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勇敢挺身而出:不论身处什么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急着“现在”和他交谈。  相似文献   

2.
快乐的秘诀     
快乐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快乐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充满希望和幻想,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心理学家们曾经试验过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情绪状态中的表现,人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问题有关,整个人类文明史,可以归结为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或者问题的演变史。然而,尽管人们天天与问题打交道,知道需要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但却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更加遗憾的是,那些专门研究认识论的哲学家们似乎也没有把“问题”当问题,更不曾有人试图建立一门专门研究“问题”的理论——问题论。  相似文献   

4.
连谓式一般语法书上称作“连动式”,但构成连谓式的谓语成分并非都是动词.所以还是以“连谓式”的命名为好。什么叫连谓式呢?要知道连谓式,须先知连谓词组,因为连谓式是由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式。所谓连谓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合称)或谓词结构连用,中间没有并列、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等关系,也没有语音停顿和关联词语,没有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  相似文献   

5.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6.
“老师!水晶头骨是怎么回事?”“老师!鬼魂照片是怎么回事?”“老师,有人转世还能说明前生是怎么回事?”。面对很多类似的问题,作为政治老师的我,明知道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却不知道怎样回答,甚至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山羊与老虎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只小山羊误入了老虎洞,正准备离开这个有生命危险的地方时,老虎回来了。老虎问:“你是什么人?敢擅自进入我的家?”山羊一听老虎的口气,便知道老虎并不认识它。于是从容不迫地叼起一根老虎吃剩的骨头,自言自语似地说:“老虎肉真香呀!”老虎起疑了,壮着胆子又问:“你到底是什么人?敢吃我的肉?”山羊盛气凌人地说:“有眼无珠的东西,连我山大王都不认识吗?你也过来让我吃吧!”说着用它一对癥角迅速地向老虎冲去。老虎吓得掉头就跑。在逃跑中,遇见了狐狸。狐狸问:“虎大哥,山大王是什么样子?”老虎说:“浑身长着雪白的毛,头…  相似文献   

8.
一、“死亡”时的感觉 任何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也只有一次死亡。那么死亡时的感觉如何呢?这是许多人想知道而又无法知道的。因为这是活人无法体验到的,而有此体验的人却永远地死去了,无法向他人介绍这独特的经验。正如哲学家伊壁鸠鲁说的:“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又已经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农民,小时候只读过两年私塾,解放以后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但客观形势飞跃发展,新的工作任务愈来愈多和愈复杂,因而就迫使自己要努力学习。我自修哲学是从1956年7月间开始的,当时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低,连哲学的“哲”字也不认识,其含义更不用谈了,在学习方法上,也只是一字一句的死读,就好像小孩子在私学堂念“人之初”一样,从头念到尾,翻来复去,书都翻烂了,但书里的是什么全不晓得,就好像是坐飞机到了云雾里一样,搞得昏头昏脑,虽是记得几个名词,但究竟它是作什么用的也不知道,比如,精神意识、物质、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  相似文献   

10.
爱情调味醋     
一我不知道“吃醋”的来龙去脉,但是感受过女人吃醋的滋味,很酸,又有点儿甜的味道。结婚前,大维问我女人是不是都爱吃醋。我说大概吧。大维又问:“那你将来会不会吃醋?”我眼一翻,鼻子里哼出一股冷气:“我  相似文献   

11.
渊声 《天风》2016,(12)
正问:近段时间,我的工作状态一直低迷,做什么都没精打采,且人际关系也不好,看谁都不太顺眼,一点小事都会让我烦恼半天。我也是基督徒,但我连去教堂的动力都没有。我怎么了?我该怎么办?一位软弱的姊妹:路敏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督导中报告了自己的感受:咨询过于单调乏味,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且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来访者的咨询内容单调、乏味且碎片化被督:“抱歉这次我没能更早发来逐字稿,因为每次我打开文件都不愿意去整理。几次打开又关上了,导致我最后个案报告发迟了。”督导:“咨询中发生了什么?”被督:“来访者只是重复地说对工作的感觉,非常细琐,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我完全可以背诵下来。我觉得单调、乏味,顺带连逐字稿也不愿意整理。”  相似文献   

13.
你是不是常常感觉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你知道吗?为什么有的人没有烦心的事情也会感觉不快乐?为什么有的人会为某些事情感到非常快乐,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可能就会毫无快乐的感觉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4.
0.1所谓“连”字结构,指的是“连”与“也”、“都”、“还”、“也都”等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格式。例如: ①就闹到太爷跟前去,连你老人家也脱不了的。(9) ②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67) ③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 (58) ④就连你们素昔的老脸也都丢了。(56)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有的“连”字结构中的“也”用“亦”代替,“都”用“皆”、“全”、“俱”、“无不”等代替,“还”用“尚”代替。例如: ⑤近日连香玉亦已见弃。(9) ⑥连地下硒的砖皆是碧绿凿花。(41)  相似文献   

15.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为何这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置身大学校园,时常听到学生们这样的一些诉苦:“我不知道到底在干什么?”“活得没劲透了!”“我老感觉心烦、空虚、无聊!” “有勤奋学习的必要吗?” “考研吗?考上又怎样?”如此等等。囿于这些困惑,难以走出迷惘,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变成了灰色,他们的心情总处在烦躁不安、空虚无聊、干什么都觉得厌倦的状态之中。 大学生为何这样?为弄清缘由,我们有必要借  相似文献   

17.
忙的困惑     
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最近是不是很忙?好久没有读到你的文字了,博客也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我轻轻叹一口气:“每天的确都在忙个不停,却不知道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持续半个多月了,我看谁都不顺眼。这个客人太刁,那个客人太没素养,就连店里的小妹都好像跟我较劲似的,整天耷拉着脸,一点笑容也不给。回家后,老婆和孩子马上噤声,迅速转入“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19.
夏天的草原美极了,蓝蓝的天,碧绿的草,连空气都弥漫着清凉的薄荷香,呼吸也变得格外爽朗,可是,麦克的心情糟透了,他正在为一件事伤心。 前几天,美丽的女友玛莎刚和他分手,这令麦克很苦恼,“真是一场该死的恋情”,他痛恨,连分手的原因也不知道。这让他无法平静,烦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听到佛教讲“空”,就以为它是虚无飘渺,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不能硬说它不存在。我们是认同它的实质存在。但是我们知道事物是基于因缘所生法而存在,是变化无常,而不是恒久固定的。所以简单来说,“空”即是指事物的变化无常现象。而相对于我们的思想来说,就是明白没有什么事物是固定不变的。    譬如明白身体是“空”,就是说,我们知道身体是不停地在坏灭和生长的,样貌和体格在一段时间后必定有所变化,故此,我们不执著一时的样貌和体格作为恒久的价值。然而,更重要的是明白心也是“空”,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