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真理?五十年代,学术界有三种回答:第一、客观真理就是物质世界;第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第三、真理是认识中的客观内容,它不能与客观事物混为一谈,也不能等于正确的认识。今天,问题的讨论是深入  相似文献   

2.
实践标准与理论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创立时起早已解决了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毛主席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1页)类似的话,革命导师讲了很多,而且都讲得非常明确和肯定,本来不应有任何的歧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论断本身又是一个被无数事实、人类实践总和反复证明了的重大的实践问题。单从粉碎“四人帮”前后我国面貌巨大变化的事实就充分证明,抹煞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3.
人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命题。但是,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人却把这两个命题对立起来,把二者说成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则鸣的《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一文(载上海《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以下简称“则文”)就认为,强调认识依赖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获得真理的唯一  相似文献   

4.
论坛荟萃     
客观真理及在此基础上的真理一元论,乃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基石。近年来,“主体性”概念和价值问题引进了真理研究的范围,而且取得了许多建设性成果。但是,几种早已被否定的旧观点却借机复出,如真理主观论、真理多元论和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等。这说明有必要在新的高度上阐明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一元论思想,澄清理论是非。首先,主体和主观不是一回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仅有主观,而且有客观。主体在认识客体并获得真理时,其主观因素和客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认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把价值、价值关系等范畴引入认识过程来加以考察。这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疑是有益的。但是,有的同志则提出了这样一种概念,即所谓“价值真理”。也有的称之为“真理的价值属性”(参阅陈依元的《价值真理也具有阶级性》,载《江海学刊》1984年第5期;李连科、刘奔的《从真理的价值属性看部分社会科学真理的阶级性》,载《社会料学辑刊》1984年第4期)。这些同  相似文献   

6.
既然认识过程是反映、评价和创造的统一,那么认识成果则是真理、价值和理想的统一。但究应用哪一哲学范畴来概括这一成果在认识论中的理论表现,将真理、价值和理想组成一个概念系统呢? 显然不能是真理概念,因为真理概念的内容是通过反映性认识获得的,不包含评价性认识和创造性认识的成果。更不能是“价值真理”。“价值真理”观点的根本失误,  相似文献   

7.
五、社会认识中的真理苏联学者认为,理解社会认识本质的中心问题是,在社会现象的认识中是否存在着客观真理?如果存在,那么它的特点是什么?他们认为这种特点具体表现在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和党性、真理和价值、真理和理想、真理和方法等问题之中。 (一) 真理的客观性苏联学者认为,客观真理有不依赖人、也不依赖人类知识的内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一切唯心主义者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认识中寻找真理的标准,这是完全错误的。旧唯物主义者一般地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作为真理的标准。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所以也不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斗争,对于总结思维发展规律,吸取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一) 我认为社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它的含义是:在阶级社会里,总的说来社会真理对各阶级不是一视同仁的。它只能为先进阶级服务,也只有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才能认识、掌握、运用社会真理。社会真理是对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正确反映了不依赖于任何个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社会客观实在,是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10.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周抗同志和方昕同志的观点是对立的(见《哲学研究》1978年第8、10期)。前者认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没有阶级性;后者从文章内容看,至少认为社会领域的真理有阶级性。讨论这个问题是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继续。真理是什么?有没有阶级性?这是一个前提。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在真理内容及其检验标准问题上就会有分歧。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看了贵刊今年第5期上所载卢婉清同志写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问题讨论情况综述》,感到很好。文章如实地报道了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问题的讨论情况,把各方面的意见都作了介绍,使读者既能看到这场讨论的全貌,又能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独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哲学界对于“真理”的研究,较多的时候是停留在“静态”上,也就是把真理论作为一块块分离开来的东西加以论证。这样就容易给人们造成一些认识上的混乱。陈中立同志在他的《真理过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中,把真理看成是一个动态过程,用唯物辩证法对真理进行了一系列“动态”性的研究。这是对“真理论”的有益探索。读了这本论著,受益非浅。下面我简单谈一谈对此论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关于真理的抽象性和具体性及其统一,我曾作过初步探讨(参见拙作《真理在本质上是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国內哲学动态》今年第6期发表尹瑜新同志《要正确运用“抽象”与“具体”这对范畴》一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异议,但我不能同意尹文的观点。现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求教于尹瑜新和哲学界的同志。尹文认为,“真理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的提法是把抽象和具体这对范畴在同一对象上同时用于形式和内容两种不同的涵,这里的抽象只是就真理的形式而言的。我认为,真理不仅在形式上具有抽象性,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抽象性。当我们提出真理的抽象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一年多来,在哲学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起了很多同志的兴趣。从讨论开始到现在,我们收到了二百六十多篇稿件。看来,现在的意见分歧,主要是在什么是阶级性、根据什么来确定真理有阶级性或没有阶级性、怎样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真理的内容及其属性等问题上。下面,我们将一部分同志关于这几个问题的来稿摘要发表,以便大家进一步研究讨论。 在讨论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时,必须遵守形式逻辑规律的要求,概念要明确,使用概念时要前后一贯,始终保持同一。否则,各种观点不好交锋,认识也不可能达到一致。但是我们认为,比较复杂一点的理论问题,使用的概念又有多种涵义,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各种不同观点的讨论,概念才能逐步明确,认识才能逐步达到一致。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口号的正确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同志所认识。一般认为,承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同主张真理没有阶级性一致的。但是冯丛林同志却认为,承认社会科学真理有阶级性和承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不对立的,从历史上看,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和坚持这个口号。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讨论的。  相似文献   

15.
莱辛的宗教思想是基督教与启蒙运动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他的宗教思想包含历史、理性与启示三个因素,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历史真理和理性真理是不同的类,理性真理高于历史真理.第二,启示真理包含理性真理,历史真理是理性真理在普遍历史具体阶段的表现形式;第三,启示真理的理论基础是泛神论,不同于基督教传统的"启示".莱辛的宗教思想引发了"历史与启示”关系的争论,在基督教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由真理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所谓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按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是不依任何个人,也不依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任何阶级、任何个人的认识,只有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才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这对任何人,任何阶级都是一样的、平等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在真理面前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17.
真理论     
真理只在理智中吗?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市上学》一书的第6卷第4章上说:“所谓真和假,不是在事物中,而是在理智中。”正如善是欲望所追求的目标那样,所谓真,乃是理智所追求的对象。但是,欲望同理智和其它一切知识是有区别的,因为所谓知识,是认识者内心所  相似文献   

18.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破除反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迷信、冲决思想网罗,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的认识,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并不一致,甚至还有不小的分歧。例如:有的同志认为经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理论也可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同志认为逻辑证明也可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同志认  相似文献   

19.
真理是否包含错误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近两年来,一些理论工作者撰写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这个问题的讨论,现在还在进行之中。现将有关这个问题的主要论点和主要依据综述如下: 关于真理是否包含错误的问题,有两种基本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真理之中包含着错误是符合认识规律、符合真理的发展过程,并为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了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持第一种观点的论者当中,对于真理中为什么包含着错误,也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突破真理论视界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海教授在《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上发表的《突破真理论的传统狭隘视界》一文,提出了拓宽真理论的视界,强调认识的实践本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读了很有启发。但在若干问题上,高文所阐明的观点,我是不能赞同的,现提出来向作者和读者请教。一、关于存在和对象的真假问题高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统真理论的狭隘表现在它把目光主要盯在科学认知真理上面,仅限于从认识论去谈论真理,只在理性和观念范围内求“真”。高文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真假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观念活动的问题,“对象和存在,甚至人的生活本身也同样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