠基,也不能兑现它所许诺的幸福。德福困境消弭的可能性在于重拾情感主义道德哲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感是人所具有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与人的道德认识相伴而生的,是人产生善的道德行为的力量和源泉。本文在对道德情感进行伦理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相通性进行了阐释,并针对今天人类道德生活中的情感缺失问题指出,道德自由的境界是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和谐统一的境界,人类要走向道德自由的理想王国就必须将道德情感还原于人的生活世界中去,给予道德情感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学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有效地解释了行为发生机制,道出了人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人所遭遇的社会环境,人自身的认知,人自己的行为三者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道德表现,三者的现实处境及相互作用导致了现今道德失范行为的彰显,所以那些认为道德失范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予以消除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能因为道德失范现象的反复出现或严重化就过度谴责道德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蓝红 《学海》2002,(2):156-159
道德情感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环节。它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估量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处境时所产生的内心情绪体验 ,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出于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而生发的情感 ,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研究道德情感的培养 ,充分发挥道德情感的作用 ,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一、道德情感的特点道德情感是人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意识现象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性与感性相融合一般地说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 ,对任何一种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孙伟 《管子学刊》2014,(4):119-124
郭店楚简强调性与心的差别,认为性是天赋予人的自然情感,而心则是通过外在的学习和实践获得指导情感的"志"。《荀子》同样强调性与心的区别,性是本源性的情感和欲望,而心则是能动的、进行主动价值选择的主体,心中的"义"通过外在教育的输入而获得道德的知识,从而具有了指导"性"中情感和欲望的力量。郭店楚简和《荀子》的心性论思想是其礼乐教化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学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有效地解释了行为发生机制,道出了人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人所遭遇的社会环境,人自身的认知,人自己的行为三者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道德表现,三者的现实处境及相互作用导致了现今道德失范行为的彰显,所以那些认为道德失范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予以消除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能因为道德失范现象的反复出现或严重化就过度谴责道德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集中对情感主义进行了现代性批判,即从道德危机的反恩出发,对情感主义造成的道德分歧状况进行批判.麦金太尔认为情感主义体现了西方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解决道德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分离的途径在于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20.
象山先生十分关注教化对人格塑造和社会安定的实践意义。与其心学旨趣相仿,象山更为强调的是教化的主体性。象山把教化的本质规定为自我教化,认为教化的关键就在于“正人心”,恢复“本心”,社会教化不过是自我教化向外推衍的结果。尽管通过讲明与践履,教化的最终目标是“一致于道”,但它又有着民众社会教化和士君子自我教化的分野,正是在这讲明与践履、民与士、社会教化和自我教化的张力中,象山先生开始了自己的教化理论与实践。象山坚信,人的普遍本质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因此,同西方教化理论相比,象山先生的自我教化理论通过向内在自我回归以实现人的普遍性的提升,从而达成了人的本质的自我认同而非异化,这一睿见卓识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